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仿照前边的句式,再续写一句构成一组排比句。(2分)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而不在于索取。如果你是一棵大树,就要为大地撒下一片绿阴;如果你是一朵鲜花,就要为世界奉上一缕馨香; ,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
|
A.为了铁路早日通车,工程技术人员处心积虑地克服了许多困难。 |
|
B.五月的襄阳公园,姹紫嫣红,一片绚丽的景象。 |
|
C.登高远眺,青山如屏,绿水如带,令人心旷神怡。 |
|
D.节日的老河口张灯结彩,大街上车辆行人川流不息。 |
给下列句中划线字注音。(2分)
无数寂静的夜晚,微风徐来,树叶轻轻颤动,仿佛优美的摇篮曲。这样的时刻,漫步树影婆娑()的小路,神清气爽,思绪万千……或者聆听夜莺的歌唱,让微风从眉宇间缓缓吹过,惬()意无比。
阅读下面的文言语段,完成小题。(15分)
曹刿论战
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选自《春秋左传注》)
1.对下面语句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又何间焉间:参与 |
|
B.肉食者鄙鄙:卑鄙 |
|
C.弗敢专也专:独享,专有 |
|
D.既克,公问其故克:战胜 |
2.下面语句中划线的“于”与例句中的划线的“于”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战于长勺
|
A.皆朝于齐 |
|
B.彼其忠实心诚信于士大夫也 |
|
C.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
3.下面对此文的主要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曹刿听说齐国攻打鲁国主动请见庄公,反映了他强烈的责任感和他独具远谋的气度和自信。 |
|
B.曹刿与庄公关于作战条件的对话反映出曹刿的军事思想:只要取信于民就一定能战胜敌人。 |
|
C.曹刿“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的行为表现出他富有作战经验的一面:重实地考察的谨慎稳重。 |
|
D.曹刿在战后对敌我双方的分析,清晰地展现了他以弱敌强必须抓准战机、详察敌情的战略思想。 |
4.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每小题3分)
(1)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2)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小题。(共9分,每小题3分)
卧思:最好的思考方式
从事脑力劳动的人都有这样的切身体会:白天百思不得其解的问题,到了晚上卧而不眠闭目而思时,往往灵机一动,迎刃而解。美国长岛大学贝格尔博士的研究结果表明,人的思考质量与思考时的身体姿势密切相关。人在平卧时思路最为广阔,推理最为清晰,思维最为活跃,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也特别强。因此,卧思是最好的思考方式。
人的思维可分为3种类型:睁眼思维、梦思维和临界思维(卧思)。它们的工作原理是一致的,即通过人脑中大量神经细胞的纵横相接,形成广泛的信息联系,控制人们的思维、语言、记忆等种种行为,形成每一个人“独一无二”的思考,由此创建了人类社会的文明。但3种思维方式又有着显著的不同。睁眼思维虽然是主要的思维形式,但由于受到诸如声音、光线、气味等多种因素的干扰,往往达不到应有的深度。梦思维正如弗洛伊德所说,它是通往无意识境界的捷径,多呈现随机性,有时还近乎荒唐。而临界思维,即卧思,处在睁眼思维和梦思维的临界状态,游历于现实与理想之间,为敏感而又活跃的思维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使神秘莫测的人脑真正成了精神之府、智慧之库。
卧思可以排除外界事物对人脑的综合干扰。脑研究专家指出,人脑每10秒钟可接受1000万个信息,其中400万个来自视觉,500万个来自皮肤,100万个来自听觉、嗅觉和味觉。在万籁俱寂的夜晚,大脑接受信息的渠道变少,精力异常集中,便于挖掘思维的潜力。
卧思保证了大脑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美国新墨西哥州大学的研究人员发现,大脑需要大量的营养物质,大脑耗氧量占全身供氧量的20%,耗糖量占全身的25%。这两者是维持大脑功能的能量来源,是进行思维的基本动力。有报告认为,静卧时脑血流量有增加的趋势,这时的大脑血液供应充足,营养充分,精神状态最佳,为思维活动提供了最佳的物质基础。
卧思也有利于开发潜意识。科学家的研究证实,神经细胞之间的信号传递有两种形式,一是快信息传导,另一种是慢信息传导。前者即所谓的“快突触传递”,特点是快,在1毫秒内完成信息的传递;后者被称之为“慢突触传递”,特点是慢,形成的思维可以持续几分钟至几小时。卧思时绝大多数脑细胞的电活动同步:同时放电,同时停止放电,快、慢信息传导都处于最佳状态。人所共知,正常的脑电活动是思维过程所必需的,而大多数细胞的共同运作可促使大脑的内在潜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提高思维的深度。
值得注意的是,卧思的灵感常常出现在片刻之间,所以需要尽快笔录,否则灵感将会失之交臂。恩格斯曾经说过:“思维是地球上最美丽的花朵。”人的一生有近1/3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把握卧思这一思维机遇,可以为社会作出更多贡献。
(文/杨世诚,有删改。)
1.作者认为卧思是最好的思考方式,有三个方面的原因,下面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卧思可以排除外界事物对人脑的综合干扰。 |
|
B.卧思保证了大脑能够获得充足的营养。 |
|
C.卧思有利于开发潜意识。 |
|
D.卧思能帮助人获得灵感。 |
2.下面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卧思为敏感而又活跃的思维活动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它随机性极强,是主要的思维形式。 |
|
B.卧思状态下,大脑接受信息的渠道变少,精力容易集中,思维更为活跃,分析能力和综合能力也会增强。 |
|
C.静卧的姿态能使大脑血液供应充足,营养充分,为思维活动提供了最佳的物质基础,所以卧思效果很好。 |
|
D.卧思时绝大多数脑细胞的电活动同步,快、慢信息传导都处于最佳状态,可促使大脑的内在潜能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 |
3.关于作者介绍“卧思”的目的,下面的说法准确的一项是
|
A.让读者了解“卧思”这种思维方式的运用。 |
|
B.让读者了解“卧思”并抓住“卧思”机遇有所创造。 |
|
C.让读者了解“卧思”与其他思维方式的不同。 |
|
D.让读者了解“卧思”包含的科学原理。 |
将下面语句按照正确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蜂胶对蜂窝内的病菌、霉菌都有较强的抑制和杀灭作用,对正常细胞没有毒副作用。
②科学家发现,原来在群蜂中有一种叫蜂胶的物质。
③它是蜜蜂清洁环境,杀灭病菌,保证蜜蜂健康的“良药”。
④蜜蜂群居于蜂箱或树洞中,空间狭小、阴暗,数万只蜜蜂挤在一起,蜂窝内的温度和湿度等条件又适宜微生物的生长,但在蜂窝内储存的花粉、蜂蜜等食物都不会腐败变质。
⑤这是什么原因呢?
|
A.④⑤②①③ |
|
B.②③⑤④① |
|
C.①③②⑤④ |
|
D.③①④⑤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