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周庄烟雨中 韩静霆(12分) (1)一踩着周庄的石板路,人就在水中央了,一蹬上周...

周庄烟雨中   韩静霆(12分)

(1)一踩着周庄的石板路,人就在水中央了,一蹬上周庄的乌篷船,就到了水乡人家了。

(2)正是烟雨空漾天气,衣裳在空气里就湿漉漉了,眉毛头发也在不知不觉中湿了。绕着水乡人家的都是河汊,抱着周庄水镇的,都是湖。前前后后是水,左左右右也是水,周庄依偎在淀山湖、色蚜湖、南湖和澄湖的怀里,像从湖里滋出的一张荷叶。

(3)周庄河汊上泊着可以租用的乌篷船,近看那船是实在的,远看,可就化在细密而又无痕的烟雨中了。真正坐在船上,才算是知道水乡呢。船儿款款地贴着水镇人家的窗根儿摇,穿过一个桥洞,又穿过一个桥洞,风景明明暗暗。船儿咿咿呀呀地自说自话,船儿赶着一群又一群湖鸭。忽然间,船儿打了一个横,竟然进了人家的院子,人家的厅堂!说是那人家姓张,张家厅堂高高筑在水上,可见爱水爱到了什么程度。行船在厅堂,船娘和厅里的熟人打着招呼,沏春茶的声音都听得见。水镇,水船,水乡人,远客,一下子就成了一个温馨的整体,一个很大的冢。

(4)在周庄,真好;在乌篷船上,真好。我这个北方汉子浮躁的心,放下了,在水中溶掉了。湿漉漉的水雾营养着脸呢,一双干涩的老眼,水灵灵的了,涩苦生剌的舌根,荡漾着凉丝丝的水波了。试试嗓音,喉咙里跑出了湿软湿软的音节儿。撑船的船娘问我,“向左呢?还是向右?”左边是桥,右边也是桥,左手是水乡,右手也是。我就请船娘“随意”。是啊,随意,前边的船娘,后边的船娘,青莲包头藕荷兜,都随意。

(5)粉墙乌瓦和小桥流水构成的周庄,船的梭织连的周庄,是一种禅境,是物化了的精神的田园啊!这种禅境,不是古佛青灯下的“禅”,而是一种“平安家园”的感觉,那么凡俗,那么自足,让人随便想些什么就想些什么,让人眷恋,让人相思,让人散开胸中的积郁。

(6)我在张家厅堂品了一阵阿婆茶。

(7)我在沈家天井,看了一阵独自绿着的一株芭蕉。

(8)我登上不知姓氏的小姐的绣楼,对着绣花的绣幔和雕花的牙床,发了好一阵呆……

(9)周庄!周庄!水做的小镇,水做的骨肉。我觉得浑身轻松,也觉得自己一下子就变得很温柔很温柔了,不是么?船儿和船儿磕碰了,相对一笑;船儿和船儿在水巷狭路相逢了,让开就是。

(10)周庄当然不是世外,周庄当然也有历史。离镇二里的太史淀,枯水时可见古井数臼,水丰时烟水茫茫,一澄如天。便是说,平静和泰然之下的周庄,也藏着说不尽的沧桑。周庄水域春秋时期见有记述“摇城”,北宋元祜元年,得名周庄,两千五百年的旧事,九百岁的高龄,多少风风雨雨骚扰?可是,在周庄的粉墙上,拱桥上,人们是见不到沧桑变化的碑刻和文字痕迹的,周庄不把沧桑写在脸上,甚至不挂在心上。如此不动声色地面对沧桑和历尽沧桑的不动声色,该是大师级的修炼吧?风雨就是风雨,沧桑就是沧桑,芦花还是白就白了,采花还走黄就黄了,船迎走船,桥还是桥,周庄还是周庄。无论庙堂之上,朝野之间,怎样的人来人去,云起云飞,周庄乡民创造的温馨,宁静,平和,淡泊,以及在平淡宁馨申所包容的博大和深刻,是永恒的。

(11)一切都是匆匆过客!诗朋、酒侣、名士、富豪、官宦、贵胄,都是过客,惟有水镇人家创造的水镇永恒,周庄永恒!我想。

(12) 船儿在水上漂着。我在船儿之上躺着。

(13)我抱着周庄烟雨,周庄烟雨抱着我。

(14)周庄真好。周庄永恒的宁静,温柔,自然,真好。

1.作者在坐船游览后对周庄产生了“一种‘平安家园’的感觉”,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分条归纳,是哪些见闻使他产生了这样的感觉。  (4分)

2.用自己的话解说第(10)节中的划线句“周庄不把沧桑写在脸上,甚至不挂在心上”的内涵。  (2分)

3.文题为《周庄烟雨中》,但文章在“烟雨”上着墨很少,这是为什么?(2分)

