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①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也。太祖平荆州,以芝为菅长...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①司马芝字子华,河内温人也。太祖平荆州,以芝为菅长。迁广平令。征虏将军刘勋,贵宠骄豪,又芝故郡将,宾客子弟在界数犯法。勋与芝书,不著姓名,而多所属托。芝不报其书,一皆如法。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迁大理正。有盗官练置都厕上者,吏疑女工,收以付狱。芝曰:“夫刑罪之失,失在苛暴。今赃物先得而后讯其辞,若不胜掠,或至诬服。诬服之情,不可以折狱。且简而易从,大人之化也。不失有罪,庸世之治耳。今宥所疑,以隆易从之义,不亦可乎!”太祖从其议。

②历甘陵、沛、阳平太守,所在有绩。黄初中,入为河南尹。抑强扶弱,私请不行。会内官欲以事托芝,不敢发言,因芝妻伯父董昭。昭犹惮芝,不为通。芝为教与群下曰:“盖君能设教,不能使吏必不犯也。吏能犯教,而不能使君必不闻也。夫设教而犯,君之劣也;犯教而闻,吏之祸也。君劣于上,吏祸于下,此政事所以不理也。可不各勉之哉!”于是下吏莫不自励。

③明帝即位,赐爵关内侯。顷之,特进曹洪乳母当,与临汾公主侍者共事无涧神系狱。卞太后遣黄门诣府传令,芝不通,辄敕洛阳狱考竟。芝居官十一年,数议科条所不便者。其在公卿间,直道而行。芝性亮直,不矜廉隅。与宾客论,有不可意,便面折其短,退无异言。卒于官,家无余财,自魏迄今为河南尹者莫及芝。                                                (节选自《三国志·司马芝传》)

[注] ①折:判决。  ②可不各勉之哉:大家能不以此自勉吗? ③特进:官职名。 ④当:人名。 ⑤事:祭祀。 ⑥黄门:官职名。 ⑦考:通“拷”。   ⑧隅:方正廉直。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3分)

A.若不胜(掠夺)

B.辄洛阳狱考竟(下令)

C.而多所托(通 “嘱”)

D.芝性亮直,不廉隅(自夸)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  )(  )(4分)

A.多所属托形貌昳丽

B.夫刑罪失臣妻私臣

C.昭犹惮芝,不通此人一一具言所闻

D.收付狱夫不能游堕事

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后勋以不轨诛,交关者皆获罪,而芝以见称。

(2)君劣于上,吏祸于下,此政事所以不理也。

4.司马芝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意简要评析。(4分)

 

1.A   2.BC 3.(1)后来刘勋因为不遵守法度被诛杀,与他交往并有关联的人全都获罪,但司马芝却因不循私而被人们称道。(2)君王在上面有劣政,官吏们在下面造成灾祸,这是政事得不到治理的原因。 4.依法办事,不循私情;善于断案;为人正直,不惧权势;一心为国,不谋私利。 【解析】 1.本题考查对加点词语的理解能力。A.若不胜掠 (拷问)。 2.本题考查对加点词语的理解能力。B项中的“之”都为“的”意思,C项中的“为”都为“给”的意思。 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4.本题考查分析人物形象的能力。根据文章对“司马芝”的具体描写来分析该人物形象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曾经,生活和花朵隔开一线

1991年初春,丽江玉峰寺,山茶如火,燃了我眼前的天。

那一年的我,单纯清澈,依在树下照羞涩的笑容。天空高而蓝,在身后,在头顶。山茶艳得肆无忌惮,同样着红衣的我被它衬得失色。一步步退后,离开被它的奔放和热烈窒息住的空间。

那时,我参加工作不久,在一间四合院里上班。院里春天有玉兰,秋天桂花飘一室幽郁的香,冬来,腊梅一朵朵如雕出,引得我每天都要摘一朵带回家,放床头。闲时,我种扁竹兰,或在树边晒太阳。

如今,办公室很大,有许许多多的书,除了书和书架,办公室还有几张桌子,几把藤椅。藤椅年代久远,有的地方,一圈圈裹住竹手把的藤已散开来。见了这些藤椅,我会想到丽江。

那个年代,知识分子是臭老九,要把他们送到艰苦的地方去锻炼。研究所里的知识分子们就到了丽江,住玉峰寺。在丽江能干什么呢?也只是为三餐而忙碌。推了小车去买菜,买回来做饭,人人吃饱,已算恩赐。但这不是长久之计。就想了法:到丽江时,带去了做实验用的猪。打报告,说那些非常精贵的猪受不了丽江气候,要求派几个人把猪送回昆明。报告被批准。第一批回昆明的,是些女人,带着孩子的女人。几周过去,第二批送猪的人也回来了……最后,研究所的知识分子们全部回来,以猪的名义。

