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光明中学九(2)班同学拟举行“漫步诗林,浸润诗香”的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请你踊跃参...

光明中学九(2)班同学拟举行“漫步诗林,浸润诗香”的主题综合实践活动,请你踊跃参加。

1.第一小组同学打算编辑一本反映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古典诗词集,你能为该词集拟出一个名称吗?(2分)

2.为了调查同学们对诗词的感兴趣程度,第二小组同学组织了一次调查。下面是调查的数据,请你仔细阅读这个表格,归纳出结论。(4分)

光明中学同学对诗词的兴趣统计表

6ec8aac122bd4f6e 


   人数比例      类型         类型

 

年级

 

不够感兴趣

 

比较感兴趣

 

很感兴趣

 

七年级

 

47.2%

 

34.7%

 

18.1%

 

八年级

 

42.8%

 

37.5%

 

19.7%

 

九年级

 

32.7%

 

43%

 

24.3%

你得出的结论是:

3.第三小组同学准备制作一份“诗歌手抄报”,李明同学承担此次手抄报的“美编”任务,他想请教美术的张老师做些指导。来到张老师办公室,他对张老师说:“                                                                  

4.第四小组同学在黑板报上摘抄了《黄鹤楼》一诗,请你借助想像描述一下“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一联呈现的画面(不少于30字)。(2分)

 

1.示例:我见青山多妩媚 2.随着年龄的增长和知识的积累,同学们对诗词感兴趣的程度在不断增加。 3.张老师,您好!我们小组正在编一份诗歌手抄报,我承担美编任务,请您就手抄报版面设计和图片选配技术做些指导,可以吗? 4.示例:晴天里,汉阳绿树掩映,汉水交汇,在明丽的阳光下,看上去分外清晰,江面上,一丘沙洲隆起江心,那里长满了茂盛的芳草,甚是喜人。 【解析】 1.本题是一道开放题。拟写的名称符合诗集的内容即可。 2.本题考查读表的能力。根据图表的信息来概括结论即可。 3.本题是一道口语交际题。在与别人交流时要注意称呼,邀请别人的理由等即可。 4.本题考查描绘诗歌画面的能力。描绘诗歌展示的画面时,(1)理解诗歌的内容。(2)抓住诗句中的“景物”。(3)发挥想象,用优美的语言描述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8分)

1. 根据下面提供的名著情节,写出“他(她)”的名字。(4分)

A.为了好玩起见,我故意看着这群人马在他面前经过。他站在路边上,深深地弯着腰,帽子拿在手里,事后我还毫不客气地把他教训了一番。这让当时任魏玛大公疏密参赞的他永远不能原谅我。他是:              

B.医生建议他再做一次手术,他冷冷地、生硬地说:“到此为止,我可够了。我已经向科学现出了我的一部分鲜血,剩下的留给我做点别的事吧。”他是:             

C.他是个私塾老师,一个方正、质朴、博学的人,他对学生要求比较严格,思想也比较开明。对爱玩的学生并不严加斥责。他是:              

D.他早先为山东郓城县押司。晁盖等七个好汉智取生辰纲事发,被官府缉拿,幸得他事先告知。“他”是:              

2.阅读名著选段,完成以下问题。(4分)

 师徒们正说话处,早惊动了那大圣。大圣在山根下,高叫道: “是那个在山上吟诗,揭我的短哩?”菩萨闻言,径下山来寻着。只见那石崖之下,有土地、山神、监押大圣的天将,都来拜接了菩萨,引至那大圣面前。看时,他原来压于石匣之中,口能言,身不能动。

此时孙大圣被如来压在            山脚下,请简述他被压在此山的原因(70字左右)。

 

查看答案

 默写(11分)

1.出淤泥而不染,__________ 。(周敦颐《爱莲说》

2.海日生残夜,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3.__________,不成人之恶。(《论语十则》)

4.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

5.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                     。(朱自清《春》)

6.“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这两句诗表现了落花积极进取的精神,但龚自珍《己亥杂诗》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在境界上更胜一筹。

7.同样是别后思念,李商隐用“__________,__________。”(《夜雨寄北》)将思念深情转化为重聚的希翼,苏轼则用 “__________,__________。”(《水调歌头》)表达了对千里共享美好月光的深深祝愿.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下列各题。

人,虽然不能决定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扩展生命的宽度。你不能全然预知明天,但你可以充分利用今天;明天的所获让人向往,今天的现在却也是①稍徽一放松就消失了。②只有知道给自己留有空隙的,才更珍惜快乐的今天和豁达的心境。快乐排遣痛苦,豁达挤走狭ài。而要想快乐和豁达,有一个条件,就是懂得“放下”。懂得“放下”,并不简单指“歇着”或者“闲着”,真正的放下,是轻松的心与明艳的天空。给生命空隙!生命需要空隙。

1.看拼音写汉字,给划线字注音。(2分)狭ài(    )     空 (    )

2.找出文中的错别字并改正(2分)__________ 应改为__________

3.文段中划线句子①可以用成语“__________ ”代替(2分)

4.文段中划线句子②有语病,请你将修改后的正确语句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查看答案

作文(请任选一题)(60分)

1.学习课文《清兵卫与葫芦》之后,对于执著于个人爱好的纯真少年清兵卫,你一定有许多心里话想说吧?那就请你以“致清兵卫的一封信”为题,给他写封信吧!

