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综合性学习(8分) 本周,学校文学社组织了一次“我说广告语”的语文学习活动,同学...

综合性学习(8分)

本周,学校文学社组织了一次“我说广告语”的语文学习活动,同学们都踊跃参加。

1.小田查找了一些和“广告语”相关的材料,请你帮着梳理出一些“广告语”的特点(能写出三点即可)。(3分)

材料一:叫卖实际上就是一种口头广告,所以也得变着法儿吸引顾客。比如卖一种用秫秸秆制成的玩具,就吆喝:“小玩艺儿赛活的。”有的吆喝告诉你制作的过程,如城厢里常卖的一种近似烧卖的吃食,就介绍得十分全面:“蒸而又炸呀,油儿又白搭。面的包儿来,西葫芦的馅儿啊,蒸而又炸。”也有简单些的,如“卤煮喂,炸豆腐哟”。有的借甲物形容乙物,如“栗子味儿的白薯”或“萝卜赛过梨”。“葫芦儿——冰塔儿”既简洁又生动,两个字就把葫芦(不管是山楂、荸荠还是山药豆的)形容得晶莹可人。卖山里红(山楂)的靠戏剧性来吸引人,“就剩两挂啦”,其实,他身上挂满了那用绳串起的紫红色果子。

材料二:广告语不是简单的文字游戏,要讲究语言的正确性与规范性,讲求表达无不良歧义,不恶俗。好的广告语能够打动消费者,让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从而认同它、接受它,甚至主动传播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社会价值与行为规范。

2.小白收集了一些不错的“广告语”,请你从中选出你喜欢的一则并说出理由。(3分)

A.有历史才有现在,唯遗产才知兴衰——“保护文化遗产”公益广告语

B.让快乐张开翅膀,看梦想瞬间绽放——“梦想中国”节目广告语

C.和您一起看世界——《环球时报》广告语

D.没有不做的小生意,没有解决不了的大问题——IBM公司广告语

E.虽为毫末技艺,确是顶上功夫——某理发店广告语

3.请你为学校历史悠久的“向日葵”文学社拟写一则宣传文学社的广告语。(2分)

 

1.要点与评分:能写出广告语的三个特点即可。每个特点1分。 “广告语”的特点:具有鼓动性;简洁又形象生动;讲究语言的正确性和规范性;讲求表达无不良歧义、不恶俗;具有感染力。 2.要点与评分:能选出一则,抓住上述“广告语”的特点或句式、修辞等进行分析,表述通顺即可。抓住特点2分,表达1分。 示例1:句式对仗工整,读来朗朗上口,突出了“保护文化遗产”的主题。 示例2:句式整齐,朗朗上口,语言富有感染力,突显节目宗旨:快乐与梦想。 示例3:体现了《环球时报》的国际视野,“您”富有亲切感,让人在情感上产生共鸣。 示例4:以“大”与“小”的对比来突显IBM的经营理念和价值追求,能打动消费者。 示例5:“毫末”、“顶上”一语双关,又形成有趣的对比,语言幽默有味,在谦逊中突显其实力与底气。 3.要点与评分:抓住“文学社”、“向日葵”拟写,表达通顺即可。 示例1:葵花绽放,文心飞扬。 示例2:人格因文学而高尚,人生因向日葵而美丽。 【解析】 1.了解广告语的特点,总结合理即可; 2.鉴赏广告语抓住上述“广告语”的特点或句式、修辞等进行分析,表述通顺即可 3.宣传标语,只要紧扣主题、用语简明、有号召性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6分)

1.读名著,识人物。

他“眼如丹凤,眉似卧蚕,滴溜溜两耳悬珠,明皎皎双睛点漆。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之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之心机。志气轩昂,胸襟秀丽。刀笔敢欺萧相国,声名不让孟尝君。”

