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短文《痛苦也是一种精神财富》,完成小题。 痛苦也是一种精神财富 ①弗洛伊德有...

阅读短文《痛苦也是一种精神财富》,完成小题。

痛苦也是一种精神财富

①弗洛伊德有句名言:追求快乐是人的天性。不过全然没有痛苦的人生,似乎还没有出现过。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性别,只要是人,都会有痛苦。

②怎样对待痛苦?我说,应把痛苦视作一种精神财富。这难道是阿Q式的自慰?不是

③古人孟子有言:哀莫大于心死。其实真正“心死”、无所期冀的人,如同行尸,是体味不到痛苦的。而没有痛苦,或许正是人生最大的悲哀。痛苦,作为一种感情体验和反应,是人类特有的精神生活,它伴随着幸福的追求而生,又为幸福的获得铺垫着通衢。有过事业挫折的人,倍觉成功的喜悦;经过情场失意的人,愈觉得爱情之可贵。这里用得上尼采的一句话:“一切痛苦之中都孕育着快乐。”没有痛苦的台阶,快乐,尤其是使人激动不已的快乐,或许永远是天国之物,要不然,中国女排在获得三连冠、四连冠、五连冠时,又怎么会以泪告慰“江东父老”呢?

痛苦之中不仅孕育着快乐,而且孕育着创造。我国有句古语:“蚌病成珠。”价值昂贵的珍珠,恰是牡蛎体内病痛的产物。德国诗人海涅曾经发问:“诗之于人是否如同珠之于牡蛎?”法国作家福楼拜则用更明确的语言发表了类似的见解,他说:“珠子是牡蛎生病所结成,作者的文笔却是更深沉的痛苦的流露。”失恋的痛苦催生了歌德的千古力作《少年维特之烦恼》,更使玛丽·居里告别故乡,远走他国,愤发攻读,矢志成才。没有当初世俗观念对玛丽纯真爱情的夭折,或许就没有后来的居里夫人了。我国历史上,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适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也是一样的证明。

⑤人的脱胎而问世伴随着母体的痛苦。痛苦诞生了一个新的生命。人的成熟则离不开自身这样那样的痛苦经历。曲折,加速着人的意志的成熟;挫折,培育着人的性格的成熟;坎坷,锤炼着人格的成熟。喜剧家莫里哀这样评价失恋的痛苦,说它是“一位伟大的导师,教会我们怎样做人”。其实岂止是失恋?人生历程中的一切痛苦,难道不都应该扮演同样的角色?

⑥痛苦可以分解,可以变通,可以战胜,但这一切的前提,是我们必须具备战胜痛苦的自信心、勇气和毅力。“摧伤虽多意越厉,直与天地争春回。”把痛苦看作是一种精神财富,痛苦带给我们的必将是成功和快乐。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2.为什么说“痛苦是一种精神财富”? (3分)

3.分析第②段中划线句的句式特点及其作用。(3分)

4.第④段划线句能否移至第三段开头?为什么?(2分)

5.本文的论证结构的特点是什么?试简要分析。(3分)

 

1.“应把痛苦视作一种精神财富”或“把痛苦看作是一种精神财富,痛苦带给我们的必将是成功和快乐。” (2分) 2.痛苦中孕育着快乐;痛苦中孕育着创造;痛苦使人成熟。(3分) 3.这是一句设问句 ;强调了这不是阿Q式的自慰,引起读者思考。 (3分) 4.不能。因为这句话在第四段开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是三四两段的过渡句。(2分)。 5.本文的论证结构特点是总分总式(1分),即首先开门见山提出论点,然后围绕论点逐层运用材料证明论点,最后归纳出结论(2分)。 【解析】 1.论点的要求应满足三点:作者的观点、明确的判断、完整的句子。学会在文章中找出和概括符合观点的句子。 2.学会在文章中找出照应的内容,又要学会概括内容的能力。 3.了解设问句式的特点,明确设问在议论文中的作用。 4.从结构角度,过渡(承上启下)来分析和作答。 5.了解议论文中论据的类型以及论据证明论点的作用,分析时,结合具体语境来阐述论据所起的具体作用。能准确表述议论文的论证结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比较阅读下边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10分)

[甲]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乙]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2分)

(1)肉食者:(   ) (2)战长勺:(   )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故克三里

B.何天下之所顺

C.大王惠弗敢

D.小未孚必以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4.甲文记载了庄公与曹刿的对话,最终庄公在曹刿的启发下认识到要想打胜仗只能依靠    ,     ,   。”的做法。这种做法所体现的思想恰好与乙文中强调的战争三要素之一“        ”思想是一致的。(2分)

5.两篇文章都不约而同的体现了“民贵君轻”的思想,请写一句能体现这一思想的诗文。(2分)

 

查看答案

阅读《渡荆门送别》,完成小题。(4分)

渡荆门送别

李 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哪里?(2分)

2.“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写出了什么样的景象?(2分)

 

查看答案

省教育厅在全省推行“大家唱,大家跳”活动后,许多学校积极响应并认真落实。但仍有学生因怕耽误学习而不愿意参加,你如何邀请小强参加这项活动?(2分)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8分)

1.            ?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观书有感》)

2.长风破浪会有时,            。(李白《行路难》)

3.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4.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            ”乎。(范仲淹《岳阳楼记》)

5.《己亥杂诗》中表现诗人虽辞官,但仍关心国家前途命运的诗句是“                           ”。

6.情怀是什么?情怀是范仲淹“浊酒一杯家万里,              ”对成就功名的向往;情怀是东坡居士胸中“但愿人长久,           ”的豪放旷达。

 

查看答案

古典名著《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读下面故事片段,完成问题。

“咄!你是个破落户!若只和俺硬到底,洒家倒饶了你!你如今对俺讨饶,洒家偏不饶你!”又只一拳,太阳上正着,却似做了一个全堂水陆的道场,磬儿、钹儿、铙儿一齐响。他再看时,只见郑屠挺在地上,口里只有出的气,没了入的气,动掸不得。

本故事片段出自故事《                    》,它有力地表现了鲁达侠肝义胆、疾恶如仇而又          的性格 。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