2.关于“友情”,王勃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孔子说:“益者三友,损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便柔,友便佞,损矣。”培根说:“友谊使欢乐倍增,悲痛剧减。”雨果说:“患难里的好友,懂得互助互爱。”……即将告别初中生活的时候,蓦然回首,也许你会欣慰拥有良师益友,也许你还苦闷朋友曲解,也许你仍感慨知己难求。

注:友多闻:和博学多才的人交朋友

友便辟,友便柔,友便佞,损矣:与走邪门歪道的人交朋友、与谄媚奉迎的人交朋友、与花言巧语的人交朋友,有害处。

请根据上面这段话,自定立意,或叙写经历,或抒发情感,或发表议论,写一篇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文体规范;不少于600字;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班级名等。

 

查看答案

阅读文段,并回答问题

补丁

⑴一天,儿子出去玩时,一双牛仔磨砂鞋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他回家后递给我说:“妈妈,扔了吧。”我默默地接过那双鞋,那是我花了280元买的,穿了还不到一周,我能不心疼吗?

⑵我拿着鞋来到小区门口的鞋摊前,老师傅和善地接过鞋子说:“让我试试吧,兴许能补好。如果你不介意的话,我想给这两只鞋都打上补丁,这样对称一些,而且更好看些。”看来,也只好这样了,我放下鞋子走了。

⑶过了几天,我去取鞋。果然,另一只鞋子也被刻意地划了一道长长的口子,用粗粗的麻绳一左一右地缝合起来,裂缝呈树枝状,针脚也有些歪歪扭扭,与牛仔的质地浑然一体,风格粗犷,比先前多了一种别样的风味。我惊叹老师傅的手艺,真可谓巧夺天工啊!

⑷把鞋子拿回家后,我没有立即给儿子,我怕他不肯穿。正好全家人在看电视,是抗日战争题材,我就问儿子:“知道什么叫补丁吗?”

⑸儿子郑重地答道:“补丁就是软件当初设计得不完美,后来又设计了一些用来弥补缺陷的程序。”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回答,我想跟他说的是鞋上的补丁啊。

⑹儿子还在滔滔不绝地讲他的电脑补丁,我就想用忆苦思甜的方法让他接受那个鞋子上的补丁。我给他讲了我小时候的故事:

⑺小时候,家里很穷,孩子也多,往往是老大的鞋子小了,留给老二老三穿,等一双鞋到了我这个老四的脚上,鞋帮都掉了,鞋底也磨薄了。母亲就在灯下给我一遍一遍地缝补。那时,我多么希望有一双属于自己的新鞋啊。

⑻不知儿子听懂了没有,我拿出那双鞋子,递给儿子说:“这就是补丁啊。”

⑼他接过鞋子左瞧瞧,右看看,欣喜若狂地对我说:“哇,老妈,你真是神来之手,怎么会有这么好的创意啊!”说着,他奔过来,夸张地在我脸上亲了一口。我笑笑说,老妈没那么伟大,这是门口老师傅的杰作。

⑽第二天,我刚踏进门,发现门口齐刷刷地放着五六双鞋,我吓了一跳。每双鞋子好像都是新的,可是,每只鞋子上都有大小不等的口子。我心里纳闷:这小子,不会把老妈当成修鞋的了吧?

⑾一群和儿子年龄一般大小的孩子从屋里涌了出来。儿子说:“大家都说我的鞋有创意,都买了新鞋,让你拿给那个修鞋的师傅,尽全力给他们做得有个性一点儿……”

⑿儿子还在一边叮咛我,我的心在疼痛,泪水也不知不觉地滑落下来。

⒀我想:孩子们思想上的补丁该如何打才好呢?

(选自《短小说》2007年第1期 有删改)

1.上文为什么以“补丁”作为标题?结尾中的“补丁”有什么深刻含义?(4分)

                                                                                   

2.第⑴段中的“心疼”和第⑿段中的“心在疼痛”各表达什么意思?(4分)

                                                                                   

3.第⑶段对老师傅打的补丁作了具体的描写,这样写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4.文中“一群和儿子年龄一般大小的孩子”将买来的新鞋划破后再拿去打补丁,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联系自身和社会实际简要谈谈。(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