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然后答题。 躺在母亲身边 母亲病了,躺在床上,我就坐在母亲的床边...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然后答题。

躺在母亲身边

母亲病了,躺在床上,我就坐在母亲的床边玩电脑。

有时母亲睡着了,但更多的时候她醒着。她醒着,除了起床到阳台上稍微活动一下外,就只好睁着眼躺在床上。母亲大多数时候是悄无声息地躺在床上的,但有时候她也会试探着想跟我说话,说她又觉得哪个地方不太舒服了,说她又做了一个可怕的梦了,说她年轻时有多么健康,一个人能干多少活了。这时我总是很不耐烦,眼睛半寸也不离开屏幕地说:“你想点别的事行不行?怎么总想自己的病?”每当这时,母亲就不再说话,但过一会儿,她又开始不自觉地说了。于是,又会惹出我的一顿埋怨。

又一次,母亲突然探过身来凑近电脑说: “你一直在电脑上干什么?不累吗?”

“聊天。”我不耐烦地说。

“聊天?跟谁聊啊?”母亲又问。

“一个外地的,不认识。”

“不认识?”母亲好像很不是解,“那说什么呀?”

“反正也无卿,随便说什么也行。”我说。

“哦。”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又像很累似的长叹一口气,重新躺回到床上。

(10)我又聊一会儿,无意中转头看看母亲,她正睁着眼看着天花板出神。

(11) 我心里突然一动。

(12) 我名义上是在这里陪伴母亲,可除了能为她做点饭倒杯水外,还做了什么?

(13) 母亲是生我的时候落下了病根,多年来一直倍受疾病的折磨,近年又添上了许多老年病。也许因为母亲常年生病,她自己不在乎了,我们也习以为常了,有时周末回家,也很少想着要主动帮她干点什么,总是她一个人里里外外地干这干那。

我关掉电脑,给母亲倒上一杯水。还没等我说什么,母亲却说:“看电脑累眼睛吧,快躺下闭着眼歇一歇。”

我答应着,拉一床被子就躺在母亲身边,母亲却又把她的一件羽绒服往我的被子上压,说:“暖气停了,盖一床被子睡着了会冷。”

我说:“我不睡。妈,你给我说说你以前的事,我看看能不能写篇文章。”

母亲惊喜得一时不知该说什么。我静静地躺着,耐心地等着她说。

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觉啊——暖暖的。

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

1.请结合语境,分析下列句子中划线短语运用的妙处。(3分)

(1)母亲若有所思地看了一会儿,又像很累似的长叹一口气,重新躺回到床上。                                                                            

(2)突然觉得,原来躺在母亲身边,就是这样的感搅——暖暖的。                                                                            

2.阅读第②段画线的句子,说说其在语言表达上的特点及作用。(3分)                                                                            

3.文章运用了大量的笔墨描写人物对话,试分析文章是如何运用语言描写刻画“母亲”这一人物形象的?(3分)                                                                             

4.第(10)——(13)段运用了哪种叙述方法(叙述顺序)?试分析这两段在文中的作用。(3分)                                                                             

5.结尾“我却已经遗忘多年了”这句话该如何理解?(3分)                                                                             

6.从小我们听着“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的故事入睡;伴着《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声、《游子吟》的吟诵声长大。母亲,一个人世间最亲切的名字。她们用甘甜的乳汁滋养着子女成长,她们将生命热血全部奉献给她的孩子。如果,“中国母亲”这个伟大的群体能获得央视“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特别奖,请你为她们写一段颁奖词(不超过50字)。(3分)

“中国母亲”颁奖词:                                              

 

