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说明文《神秘的运动常数》,完成小题。 神秘的运动常数 ①鸟儿在空中飞翔时,翅...

阅读说明文《神秘的运动常数》,完成小题。

神秘的运动常数

①鸟儿在空中飞翔时,翅膀每分钟拍几次?每次幅度有多大?鱼儿在水里游动时,尾巴每分钟摆几回?每回幅度又是多少?这些问题看上去似乎没什么意义,难道空中的飞鸟和水里的游鱼不是完全自由的吗?它们的运动不是完全无拘无束的吗?

  ②答案真是出乎我们的意料。看上去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它们的运动似乎恰恰遵循着严格的规律。科学家们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验,发现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过程中存在着一个神秘的常数,那就是它们的翅膀和尾巴的振动频率、振幅以及运动速度三者之间的关系———振动频率乘以振幅再除以运动速度,计算得到的数值总是落在0.2-0.4之间。

  ③比如,世界上最小的鸟类———蜂鸟,其双翅展开仅有10厘米左右,飞翔时振幅大约是20厘米。蜂鸟的飞行速度非常快,大约能达到50米/秒。而科学家们以往观察到的蜂鸟飞行时双翅震动频率在50—70赫兹之间,根据上述公式计算出来的蜂鸟的运动常数就落在0.2-0.4之间。

④与蜂鸟形体相差悬殊的海豚也是科学家们观察的一个对象。成年海豚的体长一般在3米左右,在大海里游动时,海豚尾巴摆动的振幅大约是1米,频率每分钟30次左右,游泳速度是每小时100公里。根据公式计算出来的海豚的运动常数是0.3,也落在0.2-0.4之间。

⑤这不仅仅是巧合,研究者们做了大量的试验,发现几乎所有的飞行动物和游水动物的运动机制中都存在这个神秘的常数。事实上,只有当这一运动常数的值处于0.2-0.4之间,动物们才能达到最佳的运动状态。

  ⑥虽然目前科学家们还不清楚为什么会存在这个运动常数,它的值又为什么恰恰落在0.2-0.4之间,但这一神奇常数似乎像物理学中著名的光速不变原理那样放之四海而皆准,也像光速一样神秘。它能够帮助生物学家们根据动物化石的身体构造,判断出那些早已灭绝了的动物曾经具有怎样的运动速度。甚至,不能排除,这一常数很可能对外星生物也同样适用。很多科学家都表示:“如果在其它星球上真的存在游水生物或飞行生物的话,我们相信,它们的运动也遵循着同样的规律。”

  ⑦此外,这一常数还能够帮助军方研制出各种高性能的飞行器。比如说,一个翼长15厘米、翼振振幅为10厘米的机械间谍如果要做有效飞行的话,其最佳翼振频率应该是30次/秒左右。目前美国军方已经着手研制类似于飞鸟的有翼飞行器,在配备上微型摄像机之后,这样的机械鸟将可能渗入敌方的任何机密要塞进行刺探。当然,它们最感兴趣的还是能够研制出体积更小,无孔不入的机械昆虫,相信这一天的到来也为时不晚。

1.读完全文,说说“神秘的运动常数”指的是什么?(2分)

2.文章第3段、4段使用的说明方法有哪些?作用是什么?(3分)

3.第⑥段中划线的 “很可能”能不能去掉?为什么?(3分)

4.生物的“运动常数”在目前的科学研究中,具有怎样的用途?(3分)

5.随着人类对生物系统的结构、功能等研究的不断深入,仿生学在改进工程技术系统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请结合日常获取的信息再举一个仿生学的例子。(2分)

 

