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4分) 应 聘 李桂芳 母亲陪着儿子来人才市场应...

阅读下文,根据要求回答问题。(14分)

应   聘

李桂芳

母亲陪着儿子来人才市场应聘。看那儿人山人海的,母亲就有了许多焦虑。无论如何她得帮儿子找到工作。

儿子大学毕业后,已经在家待了半年。他的同学陆陆续续找到了称心如意的工作,可儿子老是不慌不忙的,说工作迟早会有的。为这,母亲真有些生气了,所以今天非得亲自陪着儿子来应聘不可。

终于看中了一份待遇不错的推销工作,儿子的条件也挺适合的。母亲便努力地挤进密密匝匝的人群里去,好不容易帮儿子要到了一张应聘报名表。儿子接过表格,三两下就填完了。母亲接过一看,字迹很是潦草,就生气地说,你怎么这样,不能把字写好点儿吗?儿子不耐烦地说,我就那水平。

母亲无奈地再次挤到了前台,又要了一张表格。看看拥挤的人流,害怕挤出去难以再挤进来交表,便靠着工作台,拿笔填起来。母亲的字写得很漂亮,她的书法作品曾在中学时得过奖。一个工作人员见她正专心地填表,凑过来,看了看说,不是你应聘吧?母亲被身后的人流推得歪来倒去的,好不容易站稳了,连忙说,不是的,我是给我儿子填的。那人说,你儿子本人呢?母亲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说,他力气小,挤不进来。工作人员看了母亲写的字说,你的字写得不错嘛。母亲赶紧说,我儿子写得还要好呢。

因为表格交在前面,不多时就叫到了儿子的名字,母亲赶紧大着嗓门儿朝后面叫儿子的名字。儿子好半天才挤到前面,边挤边抱怨说,让你别忙,你忙什么呀?母亲朝他使使眼色,把他拉到工作人员面前。

儿子被叫到另外一间小屋进行面试,母亲赶忙跟了进去。工作人员问儿子,你为什么要来应聘这份工作?刚才还和母亲顶嘴的儿子,此时突然紧张起来,好半天才挤出一句话说,我需要找份工作。母亲赶忙帮他圆场说,我儿子从小就伶牙俐齿的,这会儿是紧张了点儿。他适合做这个推销工作的。你别看这孩子长得瘦,很能吃苦的。小时候吧,家里的一切家务活儿他都承包了,街坊四邻一个劲儿夸他能干呢。

工作人员又问了一个问题,你觉得做推销工作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儿子想了半天,大冷的天,额上冷汗直冒,半天才张嘴说,我觉得只要能吃苦就行。母亲嗔怪地看了儿子一眼,连忙接过他的话头说,这孩子,刚才在路上还给我说得头头是道呢,这会儿就忘了?母亲对工作人员说,搞推销,一直是我儿子的梦想,所以,一直以来他都有意识地在培养这方面的能力。他平时就跟我说,推销人员应该有以下素质:一是有一副好口才,能为产品做详细生动的口头广告;二是有吃苦精神,能走街串巷,不怕麻烦地上门服务;三是有良好的交际能力,能和各色各样的人打交道,广泛地推销产品……母亲一口气说了十点,毫不停歇,好多竟是工作人员从没听过的有价值的新观点。

听完母亲的介绍,在场的人都面露微笑。母亲一看他们的微笑,心里就跟喝了蜜似的甜。她知道儿子的工作终于有希望了,于是欢天喜地地领着儿子回家等候通知。

三天后,母亲终于等来了那家公司的电话,她非常高兴,儿子也十分兴奋。然而,听过电话,母亲却呆了…… 

(选自《中国小小说精选》,有删改)

1.文中的母亲在应聘中帮儿子做了哪几件事?请简要概括。(4分)

2.结合上下文,体味下列句中划线词的表达效果。(4分)

⑴儿子好半天才挤到前面,边挤边抱怨说……

⑵母亲嗔怪地看了儿子一眼,连忙接过他的话头……

3.文中应聘的结果可能有以下三种,选择你认为最有可能出现的一种,并说说理由。

A.被录取的是母亲 B.儿子没被录取 C.儿子和母亲都被录取了

4.你对“母亲陪儿子去应聘”这种现象有什么看法?请结合内容阐述理由。(3分)

 

1.①两次替儿子领取表格②替儿子填写表格③替儿子打圆场④陪儿子面试⑤替儿子回答问题 (4分,每点1分,答出四点即可,语言简洁,意思符合即可) 2.⑴“抱怨”一词形象地写出了儿子对当时拥挤在人群中、母亲大声叫他感到不满的心理。 (2分,意思符合即可) ⑵ “嗔怪”一词形象地写出了母亲觉得儿子回答不恰当,想提醒儿子在工作人员面前不要乱说,以免给人留下不好印象的心理。(2分,意思符合即可) 3.选择A项,理由可以从文中母亲表现出来的超常能力着手,也可以从既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的写法着手。选择B项,理由可以从母亲的心理落差着手。(3分, 选择A项得1分,理由2分;选择B项得1分,理由1分;选择C项,能自圆其说得1分) 4.可从家庭教育、子女成长等多个角度提出看法,阐述理由。例:我认为这种现象揭示了家庭教育等问题。母亲为儿子包办一切,导致儿子缺乏主动性和责任心。(3分,观点1分,理由阐述2分,意思符合即可) 【解析】 1.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求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事件的内容。 2.语言赏析主要从词语运用和修辞两个角度去鉴赏如:先说出词语的含义,再答出表达效果。学会结合语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只要内容设计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4.只要观点正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某媒体在网上就“看病贵”这一社会热点问题设计了下面两项调查。请你结合调查表两组数据的主要信息,写出你发现的问题。(4分)

A、您身体不舒服时有前往医院就诊的打算吗?

