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
|
A.今天这课上的,俩字儿:“郁闷”! |
|
B.在很多情况下,我们的阅读不可避免地具有明确的功利意识:为了考试,为了升职,为 了追随时尚等等。 |
|
C.“他多年出门,统忘却了。你应该记得罢,”便向我说:“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 开豆腐店的 。” |
|
D.穿破陈年的枯叶,烂泥和冰水,一些锥子般尖锐的苇芽脱颖而出。 |
下面各个词语划线字的注音字形全对的一项是( )(2分)
|
A.风骚(sāo)消逝(shì)微漾(àng)舐(tiǎn)犊深情 |
|
B.分(fèn)外喧(xuan)响惘(wang)然毛毛剌剌(ci) |
|
C.暇(xiá)想寒噤(jìng)拮据(jié)气冲斗(dǒu)牛 |
|
D.脚踝(huái)抠(kōu)土褴褛(lǚ)一代天骄(jiāo) |
请工整规范地书写在其下的田字格中。(2分)
欲望以提升热忱,毅力以磨平高山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古诗词名句填写(共10分)
1.折戟沉沙铁未销,_____________________。(杜牧《赤壁》)
2.___________________,举杯消愁愁更愁。(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3. ,辞根散作九秋蓬。(白居易《望月有感》)
4.《雁门太守行》中表明作者爱国精神的句子是:
。
5.洞庭湖气势磅礴,雄伟壮观,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曾有一句描写洞庭湖的诗备受后人赞赏,它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古诗中“月”常被用作为诗人寄托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感情的载体,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轼的“但愿人长久,_________________。”
7.人生路上有鲜花也有荆棘,只要我们勇敢面对,胸中有杜甫《望岳》中“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雄心和气概,就一定会欣赏到人生最灿烂的风景。
8.听着南国的风雨,梦中仿佛又回到了北方铁骑飞驰的战场,一句“夜阑卧听风吹雨,___________________”道出了陆游的心声。
9.读书破万卷, 。
10.粗缯大布裹生涯, 。(苏轼《和董传留别》)
你是花丛中的一只蜜蜂,因为有你的勤劳,花才显得特别鲜艳;你是高山上的一棵松柏,的挺拔,山才显得特别巍峨;你是大海里的一朵浪花,因为有你的衬托,海才显得特别宽广……因为有你,生活充满欢乐;因为有你,人生更有意义。一个人,一件物品,一个故事 ,甚至一棵高大的树木,一轮初生的太阳……或许都会让我们有独特的感悟。
请以“因为有你”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50分)
本篇作文要求如下:结合个人生活经历,将题目补充完整;叙事清楚,结构完整,内容充实,立意新颖;恰当运用描写、抒情等表达方式,写出真情实感;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姓名。
深层阅读赏析(12分)
烧炭工和绅士
亚米契斯
(1) 诺比斯的父亲是当地有钱的绅士,因此诺比斯便趾高气扬,目中无人。他父亲身材魁梧,蓄着浓密的黑胡子,表情十分严肃,几乎每天送儿子上学,接儿子放学。昨天上午,诺比斯跟班里最小的一个孩子——烧炭工的儿子倍梯吵架。诺比斯自知理亏,无法辩解,就冲着倍梯气急败坏地说:“你父亲是个乞丐!”倍梯委屈得要命,顿时面红耳赤,默不作声,热泪夺眶而出,回到家里,便把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父亲。
(2)午饭过后,全身黑糊糊、个子矮小的烧炭工领着孩子来到学校,向老师抱怨。大家都不吱声,只是静悄悄地、全神贯注地听着。跟往常一样,诺比斯的父亲正在门口给儿子脱外衣,他听到有人叫自己的名字,便走进教室,问是怎么回事。
(3)“是这位先生在抱怨您儿子。您儿子对他儿子说:‘你父亲是个乞丐!’”老师回答。
(4)诺比斯的父亲听后,皱皱眉头,羞愧得有点儿脸红,于是询问儿子:“你说那句话了吗?”诺比斯站在教室中间,当着倍梯的面,低着头不言不语。父亲紧紧抓着儿子的胳臂,把他拉到倍梯的面前说:“快道声对不起。”
(5)烧炭工以和事老的口吻连声说:“算了吧,算了吧。”
(6)可绅士不理睬他,依然谆谆劝导儿子说:“照我的话这样说:‘我说了愚昧无知的话,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的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将是非常荣幸的!’”
(7)烧炭工做了个果断的手势,好像在说:“我不愿意。”绅士不听他的话,逼儿子照他说的办。他的儿子头也不抬,轻声细气而断断续续地说:“我说了——愚昧无知的话,侮辱了——你的——父亲,请——你原谅。如果我父亲——能紧握你——父亲的手,那——那将是非常——荣幸的!”
(8)绅士向烧炭工伸过手,烧炭工用力紧握着。然后,烧炭工推了儿子一把,儿子心领神会,扑到诺比斯怀里,两人紧紧拥抱。
(9)“老师,请您帮个忙,让他俩坐在一起好吗?”绅士问老师。于是,老师把倍梯安排到诺比斯旁边坐下。待他俩坐好后,诺比斯的父亲打了个招呼告辞了。
(10)烧炭工若有所思地站了片刻,全神贯注地凝视着靠近坐好的两个孩子,然后,来到课桌前,带着爱怜和歉意的表情端详着诺比斯,仿佛想说些什么,可什么也没说出来。他伸手想慈爱地跟他亲热一下,似乎又没有这个胆量,只是用他那粗大的手指轻轻地碰了一下诺比斯的额头。他走到教室门口,回头瞥了诺比斯一眼,才迈着慢慢的步子走开了。
(11)“孩子们,你们要牢牢记住今天看到的事情。”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本学年最精彩的一课了!”
(选自《爱的教育》,略有改动)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小说的主要情节。(30字左右)(2分)
2.选择下列句子中的一句,结合上下文,品析划线词或短语的含义,指出其表达分)
(1)诺比斯的父亲听后,皱皱眉头,羞愧得有点儿脸红。
(2)绅士向烧炭工伸过手,烧炭工用力紧握着。
3.结合全文,分析文中绅士的形象。(3分)
4.小说的结尾,老师语重心长地说:“这是本学年最精彩的一课了!”你认为“精彩”在哪里?(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