1.振动频率乘以振幅再除以运动速度,计算得到的数值总是在0.2~0.4之间。(2分) 2.举例子、列数字(1分);具体准确的说明了飞行动物的运动遵循着严格的规律。(或具体准确的说明了飞行动物的运动常数是在0.2-0.4之间。)(2分) 3.不能(1分)。“很可能”表示可能性很大,说明这一常数对外星生物同样适用的可能性很大,但还有极少数外星生物可能不适用。如果去掉就太绝对了,与事实不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分) 4.它能够帮助生物学家们根据动物化石的身体构造判断出那些早已灭绝了的动物曾经具有怎样的运动速度;用于研究外星可能存在的游水生物和飞行生物;帮助军方研制各种高性能的飞行器。(一个要点1分) 5.略(2分) 【解析】 1.从原文中找出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要求意思正确,文句通顺。 2.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并理解每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具体回答。 3.说明文的语言讲究准确严密而又不乏生动。作答时,先要陈述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再否定其去掉或换用的不准确性。学会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具体的分析与说明。 4.阅读文本,学会用原文的内容来理解问题,做题时,学会从原文中找出相应答案。 5.学生答案言之有理、有一定合理性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小说《一个天性笨拙者的胜利》,完成小题。

一个天性笨拙者的胜利

我天性笨拙,这一点在我大学毕业时我的导师威尔先生对我早有评价,他说我是一个勤奋的人。威尔先生最欣赏的一句话就是“勤能补拙”。他评价一个人勤奋往往就暗示了这个人的一种补偿。我相信我就是得到上帝这种补偿最多的人。

就在大学毕业这一年,我接受威尔先生的推荐到安东律师事务所应试。这是伦敦最著名的一家律师事务所,许多著名的律师都是在这家事务所里接受起初的训练而走上成功之路的。这里的工作以严格、准确和讲求效率而著称。

临出门前,母亲很正式地告诫我要学得聪明些,不要呆头呆脑让人看作是个傻瓜。母亲申明这也是父亲的想法。这么多年来,我第一次发现父亲对母亲的话投以赞同的微笑和点头。平日他们总要为哪怕一个词的细微差别辩论上半天。我吻了吻母亲的前额,轻声说:“我会做好的,请放心吧。”心里还是一片茫然:怎样做才算聪明呢?

来应试的人很多,他们个个看起来都很精明。我努力让自己面带微笑,用眼睛去捕捉监考人员的眼神。无疑,给他们留下机灵的印象,对我的录用会大有帮助。但这一切都毫无用处,他们个个表情严肃,忙着把一大堆资料分发给我们,甚至不多说一句话。

分给我们的资料是很多庞杂的原始记录和相关案例及法规,要求我们在适当的时间里整理出一份尽可能详尽的案情报告,其中包括对原始记录的分析,对相关案例的有效引证,以及对相关法规的解释和运用。这是一种很枯燥的工作,需要耐心和细致。威尔先生曾经为我们详细讲解过从事这种工作所需的规则,并且指出,这种工作是一个优秀律师必须出色完成的。

我周围的人看起来都很自信,他们很快就投入到起草报告的工作中去了;我却在翻阅这些材料时陷了进去。在我看来,原始记录一片混乱,并且与某些案例和法规毫无关联,需要我首先把它们一一甄别,然后才能正式起草报告。时间在一分钟一分钟地流逝,我的工作进展得十分缓慢,我不知道要求中所说的“适当的时间”到底指一个小时还是两个小时。我发现如果让我完成报告可能至少需要一个紧张的晚上。可是周围已有人完成报告交卷了,他们与监考人员轻声的交谈。越多的人交卷了,他们聚集在门外,等待所有的人都完成考试后听取事务所方面关于下一步考试的安排,当时我也认为安东事务所的考试不会只有这一项。他们一起议论考试的嗡嗡声促使屋子里剩下的人都加快了速度。只有我,脑子里一遍又一遍地想着母亲的忠告:要学得聪明些。可我怎么才能聪明些?我干不下去了。

终于,屋子里只剩下我一个人在面对着只完成了三分之一的报告发呆。一个秃顶男人走进来,拿起我的报告看了一会儿,然后告诉我:你可以把材料抱回家去完成。

安东事务所的考试只有这一项,这一点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母亲对我通宵工作没有表示过分的惊讶,她可能认为我肯定会接受她的忠告。我赶了一个通宵完成了报告,并在第二天送到事务所去。

事务所里一片忙碌。秃顶男人接待了我,他自我介绍说是尼克·安东事务所的主持人。他仔细翻阅了我的报告,然后又询问了我的身体状况和家庭情况。这段时间里,我窘迫得不知所措。最后,秃顶男人说:“祝贺你,年轻人,你是惟一被录取的人,我们不需要聪明的提纲,我们要的是尽可能详细的报告。”

