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小题。
生命赋
我常常在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中,看到种种生命的奇观。
挺拔的巨树,葱茂的森林,绿色的草原,成熟的庄稼,盛开的鲜花,望着它们,或徜徉其中,那种洋溢着的博大生命力,常常催发我爆发出一种激情,在我周身漫布,升腾,飞越。
但是,有一些更细微更不显眼的现象,往往特别作用于我的心尖和神经末梢,引起我的一种轻微然而却是异常深刻的震颤。
早春,当冰尚未完全消融,万物尚未苏醒的时候,柳树的枝条还是铁灰色,可如小米粒般的新芽已经顶着严寒冒出来,它就是报春的最早的使者。万木峥嵘的自然之春就是从它开始的。
当枣芽发出不久,在播种过的棉花地里,可以看见棉芽冲破柔韧而疲软的壳子,一个个钻出地面,遍地都写着两个字:突破。
麦收过后,在麦茬地里新播种上的大豆,几天工夫,从薄薄的透明的外衣中露出茁壮的一点胚芽,探头顶破地表,满地像是用五线谱写成的生命第一乐章。它预示着,也开始演奏着一部生命交响乐:活泼泼的胖乎乎的豆苗,无边际的宜人眼目的豆绿色波浪,成熟的金黄色的小山。
我害怕见花蕾。特别是那种已露出一点亮色,将要绽开的花蕾。我一见到它,就如醉如痴,它能一下子把我原来的思路打乱,斩断,重新引诱我不顾一切地去做生命瑰丽峰巅的想像:经过长久地默默不响地经营、吮吸、积累,所蓄积的全部精华、神采、光辉,就要在一刹那展现,这是怎样激动人心的时刻!恰如刚刚构思好一篇十分得意的文章,将要展纸挥笔的当口,也恰如对初恋情人迷恋时的慌乱,我有时有一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
面对花蕾,我的思路空前地奇特、活跃。有一次我竟然呼啦一下忆起了几年前的一场玩笑话。那是我和朋友在街头漫步,一群迎面而来的幼儿园小班的小朋友叽叽喳喳乱钻乱闹,我们被挤得无路可走。可我的那位朋友说,别急别气,说不定未来共和国的总理、部长、文坛巨星、科学泰斗就在这里。
真的,我不是为了写这篇文章而寻找比喻象征,我常常在花蕾前想起这位朋友有点幽默的预言。
我还有一个执拗的习惯:好在贫瘠的荒凉的山间沙漠流连。岩间石缝中生长的斑痕累累千扭百弯的怪柏奇松,荒漠中的一株或一丛“沙打旺”或骆驼草,石板上的一片黄绿浅灰的苔藓,我都向它们注目。这些景象剥落了我热烈的情感,凸现出严峻的理性,我不是可怜它们,我是敬仰它们!
这是怎样坚忍不拔的生命追求!在极端恶劣的条件下,它们全都生长得很顽强,很自信,很精神!外在的温度、湿度、肥沃度等等条件,对它们都不重要;它们几乎全靠自己内在的生命力。如果条件再恶劣一点,别的葱茂的一切可能化为死亡的尘埃,而它们仍可能依然故我,生机盎然;如果条件好一点,那它们该是一副怎样的葱茂!
还有比生命现象更瑰丽更丰富的吗?
生命,就是开始,就是突破,就是希望,就是创造,就是追求。
有幸获得一次生命,那就让生命像那么回事地展示一下吧。
(选自《生存的诗意》,河南文艺出版社)
1.文章写了“哪些更细微更不显眼的现象”?这些现象为何会引起我深刻的“震颤”?(5分)
2.作者为什么把花蕾与幼儿园的小朋友联系起来?(4分)
3.作者说:“我不是可怜它们,我是敬仰它们。”“我”敬仰它们的理由是什么?请简要概述。(3分)
4.作者最后说:“有幸获得一次生命,那就让生命像那么回事地展示一下吧。”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仿照下面的例句,以“春之色”或“夏之色”为句首,另写一组句子。(3分)
例句:冬之色为寒的白,如瑞雪,如冰块,蕴含了万物的苏醒。
用一句话概括下面两段文字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3分)
创造性思维对思维者的素质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创造性思维与思维者的天赋有一定的联系。在某种意义上,创造性思维的天赋就是一种高度的敏感性、感受力和洞察力,他就像卓越的探矿者,善于发现并开掘深深地掩埋在地下的矿藏。再者,思维者对他所思维的对象应有浓厚的兴趣,一个研究者对他们研究的对象缺乏兴趣,他要进行创造性的思维是不可能的。当然,不管一个人有多么高的天分,也不管他对自己思维的对象怀着多么强烈的兴趣,要是他是浮躁的、缺乏意志力的,他不能把自己的注意力长久地、锲而不舍地集中在自己的思维对象上,要做出创造性思维是很困难的。
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加以修改。(3分)
①今年是《富春山居图》成画660周年,以《富春山居图》整幅画卷为蓝本的特种邮票
在浙江富阳举行首发。②作为该画的诞生地,富阳曾多次邀请发行《富春山居图》邮票,该系列特种邮票在这片土地上的首发,意义显而易见。③此次特种邮票的发行,无疑将会像这张名作在美术史上的地位一样,在邮票史上重重留下的一笔。
阅读下面的材料,填写恰当的句子,使之语意连贯,语句通畅。(3分)
人们大多不喜欢错误,然而,① 。中国有句古语:“学医人费,学书纸费。”
一位医术精湛的大夫,必然诊治得多、观察得多,也累积了不少误诊的案例;② 。这两种人都是不怕错误,反复学习,才达到了巧妙的境地。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斯是陋室, 。苔痕上阶绿, 。(《陋室铭》)
2. ,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刈麦》)
3.晴川历历汉阳树, 。 ?烟波江上使人愁。(《黄鹤楼》)
4.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 , 。(诸葛亮《出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