1.(1)“像很累似的”写母亲对“我”只顾在电脑上与陌生人聊天的不解和无奈。运用神态描写刻画了母亲孤寂、沉重的内心世界。(2)“暖暖的”形象地写出了“我”躺在母亲身边的惬意之感。通过触觉之感含蓄隽永地表达出“我”多年后重新体验到亲情时的幸福感受。 2.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母亲生病时因身体不适需要人来照顾,以及多日卧床而倍感孤寂无聊,渴望与“我”说会儿话、解解闷的心理。 3.文中有两处“我”与母亲的对话描写。第一处母亲询问我“干什么”时,从“我”回答时的“不耐烦”和母亲说话时的神态中,刻画出母亲内心的孤寂。从母亲问我“不累吗”和第二处让我“闭着眼歇一歇”则反映出母亲对“我”无微不至的关爱。文章通过语言描写,塑造了一位疾病缠身、内心孤寂却一心担心孩子“累”坏身体的慈母形象。 4.插叙  补充交代了母亲生病的原因及母亲生病时仍常年一个人忙里忙外、默默承受疾病折磨,最后积劳成疾却又遭受家人抱怨的事实。这样写使母亲的形象更加鲜明,文章内容更加充实,中心也更为突出。 5.在忙碌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常常沉迷于虚拟的网络世界里,忘记了对身边亲人的关爱。文章的结尾发出对人间真情的呼唤,升华了文章的主旨,读后发人深思。(紧扣文章主题,意对即可。) 6.略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加点词语妙处的能力。根据人物的心理感受来分析加点词语的妙处即可。 2.本题考查学生鉴赏句子的能力。先分析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再分析运用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作者的情感)即可。 3.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1---9,13小节以后,这两个对话的片段来分析即可。 4.本题考查叙事方法以及作用的能力。本片段主要是“插叙”,作用:(1)补充交代一些内容,是文章的内容更加的丰富。(2)衬托母亲的人物形象。 5.本题考查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紧扣住“亲情”这一主题来谈理解即可。 6.本题考查写颁奖词的能力。所写的颁奖词:语言高度概括、简洁凝练,文笔优美,饱含深情,饱含深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读下面的新闻材料回答后面的问题:(5分)

本报讯 今日是全国防灾减灾日,本周也是全省首个防震减灾宣传周。昨日上午,市实验小学等11所学校同时举行防震避震疏散演练,共2万多师生参加演练。此次演练规模创全省校园演练之最。省地震局副局长黄社珍、副市长成佳刚出席活动。当日,城区200个社区也开展了防震减灾科普知识进社区活动。

成佳刚要求,各个学校要经常性组织师生开展地震疏散演练,将地震安全教育纳入教学大纲;医院、商场、宾馆等人员密集场所,也要开展疏散演练。全市要扎实开展防震减灾知识宣传,深入推进宣传教育、知识普及和演练活动进学校、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形成防震减灾宣传教育全民化、制度化、常态化。(选自《十堰日报》2012.5.12)

1.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一则新闻事实(不超过20个字) (2分)

2.地震发生前总会有一些异常现象发生(地震预兆),你知道现象可以作为地震预兆呢?至少写两个。(1分)

3.谈谈你对新闻事实中这一举措的看法和理解? (2分)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仿写句子。(2分)

每个人都渴望得到别人的欣赏,同样,也应该学会欣赏别人。欣赏是一缕春风,染绿荒芜的山岗;                        欣赏是一汪甘泉,浇灌枯竭的希望。

 

查看答案

诗文填空(4分)

1.何当共剪西窗烛,                       。(李商隐《夜雨寄北》)

2.                 ,听取蛙声一片。(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3.苟全性命于乱世,               。(诸葛亮《出师表》)

4.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两句,以景写情,含不尽之意语言外,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                    ,                    ”亦瑧此妙。

 

查看答案

给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而湛江的天空依然湛蓝,海滩依然迷人,红嘴鸥依然栖息在船头,

②发展经济固然非常重要,保护环境更是刻不容缓。

③那个时候,我们才真正为家乡的美丽而微笑,为湛江的发展而自豪!

④要是机器轰鸣了,高炉烧红了,码头繁忙了。

⑤许多人为钢铁、石化、造纸等大型工业项目入驻湛江而兴奋,认为湛江迎来了繁荣大发展时代的时候,我却陷入了深思。

A.③⑤④②①

B.④⑤②①③

C.⑤②④①③

D.②④①③⑤

 

查看答案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蒲松龄,清代小说家。他的代表作《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优秀的文言短篇小说集。

B.格列佛是英国作家笛福的作品《格列佛游记》里的主人公,他热衷于航海,性格坚毅。他在小人国、大人国历险多年,吃尽千辛万苦,终于得到了可观的财富。

C.《春》《绿》《背影》都是朱自清所写的散文,前两篇情景交融,抒发的是对“春”与“绿”的赞美之情;后一篇通过叙写父亲的背影,抒写了浓浓的父子深情。

D.《我的叔叔于勒》中的克拉丽丝、《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都和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一样具有“变色龙”的特点。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