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何涛的《一生干好一件事》一文,完成小题。(16分) ①一生干好一件事,这个目...

阅读何涛的《一生干好一件事》一文,完成小题。(16分)

①一生干好一件事,这个目标高也不高,低也不低.人生的要诀就是:一生选择一项事业,把它作为自己的精神支柱、作为生活的全部内容,认认真真干好,千方百计做精,无论天分如何,一定要脚踏实地,持之以恒,不懈努力。

②历史长河哺育几多圣贤,现实社会又锻铸几多人才,但芸芸众生,“常人”居多。像曹雪芹,虽蓬户瓮牖、绳床瓦灶,却把辛酸的血泪滴于纸上,凝成一部绝世红楼;像麦哲伦,作环球航行成功,宣告地球方圆之争的结束,他们锁定一个目标,百折不挠,终于取得成功。他们在做这些事前,也并非觉得自己做的是一件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也并未预见最后能够摘星揽月。他钔当时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穷其一生都要做好这件事。

③对于摘得硕果、功成名就的大家,我更多的是怀着一种不可企及的尊崇和敬畏,我们很少有他们的献身精神.但是,对于默默无闻,一生选择干好一件事的平凡者,我怀着的则是一种感念和敬佩的心情,不管他干的事情是大事还是小事、是脑力还是体力、科技含量有多高、最后成功与否。

④柳编编得好,石凿凿得好,钉鞋钉得好,看门看得好……这些人算不上聪明,在人们眼里似乎有点笨,老实人一个。但他们心地良善,勤劳质朴,做事有恒久的耐力,认准了就一直朝前走。这样的人,像田野里的无名小花,仔细去嗅,却有醇厚的香味。在我们村,六奶擅纺棉花,年轻时通宵纺棉,穗大线匀,一家人的穿戴都在六奶一人手上;七叔精于打铁,制作的镰刀锋利无比,十里八乡的都用他打的镰割草割麦。我大哥不惜气力,盖房修屋,总干搬砖掂泥的活儿;而谁家红白大事待客,挑水烧火这活儿又非八弟莫属。仿佛他们都是村人离不开的角色。和曹雪芹、麦哲伦,大哥与八弟们固不能一比,但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一生围绕一件事,而且把这件事干得十分精道。

⑤在当今竞争激烈的社会,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件事情,够我们一辈子去探索研究。俗语曰:行行出状无.人生机遇不多,要想求得立身之本,必得找准位置,一生真正干好一件事。我们没有高深的学问去攻克尖端的科学技术,但我们有一颗平常心,有一颗恒心,有一颗爱心,去做好一件哪怕再平凡再琐碎不过的事情。只要我们能够摈弃浮躁,安身立命,尽心尽力地去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就不枉此生了。

⑥人生苦短,略—踟蹰,就白发苍苍;稍一放纵,便一事无成。我们何不趁着年轻,干好一件事呢?

1.围绕“一生干好一件事”这一论点,作者从哪三方面加以论述?(6分)

2.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④段的主要内窖。(3分)

3.对于摘得硕果、功成名就的大家和一生选择干好一件事的平凡者,作者的态度有何不同?(4分)

4.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分)

A.一生干好一件事是有意义、有价值的事。

B.一辈子能真正干好一件事就不错了,就没有虚度人生。

C.一辈子做好一件事不一定需要有高深的学问。

D.任何一个人一辈子只能干一件事。

 

1.(1)历史上许多人锁定一个目标终于取得成功;(2)身边许多平凡之人一生围绕一件事干得十分精道;(3)竞争激烈的社会任何一个行业、任何一件事,够我们一辈子去探索研究。 2.我们身边不乏一生干好一件事的人(或:我们身边不乏“一生围绕一件事,而且把这件事干得十分精道”的人)。 3.对摘得硕果、功成名就的大家是尊崇和敬畏,对一生选择干好一件事的平凡者是感念和敬佩。 4.D 【解析】 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的中心论点逐一概括即可。 2.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段的内容进行概括即可。 3.本题考查筛选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文章第3段的内容进行筛选即可。 4.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文章的观点是“一生干好一件事”,并不是“任何一个人一辈子只能干一件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小石潭记》一文,完成小题。(15分)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甚,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傲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3分)