  他“面黑身矮……又且于家大孝,为人仗义疏财,人皆称他做孝义黑三郎。上有父亲在堂,母亲早丧;下有一个兄弟,自和他父亲在村中务农。守些田园过活。”

上文中的“他”是        (人名),是我国古典小说       中著名的人物。(2分)

2.读名著,写故事。

《格列佛游记》是一部深受读者喜爱的小说,主人公格列佛极具传奇色彩的经历令人惊叹。请简述格列佛成为利立普特国(小人国)举国称颂的英雄的经过(100字左右)。(4分)

 

查看答案

根据文段内容,回答下列问题。(6分)

菽庄花园中最让人倾心的景致是“四十四桥”,它是浅海上的曲桥,全长100多米,宛如               。桥上有枕流石、观鱼台、渡月亭、千波亭、招凉亭等。枕流石很硕大,上面镌刻着林尔嘉的墨迹“枕流”,桥绕石而过,如水因岩而分,因岩而合,别有(   );桥上有好几座亭台,渡月亭是菽庄花园中观海赏景的最佳点,若逢月夜,海波轻摇,说它是人间仙景亦不为过;每次走过招凉亭,“举手此邀月,飞花正舞春”的盈联,总让我体味到那已经远去的“良宵花解语、静日玉生香”的美好时光。

1.文段中划线的词语书写与注音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庄( shū)       B. 刻 (jiān )       C.联(yíng)

2.根据语境,文段中的括号处应填入的最恰当的词语是(     )(2分)

A.风趣           B.风味           C. 风情

3.根据语境,将文段中横线处的句子补充完整。(2分)

 

查看答案

品读《丰乐亭游春》,回答下列问题。(5分)

 丰乐亭游春(其三)

                                     欧阳修

红树青山日欲斜,长郊草色绿无涯。

游人不管春将老,来往亭前踏落花。

1.这首诗描绘了哪些自然景物?请找出。(2分)

2.请展开想象,描绘诗中展现的游人赏春的画面(100字左右)。(3分)

 

查看答案

古诗文积累。

1.日月之行,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2分)

2.          ,草色入帘青。(刘禹锡《陋室铭》)(1分)

3.人恒过然后能改,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孟子《生于忧患,死于安乐》)(2分)

4.古人读书,讲究既要眼到、手到,更要心到,这说明了学习和思考是相辅相成的。正如《论语》中所言:                        。(2分)

5.李白的《行路难》中,用比喻的手法表现世路艰难的名句是:                        。(2分)

6.在古典诗词中,四季有韵,四季含情。“           ,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是淡淡的春意;“           ,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是炎炎的夏韵;“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是缠绵的秋思;“纷纷暮雪下辕门,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料峭的冬寒。(4分)

 

查看答案

根据对话情境,完成小题。

据报道,最近,某小学六年级两位男生因为崇拜鲁滨孙,便瞒着师长,私自带上一副鱼钩,一本新华字典,一本英汉词典,欲从厦门徒步走到内蒙古草原,结果到了安溪就狼狈而归。此举,引起了校园同学的热议。

学生甲:这两位男生是好样的。他们有胆量,值得我们学习,我欣赏他们。

学生乙:我倒不觉得。这两位男生年龄还小,对现实预估不足,弄不好会出大事的。千万不能学他们啊!

学生丙:说得也有道理。鲁滨孙身上是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东西,但是社会太复杂,盲目地模仿要不得。

学生丁……

1.学生甲、学生乙和学生丙争论的焦点是:(      )(2分)

A.小学生能不能去远行。

B.学生要不要向鲁滨孙学习。

C.两位小学生的做法可不可取。

2.下列说法与学生丙的观点不相符的一项是(      )(2分)

A.丙认为两个小学生向鲁滨孙学习的做法没错。

B.丙认为小学生不能盲目地模仿。

C.丙认为乙同学说得有道理。

3.假设你是学生丁,你会发表怎样的看法?请将你的理由说清楚。(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