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文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小题。
自给自足的人体生物能发电
① 随着煤炭、石油等资源日趋枯竭,环境恶化日趋严重,一些科学家为了开发更多的新能源,已把研究课题转向人类自身的生物能这一领域,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现已初见成效
② 人体中存在着一些化学物质,它们之间在发生反应时会产生化学能量。像新陈代谢过程中,葡萄糖和氧分子的反应就有能量释放出来若稍加利用,这种能量就可以转化为电能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始了人体生物电池的研究。
③ 据专家介绍,人体生物电池的电极是由两根长2 厘米、直径约1 / 7000纳米的碳纤维制成,在每根碳纤维的外层还涂有一种聚合物,此外还有一种作为催化剂的葡萄糖氧化酶聚合物的作用是将碳纤维与葡萄糖氧化酶连接成一个电路,而葡萄糖氧化酶则是用来加速葡萄糖与氧分子的化学反应。这种人体生物电池在37℃ 、pH为7.2 的环境下工作,这很接近人体血液的温度和酸碱度它产生的动力可以驱动一个监控糖尿病的小型传感器。
④ 人体生物能发电还有其它形式。当一个人坐着或站立时,就会持续产生重力势能。此时,若能采用特制的重力转换器就能将这种能转换成电能。美国有一家公司将发电装置埋在行人拥挤的公共场所,外面是一排踏板。当行人从板上走过时,体重压在板上,使与踏板相连的摇杆向另一个方向运动,从而带动中心轴旋转,使与之相连的发电机启动。
⑤ 除此以外,人体生物能中的热能也可被利用。人每天都要散发大量的热能,而且是通过辐射传播出去。一般一个50千克重的成年人一昼夜所散发的热量约为2500千卡利用人体的热能制成的温差电池,可以将人体的热能转换成电能。这种温差电池做得很精致,只要放在衣服口袋里就能工作。它可以起到电源的作用,给助听器、袖珍电视机、微型发电机等供电,可谓是自己发电自己使用。
⑥ 人体能源可以说取之不尽,用之不竭,而且没有污染如此神奇的能源是我们每个人都具有的,充分利用它,便会为我们的社会节约更多的能源,希望这种新型的能源会越来越多地造福于人类。(选自《能源科学的奥秘》有改动)
1.选文介绍了哪几种利用人体生物能发电的形式?( 3 分)
2.选文第③ 段划线字“约”有什么作用?( 2 分)
3.选文第④ 段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 分)
4.请从“节约能源”的角度,拟一则富有文采的宣传用语。(2 分)
文言文 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 水声潺潺,而泄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 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 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滁,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中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 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乙】东坡诗文,落笔辄为人所传诵。每一篇到,欧阳公①为终日喜,前后类如此。一日与棐②论文及坡,公叹曰:“汝记吾言三十年后世上人更不道著我 ③也!”崇宁、大观④间,海外诗⑤盛行,后生不复有言欧公者。是时朝廷虽尝禁止,赏钱增至八十万,禁愈严而传愈多,往往以多相夸。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⑥,而人或谓之不韵⑦。
[注释:①欧阳公:指欧阳修。②棐(fěi):欧阳修的儿子欧阳棐。③更不道著我:再也不谈论我,不传诵我的名声了。④崇宁、大观:宋徽宗年号。⑤海外诗:指苏轼被贬海南时所作的诗。⑥气索:气短。⑦不韵:不雅。]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4分)
(1)鸣声上下 (2)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3)前后类如此 (4)是时朝廷虽尝禁止
2.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的停顿处。(2分)
汝 记 吾 言 三 十 年 后 世 上 人 更 不 道 著 我 也!