(1)潭中鱼可百头(       )       (2)折蛇行,明灭可见(        )

(3)傲尔远(       )

2.下列四组划线词意义和用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2分)

①潭中鱼百许头   不久居

②皆空游无所依   有作奸奸犯科及为忠善者(《出师表》)

其境过清       钱覆其口(《卖油翁》)

④乃记而去       君将哀而生乎(《捕蛇者说》)

A.①②③④四组全都不同

B.④相同,①②③不同

C.①②不同,③④相同

D.①④相同,②③不同

3.翻译句子。(5分)

(1)日光下澈,影布石上。

(2)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4.文中哪三个句子最能直接体现小石潭的主要特征?从发现小石潭到离开,作者对于小石潭有哪几种独特感受?(5分)

 

查看答案

阅读《水浒传》片段,回答文后问题。

当晚弟兄两个,拴束包裹。到四更时分起来,洗漱罢,吃了早饭,两个打扮动身。宋江戴着白范阳毡笠儿,上穿白缎子衫,系一条梅红纵线绦,下面缠脚,衬着多耳麻鞋。宋清做伴当打扮,背了包裹,都出草厅前,拜辞了父亲宋太公。三人洒泪不住,太公分付道:“你两个前程万里,休得烦恼。”宋江、宋清却分付大小庄客,小心看家,早晚殷勤伏侍太公,休教饮食有缺。兄弟两个,各跨了一口腰刀,都拿了一条朴刀,径出离了宋家村。

1.宋江犯了什么官司,兄弟非得“离了宋家村”?(2分)

2.兄弟俩离家别父,投奔谁家?就在这人家里,宋江初次结识了哪位好汉?

3.宋江平素为人仗义而天下闻名,因此在刑场被梁山好汉救上梁山之始,便做了梁山副头领,后来又坐上头把交椅。什么事使宋江能“坐上头把交椅”?(2分)

 

查看答案

下面对名著的解读,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西游记》中,桀骜不训的孙悟空大闹天宫,搅乱瑶池蟠桃会,偷老君炉里的灵丹,玉帝亦无可奈何。他真不愧是一位英勇无畏的英雄。

B.讽刺艺术在《格列佛游记≯中得到充分的体现。如:以一本正经的严肃态度、细致逼真的细节描写刻画了小人国的生活和斗争,极为成功地反映出当时英国统治阶级的腐朽与罪恶的现实。

C.《鲁滨孙漂流记》这部小说可以分为三个部分,其中第二部分是小说的主体,写鲁滨逊由陆路从葡萄牙回英国途中遇狼群的故事。

D.悲剧色彩是《骆驼祥子》的一大特色。祥子、刘四爷、虎妞、小福子、小马祖孙等,都逐渐走向绝望的境地。这一个个人物的悲剧,构成一个社会性的大悲剧。

 

查看答案

综合探究:国学。

国学,一国所固有之学术也。国学和文学数学的意思不同。一般来说,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国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学术,也包括了医学、戏剧、书画、星相、数术等等。西方学者没有把藏学、满学等排入汉学之列。国学是一种起源于原始太初而传承于历史现实的活着的正在继续的中正文明、和谐文化,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中国人思维方式行为方式生活方式生产方式的高度总结,是中华母亲的乳汁,是中华儿女的血脉、精神和灵魂,是中国人信仰的天空和大地。

1.请用线段连接下面国学经典著作及其相关内容。(2分)

《墨子》       我长见笑于大方之家

《孟子》       见贤恩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庄子》       宋无罪而攻之,不可谓仁。

2.西方学者把藏学、满学等排除在汉学之外有何意图?(2分)(带解析)

 

查看答案

按提示填空。(4分)

读鲁迅的文章虽有难度,但我们常感动于他那忧国忧民的情怀。学了《鲁迅自传》,我们敬佩他为了拯救国民而作出___         _的正确选择;针对一些国民党官僚和社会名流认为“中国人已失掉自信力”的谬论,他挥笔如刀,在《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了吗》一文中以“                       ”为雄辩,列举大量事实有力地加以批驳;至于《故乡》中的闰土从聪明勇敢的“少年英雄”变成苍老迟钝的“            ”、杨二嫂由“             ”尖酸刻薄的“圆规”,作者为他们感到痛惜,给予同情。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