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问题(8分) 寒冷的味道 黄明山 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问题(8分)

寒冷的味道  

黄明山

寒冷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台历上的冬天正一步步深入,而我的身体却迟钝了对季节的反应。曾经是多么可怕的寒冷,眼下似乎变得可爱了起来,就像一个被误会了的擦肩而过的老朋友。

回忆中的寒冷却有着异乎寻常的味道。

江汉平原的冬天,水面结了厚厚的冰,我在冰上行走。冷!我的一双手冻成了两个肉包子,脚后跟早冻烂了,分别有一个洞,洞里有凝固的血,用棉絮裹着。我总是想奔跑,疼痛便在后面拼命地拽我。糟了,好像是哪根筋断了……我几乎要跌倒下去。

寒冷培育的疼痛真是刻骨铭心啊。

那时候难得看上一场电影,而且通常要到五里以外的地方去看露天电影。那天晚上雪刚刚停下,听说要放电影,我来不及吃饭就跑了去。上身穿的是棉袄,下身穿的是绒裤,脚上穿的是胶鞋。跑了一路,身上发热。开始,人不觉得冷,渐渐,寒气逼人。风一丝不苟地钻进我的脖子,直到我的胸膛。看到中间,便招架不住了,肚子饿得咕咕叫,浑身冻得打哆嗦。那真正是饥寒交迫啊!我咬着牙,坚持把电影看完,脚已没有了知觉,就稀里糊涂地往前走。一路上,我是弹跳着回去的。我一下子发现了自己的脆弱,又一步步变得坚强起来──这点寒冷算什么?

寒冷,每每使我们的精神处于一种振奋的状态,使我们更能承受人生的风霜雨雪。

现在却不同了,风也刮得没有了规律,雪也下得没有了条理。瞧,都立冬了,雪还不知在哪里开小差。冬天,失却了原来的寒冷。

可孩子们却一个劲地喊冷。冷从何来?上上下下穿得规规矩矩,裹得严严实实,帽子、围巾、耳套、手套,应有尽有。晚上睡觉,要么铺好电热毯,要么灌上热水袋,条件好的,空调一开,暖气就来。本来寒冷就那么一丁点,还把它拒之门外,这就是我们目前的生活。孩子们并不知道什么是真正的寒冷,又在无微不至的关怀下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不知冷,何识暖?如此下去,孩子们生命的潜质何以得到发挥,又何以像草木那样蓬勃成人间壮丽的景色?

不仅仅是孩子们。

我们已经有了太多的安逸,衣、食、住、行,还有我们的思想。不让汗水流出来,不让寒冷苦心志,把自己装在五彩缤纷的温室里,然后长成一朵朵精美的花,我不知道这样会有什么好结果。

我真担心,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我们将在不知冷暖的状态下变得弱不禁风。

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          (选自《散文选刊》,文章有改动)

1.第三段中“异乎寻常的味道”体现在哪两个方面?(2分)

                                                                              

                                                                              

2.作者认为,现在的孩子们“丧失了体验寒冷的机会”,会造成什么后果?(2分)

                                                                              

                                                                              

3.请任选一句,品味划线词语在文中的表达作用。(2分)

(1)风一丝不苟地钻进我的脖子,直到我的胸膛。

                                                                              

                                                                              

(2)瞧,都立春了,雪还不知在哪里开小差

                                                                              

                                                                              

4.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寒冷,是我们生命所需要的盐啊”这句话的理解。(2分)

                                                                              

                                                                              

 

1.体现在寒冷带来肉体上的疼痛和精神上的振奋坚强两个方面。 2.孩子们生命的潜质不能得到发挥,不能像草木那样蓬勃成人间壮丽的景色(仅照抄原句 扣1分)。如答“将在不知冷暖的状态下变得弱不禁风”也对。 3.(1)“一丝不苟”本义是形容办事认真,连最细微的地方也不马虎。用在这里形象生动地写出 了风一个劲地往“我”身上吹的情形,表现了天气非常寒冷。(2)“开小差”本义是比喻思想不集中,用在这里形象生动地写出了过了下雪的季节,雪还没下的情形,富有情趣。 4.寒冷意味着挫折和苦难,它就像盐一样,是生命中必不可少的东西。 【解析】 1.学会在文章中找出照应的内容,又要学会概括内容的能力。 2.阅读文本,学会概括和理解内容。 3.语言赏析主要从词语运用和修辞两个角度去鉴赏如:先说出词语的含义,再答出表达效果。学会结合语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学生应培养理解语句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问题(8分)

揭开冬虫夏草之谜

汪宗俊

①您见过冬虫夏草么?这是一味奇妙的中药。它的形态异常奇特,既像动物又像植物。说它是植物吧!它的根部分明是条虫,有着红色的头和嘴,还有八对整齐的脚;说它是动物吧!在虫的头部却长出了一株小草,每逢大地回春、万物复苏之时,此草迅速生长钻出地面。尽管它没有繁茂的枝叶,也不能开出鲜艳的花朵,而只是一根紫红死的小棒,却能亭亭玉立在崇山峻岭的植物群落之中,迎风招展,楚楚动人,这样为它传奇式的身世更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