我的办公室就在园子边上,又自成一体,是个小小的四合院。办公室里的藤椅,当年是到过丽江的,只是它们被捆着运下去,在丽江并没有解开来,回来时,就免了再捆一次。

在听前辈讲述研究所的历史时,我总有些虚无的感觉。在那些讲述中,只有丽江,只有玉峰寺,而没有雪山,没有小桥流水,更没有山茶。

1991年,我站在玉峰寺,面对那株山茶,被它的热度震惊。我不知道,为什么在那些日复一日的讲述中没有它的踪影。但每有人来到四合院,会说:桂花真香。或:腊梅又开了。还有一位,在玉兰花开时节,喜欢捡落下来的花瓣泡水喝。这些花的颜色如此淡雅,他们却能够留意到。

2001年8月,会泽大海草山。花开成海,美如绣锦。我母亲惊叹不已:这么漂亮!这并不是她第一次来。三十多年前,我父母曾在这里蹲点,为绵羊改良。但他们的叙述里,只有大海的烧洋芋和燕麦炒面,而没有那广袤的草山和连绵的花海。我问母亲:那时候,没有这些花?母亲说:有,草比这还深。

我有些明白了。艰难和困顿,使生活与花朵隔了一线。

在研究所,我特地问那位前辈:在玉峰寺,你看到那株山茶了吗?

她想了半晌,一无所获。告诉我:可能那时它没有开花。

这是不可能的,她在玉峰寺住了一年多,那株茶树花期三月,每天著花万朵。而且不仅这棵茶树,还有株十里香,每到花期,就算香不了十里,也是一庭芬芳。但她不知道。

母亲在看到大海草山的花时,神情间异常欣慰。那位前辈,当她再度到丽江,也许能看到它那日以继夜永不消逝的美。然而她们年华已逝,这美丽,足足迟来了三十年,四十年。

2006年春,我再次到丽江,知道茶树值花期,特意赶了去看。十余年了,它一如我初见的模样,烈如火焰。生存的美好,它展现在那数百年都不肯示弱的花朵上,而且越开越旺。

于我而言,生存的美好,则是站在蓝天下,仰头去看它时,心里无言的惊叹。

有了曾经,所以有了未来。我不用再经历父辈的那些岁月,虽然此时站在茶树下的我,早已不复往昔的清澈。但我感恩——我第一次走到它的身边,就感觉到了它的美,并且,这份美丽一直绵延在我岁月的河流中,从不消淡,这是生活赐予我的全部仁慈,也是我幸福的所有根源。我为自己汹涌的幸福,再次感到幸福。

1.第4段中说“见了这些藤椅,我会想到丽江”,作者想起了跟“丽江”有关的的哪些方面内容?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4分)

2.下列句子形象生动,富有表现力,请加以赏析。(4分)

①院里春天有玉兰,秋天桂花飘一室幽郁的香,冬来,腊梅一朵朵如雕出,引得我每天都要摘一朵带回家,放床头。

②在那些讲述中,只有丽江,只有玉峰寺,而没有雪山,没有小桥流水,更没有山茶。

3.文章多处写到“藤椅”,其作用是什么?(4分)

4.文题“曾经,生活和花朵隔开一线”有什么含义?请结合文意谈谈您的理解和感悟。(4分)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仿照画线句子,在横线上填写内容。要求运用修辞方法,语言生动形象。(3分)

信仰不是梦呓时的一句呢喃,空洞苍白,而是沉沉暗夜里燃烧的火炬;责任不是午饭后的一次小寐,轻松随意,而是悠悠蓝天下铭记的誓言;                   :而忠诚是对信仰、责任和承诺的坚守,是人生的一种力量和美德。

 

查看答案

概括下面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33个字。(3分)

前不久,俄罗斯考古学家在西伯利亚科雷马河的永冻层发现了一枚种子,它已经冰冻了三万年。俄细胞生物物理研究院的团队用这枚种子种出了一棵水果树苗,创下复活最古老植物种子的纪录。

在科雷马河岸地表下20-40厘米深的地方,发现70个松鼠冬眠的洞穴,洞里还有一些被吃过的果实。科学家将其中一颗种子带回实验室,企图让它发芽,结果失败了。最后,科学家利用水果中一种“胎盘组织”成份,在培养皿中成功令这枚已经封冻了三万年的种子复活。

研究人员说,这样的研究不只有助于揭开生命进化的“面纱”,也可以带领我们一窥地球环境变迁的过程。不过它最吸引人的地方,或许是运用同样的技术让现今已灭绝的一些植物复活。

 

查看答案

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日前,卫生部“健康口腔幸福家庭”项目拱墅区试点在上塘街道启动。①预计到2013年,项目社区10%以上的家庭将达到口腔健康示范家庭。②本次活动的目的是普及口腔健康知识,促使公众养成口腔卫生良好的行为习惯。③同时,控制口腔健康危险因素,将有效地促进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控水平。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材料,在①②处分别填写恰当的句子,使之语意连贯,语句通畅。(3分)

陈平是西汉名相,少时家贫,与哥哥相依为命,为了秉承父命,光耀门庭,闭门读书,却为大嫂所不容,为了消弭兄嫂的矛盾,面对一再羞辱,①         ,在当地传为美谈。终有一老者,慕名前来,免费收徒授课,学成后,陈平辅佐刘邦,成就了一番事业。陈平的成功告诉我们:②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