3.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6分)
(1) 士大夫不能诵坡诗,便自觉气索。
(2)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 也。
4.阅读【甲】【乙】两文,下列对文章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甲】甲文的几个“乐”在表现了太守与民同乐的旷达情怀。 |
|
B.【乙】文欧阳修因看到别人诗文成就高而感到高兴,表现出他关心后辈人才,心胸开阔的品格。 |
|
C.【甲】文章运用层层烘托的方法,显得含蓄委婉,文章结构严谨,处处注意前呼后应,无懈可击。【乙】文在写法上采用侧面反衬的手法。 |
|
D.【甲】文和【乙】文都可以看出欧阳修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
哲理小品文 阅读短文,完成后面小题。
风落之果
在某便利店门口,看到一女士掉了一元硬币,刚好滚到不远处的一个乞丐面前,他当时盘腿而坐,因为下肢残疾,所以他捡起那硬币,极吃力地高高举起来,要还给那女士。那女士微笑着,摆摆手,顺水推舟,就把一元钱给了那乞丐。我看到这一切,会心一笑,这是都市里的一幅即兴画卷,很美,还有淡淡的喜乐色彩,泛着些许的温暖。
小时候,在乡下,很穷。但是妈妈常会给我们六个兄弟姐妹一些惊喜,因为她可以变魔术似的,在桌子上摆出一些时令水果,这是匪夷所思的,因为我们买米的钱都没有,怎么可以奢侈地吃到水果?但是妈妈做到了。春天有枇杷、夏天有桃子龙眼杨梅荔枝芒果、秋天有石榴橄榄、冬天有柿子橘子板栗……那是些丰美富足的早晨,妈妈总是第一个起床,然后第一个跑到不远的“万果园”里去捡“风落之果”,在水果成熟季节,晚上总有风吹落一些被小鸟啄过或者承受不了自身重量的果实,果园主人对于起大早来捡落果的穷人,一直心存宽厚与仁慈,没有刁难,而是默许。有一次刮台风,龙眼树下都是果实,我们几个孩子高兴得手舞足蹈,大叫“老天有眼”,我们可以大饱口福了。结果,我们被妈妈臭骂一顿:“我们怎么可以幸灾乐祸?人家的损失有多大,我们怎么可以高兴呢?”妈妈的想法是朴素的,人家落难时,我们不能趁火打劫,只有别人丰收时,我们才可以分享他人的“风落之果”。
多年过去了,我常常梦到那些诱人可爱的“风落之果”。
今天早上,我又看到了它,那是一枚滚落在乞丐面前的硬币。
1.作者在结尾说“今天早上,我又看到了它”中的“它”指什么?你是怎样理解的?
2.童年时的回忆是甜美的,童年时代的影响也是深远的。前苏联的一位作家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创作了自传体小说三部曲,请你写出这位作家以及他的三部作品。(3分)
古诗 阅读下边诗歌,根据要求回答小题。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
1.这首诗紧扣环境和季节特征写景,以“ ”字为线索,同时以“春”字为着眼点,写出了 给游人带来的喜悦之情。
2.这首诗的颔联和颈联从动植物的变化描写季节特征,用词准确而精妙,从中找出一处并进行品析。
语文实践活动。(共9分)
有人说:“钱不是万能的,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在这个经济发达,物欲横流的社会,金钱对于人们也是愈来愈重要了,但是金钱带给人们的幸福很多,给人们带来的灾难也不少。我们现在已经成为中学生了,有很多同学已经有了自己的小金库了,你是如何支配你的金钱的呢?
1.【我的调查】通过本班同学2011年10月的生活开支情况调查,整理后列出下面表格。阅读表格后,你得出了怎样的结论?(3分)
|
项目 |
买资料 |
订刊 |
零食 |
娱乐 |
送礼 |
|
30元以下 |
65% |
25% |
5% |
5% |
/ |
|
30-60元 |
50% |
15% |
20% |
10% |
5% |
|
60-100元 |
35% |
10% |
25% |
15% |
15% |
|
100元以上 |
20% |
5% |
35% |
30% |
20% |
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的观点】越来越多的同学坦言将来要做公司的老板,“大款”,甚至干脆说读书时为了长大后“挣大钱,住豪宅,开奔驰,过阔气奢侈的日子”。你是怎样看待这一问题的? (2分)
3.【我的致辞】每年春节我们都会得到长辈们给的压岁钱,今年春节,接过爸爸妈妈给的压岁钱时,我会这样说: (2分)
4.【我说金钱】假如由你来担任此次综合性学习的主持人,请仿照下面的示例,运用比喻手法写两个句子,作为本次活动的结束语。(2分)
示例:金钱像一面镜子,照出人们灵魂的美与丑。
仿写:金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金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各项判断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我要去文化宫学画画”中的主干是“我去文化宫”。 |
|
B.“文学”、“老师”、“ 理由”、“ 可爱”四个词语词性相同。 |
|
C.“训练唱歌”、“缺乏激情”、“漂亮女孩”、“改革开放”都是动宾短语。 |
|
D.“它抬头看见那灿烂的阳光”中“灿烂的”做定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