②医药学家为了揭开冬虫夏草之谜,不辞辛劳,翻山越岭,长途跋涉,进行实地考察与潜心研究,终于发现,它竟是一桩“真菌杀虫、冒名顶替的谋杀案”,通过缜密取证侦破,做出了公判。

③原来,在青藏高原与云贵高原的四五千米的高山雪线和峡谷地带,昼夜温差大、冰冻时间长,生活着一种抵御严寒极强的昆虫,名叫虫蝙蝠蛾。它的身上长满花斑,乍看酷似美丽的蝴蝶,每逢春暖花开季节,它们翩翩起舞,寻找配偶,雌蛾产卵土中后悄然死去。虫卵经过一个月左右,蜕皮变成幼虫,为了取食和活动的需要营造了深约20厘米的隧道,以后长得又白又胖的在冰土层中越冬。此时一种真菌的子囊孢子成熟后,随风飞扬,纷纷撒落在地上,随雨水渗至土中。一旦遇到蛰居在地下过冬的蝙蝠蛾幼虫,便施展出孙悟空钻进铁扇公主肚内的战术,进入虫体,吸取营养、萌发菌丝,过着悠然自得的寄生生活。而幼虫则被折磨得烦躁不安,死去活来,拼命用头部向上顶,企图挣扎解脱出来,但离地面3-4厘米处就一命呜呼了。然而,寄生菌继续繁衍生息,翌年春末夏初,从表面看一条幼虫像老蚕,实际上它们早已被蚕食殆尽,只剩下一具具可怜的躯壳。至于隐藏在里面的杀手真菌趁气温升高之际,便得意忘形地从幼虫的头部伸将出来,破土而出,真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从铁扇公主的头顶上穿出似的。但这根微型金箍棒仅有4-11厘米长,上部稍膨大,呈椭圆形,显紫红色,且长出一些小球体,里面多长着更多的小孙悟空,即真菌的子囊孢子,待它们成熟后,又继续祖辈的衣钵,代代相传,繁衍子孙,这样便不断地产生冬虫夏草。

④足见冬虫夏草是大自然绝妙的杰作,它既是昆虫与真菌的结合体,又是动物与植物的联合体。

1.阅读第①段,用准确简明的语言说明冬虫夏草的外形。(2分)

                                                                              

                                                                              

2.“至于隐藏在里面的杀手真菌趁气温升高之际,便得意忘形地从幼虫的头部伸将出来,破土而出,真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从铁扇公主的头顶上穿出似的。”一句运用了      的说明方法,这样的好处是什么?(2分)

                                                                              

                                                                              

3.第③段中“蛰居”一词如果调换为“躲藏”好不好?请说明理由。(2分)

                                                                              

                                                                              

4.文中有一句话归纳了说明中心,请找出来,并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查看答案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的题目(5分)

班级要召开“我看小事”主题班会,活动过程中遇到了下面的问题,需要你去解决。

1.你所在的小组讨论后认为:小事有时决定大事的成败, 小事往往反映人品修养的高下。大家想拟一个能突出 这一中心的演讲标题。你拟的标题是什么?(不超过8个字)(1分)

2.小组推选李明在班会上演讲。为了写好演讲稿,李明请大家为他列举一种不重视小事的生活现象,并提供一句关于不可轻视小事的名言(2分)

你列举的生活现象是:                                                          

你提供的名言是:                                                              

3.李明准备先谈小事与大事成败的关系,再谈小事与人品 修养高下的关系,这两部分内容之间需要用一两句话来衔接。请帮他写出这个过渡句(2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3分)

读古今中外的名著,不仅可以学到丰富的知识,而且能够了解社会,懂得人生道理。从吴承 恩《西游记》里孙悟空的身上,我们能学到爱憎分明的品格;从老舍         里祥子的遭遇中,我们能了解到旧社会的黑暗;从罗贯中《三国演义》里          的身上,我们能学到忠诚和智慧;从笛福《鲁滨孙漂流记》里鲁滨孙的身上,我们能体会到                          

                                    

 

查看答案

古诗词名句默写填空(10分)

1.写出一句描写月的古诗文名句:                                  。(2分)

2.古代诗文中有很多关于雪的精妙比喻。在《咏雪》一文中,谢道韫把雪花比作“       ”; 在岑参笔下,雪后的边塞呈现出“忽如一夜春风来,                 ”的景象。(2分)

3.鸟语花香往往给人以美好的感受,然而在《春望》中,杜甫却发出了:                ,                的感慨。(2分)

4.你想成就一番事业吗?那么请你保持“                 ,                 。 ”的良好心态,真正做到誉毁不移志,荣辱不惊心,不达目标,永不止步。(用《岳阳楼记》中的句子回答)(2分)

5.毕业在即,小敏在班级纪念册上写下留言:“今日毕业,奔赴前程;他日相聚,剪烛西窗。”留言中的成语“剪烛西窗”出自李商隐《夜雨寄北》的诗句“                                           ”。(2分)

 

查看答案

仿写(2分)

如果你是鱼儿,那快乐就是一汪清凉清凉的溪水。

如果你是小草,那快乐就是一束暖香暖香的阳光。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