4.结合原文,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1)作者写自己在周庄品茶、看芭蕉、发呆这三个细节,其目的是什么?(2分)

(2)最后二段在文中起什么样的作用?(2分)

 

1.①载着游客的船儿可以随便进入人家的院子、厅堂。②游客和周庄人可以一下子组成一个很大的家。③能使我这个北方汉子放下浮躁的心。④让人眷恋、相思,散开心中的郁积。(共4分。每点1分,用原文回答不得分) 2.周庄以博大的胸怀创造了一个永恒、温馨、宁静、平和、淡泊的生存环境 (2分) 3.文中的烟雨不仅指自然界的烟雨,更是指周庄历经沧桑后独具的人文环境,文章重点写的是周庄的人文环境,故对自然界的烟雨着墨不多。  (2分) 4.(1)用历史上的沧桑变化来衬托眼前周庄的温馨、宁静、平和、淡泊,并进一步写出的博大深刻永恒,使文章的内容更加厚重,主题更加深刻。  (2分) (2)写自己已经沉浸在周庄迷人的人文环境中,再次倾吐了周庄在自己心目中的整体印象,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酌情扣分,意思对即可。)(2分) 【解析】 1.学会在文章中找出照应的内容,又要学会概括内容的能力。 2.学生应培养理解语句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3.“烟雨”一语双关,既要理解其表层含义,即指自然界的烟雨,又要理解其深刻内涵,即指周庄历经沧桑后独具的人文环境。文章重点写的是周庄的人文环境。 4.观察语段所在文章的位置来判断其在文章中结构与内容的作用。此处,在结构上是再次倾吐了周庄在自己心目中的整体印象与前文照应,在内容上使文章的内容更加厚重,主题更加深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4分)

世界上许多国家过母亲节,但母亲节的日期不尽相同:美国、意大利等国都在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法国的母亲节是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泰国的母亲节是8月12日。有人提议我国也应该设立自己的母亲节,以提醒人们不忘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1.假如我国的母亲节已经确立,请你仿照下面示例的句式,为我国首届母亲节拟定一个宣传主题。

2.假如从下面的候选人中推举—人作为母亲节的形象代言人,你推举谁?请写出理由。

候选人:孟母(孟子的母亲)   岳母(岳飞的母亲)   冰心

 

查看答案

古诗文名句默写。(6分)

1.万里赴戎机,            。(《木兰诗》)

2.黑云压城城欲摧,               。(李贺《雁门太守行》)

3.送别,如用王维的“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则显伤感,用王勃的诗句“                                   ”则表现出一种豪迈的情怀。

4.请写出古诗词中寄予广大人民深切同情的句子。(写出连续的两句)                          

5.请写出古诗词中表现奉献精神的名句。(写出连续的两句)                          

 

查看答案

下面是一位同学的习作片断,根据要求完成题目。(5分)

(a)作为宁波“市树”的樟树很有特色□它树皮粗糙,质地却很均匀;树枝树干一分为二、二分为四一路长去;树冠的形态是球形的,在天空中画出优美的曲线。(b)它风餐露宿,忠于职守,日日夜夜坚守在行道旁,竟有一种      。(c)香樟树的姿态最优美,常常倾斜了身子,恰如其分地与对面的伙伴牵手,       ,让这个城市在香樟墨绿色的浓阴下面,隔绝了尘世,安然地呼吸。

1.句(a)的“□”中应加上的标点是        。(1分)

2.(b)句上应填的名言警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心底无私天地宽”的旷达胸襟       B. “春蚕到死丝方尽”的奉献精神

C.“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情怀       D.“用志不分,乃凝于神”的静心钻研

3.填入(c)句画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

A.半圆形的一个绿色顶空架成了      B.一个半圆形的绿色顶空架成了

C.架成了一个半圆形的绿色顶空      D.架成了半圆形的一个绿色顶空

 

查看答案

读下面这段文字,为空格处选择合适的词语,将其序号填在横线上。(3分)

一颗沙砾,是一种苦痛;历经了苦痛,你孕育着   ①     ;一缕清香,是一份成熟;酝酿了成熟,你展示着   ②     ;一页历史,是一面镜子;擦亮了镜子,你呼唤着   ③     。     A 理性与良知        B 圆润与晶莹        C 高洁和恬淡

 

查看答案

读下面这段文字,根据拼音写出汉字。(2分)

王任叔(1901-1972),笔名巴人,是现当代的奉化籍文坛全才。《王任叔杂文集》是

一本篇幅短小精hàn 、内容丰富广bó、读来轻松淡雅的随笔集。其故居位于大堰镇县江北岸,明代尚书第的遗迹与满眼的田园风光,充盈着历史的nínɡ重与田园牧歌式的灵动,引人xiá想万千。

             ②            ③             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