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文段,并回答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

阅读文段,并回答问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始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1.解释下面句子中划线的字(4分)

秋水至(                 )    不牛马(                 )

始旋其面目(                )     伯夷之义(                   )

2.下面句子中划线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野语有曰疾困恐死,见鬼

B.顺流东行执策临之

C.河伯始旋面目真无马邪

D.万钟我何加焉苛政猛虎也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6分)

(1)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

译文:                                                          

(2)吾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译文:                                                               

4.以下是对文章的分析理解,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河伯起初觉得自己的天地最广大,是因为他所拥有的天地确实阔大,他当初的认识有局限是情有可原的。

B.河伯看到广阔的大海,发出了由衷的感叹,承认自己的原有认识是错误的,这一认识转变是值得肯定的。

C.在河伯的感叹里,河伯觉得有些人对孔子和伯夷的看法是不正确的,他们不应该认为孔子的学识少,也不应该认为伯夷的道义轻。

D.河伯的感叹里还表达了这样的意思:自己有幸来到大海,增长了见识,否则,因见识短浅而自以为是会造成严重的后果。

5.也许你能从这则寓言中受到不少启发,请谈谈自己最深的感受。(3分)

                                                                                   

 

1.时:按时  辩:通“辨”,辨别   面目:面孔   轻:认为…轻(轻视、小看) 2.B 3.河伯高兴极了,认为天下的美景全在自己这里。我将要被得大道的人所嘲笑。 4.C 5.(意思对、答出一点即可)如:(1)个人的见识是有限的,只有经过和别人比较,才能显示出自己的不足;如果盲目骄傲自大,就难免被人耻笑。(2)河伯善于反省自我的态度,勇于承认错误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3)见识短浅,学识浅陋就会被人耻笑,因此我们要不断学习,不断进步。 【解析】 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2.B中二者都是“表承接”。 3.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4.“人外有人,天外有天”C的说法是不正确的。 5.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语段,回答问题:

青春的活力占了上风。伤寒没能致柯察金于死地。保尔第四次越过了死亡线,回到了人间。只是又过了一个月以后,他才能起床下地。骨瘦如柴、脸色苍白的保尔,拖着绵软的双腿站起身来,扶着墙壁,想在房间里走走。在母亲的搀扶下,他走到了窗边,在那儿久久地望着屋外的道路。雪融化后形成的一个个小水洼,闪闪发亮。屋外是冰雪初融的早春天气了。窗户跟前的樱桃树上,神气活现地站着一只灰胸脯的雀儿,不时用狡黠的小眼睛偷偷地瞧保尔一眼。“怎么,我是和你一起熬过冬天的吗?”保尔用手指敲着窗户,轻声地说。母亲惊诧地看了他一眼:“你在那儿跟谁说话?”“跟雀儿……它飞走了,真狡猾。”他无力地笑了一下。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               ,作者                    。(2分)

2.结合语境,说说你对画线句中“熬过”一词的理解。(1分)

                                                                                   

3.请写出保尔的两个好朋友的名字                               (2分)                                                                    

4.请按下面的句子,介绍其他名著中的一个人物(最少使用一个成语)。(3分)

示例:保尔是一个坚忍不拔的人。他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革命事业,双目失明却决不碌碌无为,在病床上完成了著作——《暴风雨所诞生的》,他用钢铁般的意志诠释着生命的意义。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7分)

初三年(8)班的同学正在进行“魅力无穷的汉语”的综合性学习,让我们和他们一起走进汉语世界,感受汉语的无穷魅力吧:

1.语文课代表讲了一个关于对联的故事,请你听故事并完成后面的题目。

相传明朝才子解缙参加乡试考了第一名,称“解元”,闻名远近。一次,他游山口渴,向一位老者讨茶喝。老者问他身份,他直报自己是“解解元”。老者想挫挫解缙的锐气,说他出一个对子,解缙对得上方能喝茶。于是出句:一碗清茶,解解解元之渴。

此句难在联中三个“解”字,字同义异。解缙打听出老者姓“乐”,曾在朝廷乐府为官,后隐居山林,便灵机一动,对出下联:七弦妙曲,乐乐乐府之音。对句中三个“乐”字,跟上联三个“解”字,词性、功用分别对应,对仗工整,即景应对。

你知道这三个“乐”字与三个“解”字的正确读音吗?请写出。(3分)

                                                                                   

2.“阳光”的本义,从字面上就可以明白,即太阳所散发出来的光芒,感情色彩上不含褒贬,是个中性词。如“温暖的阳光、阳光灿烂”等等。今天,由于社会的日新月异,这个词语,也在发展变化,使我们在感受阳光带来的温暖的同时,也感受到“阳光”一词带给我们的丰富含义。

下面三个例子中,“阳光”分别有了怎样的含义呢?请你选两例做恰当解释。(4分)

①一条浅花色的直身背带短裤,可以有很多件T恤与之相配,脚蹬一双旅游鞋,轻松休闲,很阳光,有种很青春的感觉。

②马书记说:“冯乡长帮凤舞山庄挖你们的人才,虽然做法有些不阳光……”

③“给你点阳光就灿烂,给你点木炭就造炸弹。”

我的解答:第         例,解释                                     

         例,解释                                     

 

查看答案

按要求填空:(12分)

1.用正楷字补写句子:

有约不来过夜半,                                  。

无可奈何花落去,                                  

商女不知亡国恨,                                  

                     ,青春作伴好还乡。

                     ,毕竟东流去。

                     ,长河落日圆。

2.孔子曾经被优美的音乐所深深地感动,以至于                      

3.和谐是什么?和谐是韦应物的“春潮带雨晚来急,                   ”的闲适;和谐是苏轼“但愿人长久,                  ”的美好;和谐是“已所不欲,                   ”的境界……和谐是一种感觉,人人都生活在阳光下的感觉。

4.(白杨树)哪怕只有碗那样粗细,它却努力向上发展,高到丈许,两丈,                           ,对抗着西北风。

 

查看答案

调整句序,并用恰当的关联词将下面的短句串成一个复句。(2分)

(1)也不应该捏造情节,胡乱编出像《吴汉杀妻》这样的剧本。

(2)要把吴汉的故事编成戏剧。

(3)不必要完全照《后汉书》记载的史实,原封不动地搬上舞台。

 

查看答案

下列作家、作品按年代的先后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论语》 ②《孟子》 ③王维  ④李商隐  ⑤苏轼  ⑥李清照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⑤⑥④③

C.①④②③⑤⑥

D.①②④③⑥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