有,马上去

可能会去

不打算去

24%

29%

47%

 

药品价格

医院服务态度

滥开检查项目,滥开药品

办理手续是否简便

41%

16%

29%

14%

1.我发现的问题是:                                         

                                                           (2分)

2.针对你自己发现的问题,请你给我们的医疗卫生部门提出相应的建议,力求改善百姓看病贵、看病难的现状。(2分)

 

查看答案

古诗词默写填空。(4分,每小题1分)

1.抽刀断水水更流,                   

2.              ,愁云惨淡万里凝。

3.《望岳》中描写泰山神奇秀丽、巍峨高大的诗句是:                           

4.白居易的<<观刈麦>>中,从矛盾心理描写天气酷热和劳作艰辛的诗句是

                          

 

查看答案

下列各项对消息内容的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楚天金报讯(记者朱媛媛 通讯员鲁瑜  2012年5月13日)我省2012年度公务员笔试阅卷正紧张进行。笔试成绩是否公平、公正?这是考生最关心的话题。昨日,省人事考试院举行开放日活动,部分省人大代表、省政协委员、考生及家长代表和新闻媒体受邀参观。据了解,这在我省尚属首次。不少参观代表称:“通过观摩,让人感觉神秘的阅卷工作平民化、透明化、公开化了。”据悉,公务员阅卷现场开放将常态化,以后每年都要进行。

阅卷现场在武昌八一路军培大厦内。记者看到,阅卷室外,有武警24小时站岗值勤,阅卷室内102名专家每人一台电脑,正专心致志地评阅着考生的《申论》答题卡。门口处有一个小仪器,阅卷专家每次都要按指纹核对身份后才能进入阅卷室。而且,阅卷现场有实时监控,阅卷专家的一举一动,通过监测屏幕都能看到。

据介绍,为保证阅卷场所的安全,阅卷室的钥匙为指定的3人分别掌管,必须同进同出,而且只能是阅卷专家才能进行。由于是网络阅卷,有专人负责存有扫描图像和阅卷数据的服务器和密钥,两人以上到场才能开启、使用。此外,阅卷产生的数据每半天备份一次。

今年继续采用独立的网上阅卷系统。本次公务员笔试共有86910人参考。考试结束后,考试部门把所有的270960张答题卡进行扫描,屏蔽考生的个人信息,按题目进行切割,然后由计算机将分割后的答题卡随机分发给各组的阅卷专家,每组阅卷专家只能批阅一道题。

……

记者了解到,考生最终成绩中,面试成绩所占比例较大。因此,有考生代表担心,面试时主观因素较多,是否也能做到公平、公正?对此,省考试院负责人介绍,面试前考官、考生会双抽签,因此谁是考官是随机的,并不固定。而且,面试仍将进行电视现场直播,当场亮分,考生不必担心。

A.公务员考试笔试成绩是否公平、公正?这是考生最关心的话题。

B.我省公务员笔试阅卷首度开放。

C.我省公务员考试继续采用独立的网上阅卷。

D.我省公务员面试将进行电视现场直播。

 

查看答案

下列对有关名著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水浒传》这样写道,“忠义堂前绣字红旗后面:一书‘山东呼保义’,一书‘河北玉麒麟’”。其中“山东呼保义”指宋江,“河北玉麒麟”指卢俊义。

B.《西游记》中,唐僧先后在五行山收了孙悟空,鹰愁涧收了白龙马,高老庄收了猪八戒,流沙河收了沙和尚。师徒历尽磨难,取得真经。

C.《老人与海》是美国作家海明威创作的著名小说。小说描写了一个老渔夫与鲨鱼搏斗的故事。 “一个人可以被打败,但不能给毁灭”这一饱含人生哲理的名言,流传广泛持久,它充分展现了海明威作品的语言风格。

D.《格列佛游记》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作家江奈生·斯威夫特的作品,作者用丰富的讽刺手法和虚构幻想的离奇情节,深刻地剖析了当时英国社会现实。

 

查看答案

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为了防止地球环境不恶化,我们应站在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

B.随着农家乐的兴起和快速发展,使十堰市周边县市乡村旅游已逐步上升到一个产业化阶

段。

C.学生能够熟练而规范地书写正楷字,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语文课程标准》对汉字书写

的要求。

D.同学们写作文,要细心观察各种事物、各种现象,要有真情实感,切记不要胡编乱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