我兴奋得快晕倒了,我想回家去告诉母亲,我成功了,但我并没有学会聪明。

1.请用简洁语言概括本文故事的主要内容。(2分)

2.“我”的导师威尔先生评价“我”“是一个勤奋的人”,真正的含义是什么?(2分)

3.录取考试中,作者描写其他应试人的用意是什么?(3分)

4.请谈谈标题“一个天性笨拙者的胜利”的作用。(3分)

5.“我”最后一个完成报告,并且在主持人的面试下,“我”表现得非常不佳,但“我”却成为“惟一被录取的人”,原因是什么?你从中有什么启发?(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 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乙]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意思。(2分)

(1)其奇者:(   ) (2)乘御风:(   )

2.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山川美春冬

B.引凄异美池桑竹之

C.哀转久避秦时乱来此

D.未复有能与奇者 如土石何

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实是欲界之仙都。

4.甲乙两文都抓住了景物特点写出了山川之美,宛如一幅幅清幽秀丽的山水画,在两文中作者都不约而同的用不同的方式表现了山的  特点和水的  特点。(2分)

5.两文都写山水的秀丽,请你体会在文中作者所蕴含的感情有何不同之处?(2分)

 

查看答案

阅读古诗《渡荆门送别》,完成小题。

渡荆门送别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全诗叙写了  ,其中颈联写景分别写了夜间和   时的景色,意境之美,令人击节赞叹。(2分)

2.请说说你对“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的理解。(2分)

 

查看答案

在炮火连天的战争时代里,每个人都希望世界是和平的,人与人之间是友爱的。每一个热爱生活的人都想说:“我爱和平,不要战争!”在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之际,九年级(1)班将开展一次以“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准备工作。

1.【抒写心语】请你拟写一条简洁优美的主题语。(2分)

2.【走近卫士】活动中同学们自主搜集材料,创办了《世界何时铸剑为犁》专刊,他们设计了这样一些栏目。如【栏目一】:战斗中的英雄。请你为这一栏目搜集一个材料填在下面的横线上,并简述英雄的事迹。(2分)

3.【理解和平】中国雕塑家遥远创作的世界和平女神像坐落在诺曼底登陆战场遗址。世界和平女神像高10米,重16吨,用不锈钢制作。她那舞动绸带的双臂一前一后的舒展着,高举的左手上一只和平鸽展翅欲飞。在微风中展开的飘带与女神的双臂连为一体,远远望去,好似中国的“中”字、和平的“平”字,又像英文单词WORLD(世界)的第一个字母“W”和VICTORY(胜利)的第一个字母“V”。从摘文中推断“世界和平女神像”造型有何意蕴。(不超过20字)(2分)

4.【感悟和平】阅读材料谈谈认识。

材料一:2012年4月22日,“海上联合-2012”中俄海上联合军事演习在青岛正式拉开帷幕。俄罗斯海军副参谋长、俄方总导演苏哈诺夫海军少将和中国海军副司令员、中方总导演丁一平海军中将担任双方联合军演总导演。8时12分,俄罗斯海军副参谋长、俄方总导演苏哈诺夫宣布中俄海上联合军事演习正式开始;海军副司令员、中方总导演丁一平下达了演练任务。

材料二:2009年爆发了巴以战争。在战争中,加沙北部卡马勒奥德曼医院的工作人员称,以军空袭击中了加沙北部杰巴利耶难民营附近的一座房屋,造成2名儿童死亡。巴急救部门负责人哈撒内当天晚间公布的数据显示,当天共有约30名巴勒斯坦人死亡。以军军事行动开始以来造成的巴方死亡人数已达950人,约4300人受伤。

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感悟?要求观点明确,阐述思路清晰,突出一点即可。(2分)

 

查看答案

临近中考,小华每天都很用功,虽然成绩有所进步,但他总是担心考试出现万一的情况,所以一直忧心忡忡。你是他的同学,你会怎样劝说他呢?(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