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别让化合物“跑偏”(12分) ①事物总是存在两面性,这句话用在化学合成物上,最合...

别让化合物“跑偏”(12分)

①事物总是存在两面性,这句话用在化学合成物上,最合适不过。

②现代工业发展到当前,生活中的每个角落已经被各种各样的化学合成物充斥。以一个普通家庭的组建为例,安居乐业首先需要装修房子,于是人们开始涂刷墙漆、涂料,安装管道及各种内饰;接着,该皆大欢喜地往房子里搬运家具及日常生活用具了,女主人的化妆品、香水及服装,一样也不能少;再接着,该添新成员了吧,小孩出生,各种玩具和婴儿用品开始堆砌,奶瓶、奶粉、尿不湿……可以清算一下,整个过程中,人类究竟接触了多少化学合成物。

③化合物的使用,初衷都是美好的:让人类的生活变得更加舒适,视觉更赋美感。然而,化学合成物在带给人们美好舒适的生活的同时,正“蚕食”和“窃取”地球上诸多生物的健康与寿命。

④2011年,震惊国内外的台湾塑化剂事件,又一次给人们敲响了警钟。塑化剂的毒性比三聚氰胺高20倍,会严重干扰人体的荷尔蒙,造成儿童性别错乱,这是不是能很好地解释为什么近些年“伪娘”盛行呢?为什么商家在明知真相的情况下,还要越过道德的底线,剑走偏锋,进行非法经营?这值得追问。

⑤每个工业城市的暴富,都带着背后被践踏的土地、被污染的河流、被乱伐的树木的辛酸血泪。

⑥大多数的化学合成物都有着持久性——意味着要千百年的时间降解,或者用其他进程降解,这中间又将产生新的有毒物质;蓄积性——虾吃海藻,鱼吃虾,大鱼吃小鱼,人类再把大鱼捕上来烹调,尽享美味,殊不知,这中间的毒素含量一直在累积;基因突变性——用一句很流行的话来说,什么都阻止不了人类的变异了!纵观近年来的婴儿畸变率,触目惊心。人类,该醒悟了!

⑦那些造福人类的化合物,我们不会抹去它们的功绩,但在颂扬他们的同时,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它们的另一面:DDT(又叫滴滴涕,一种杀虫剂)扫除了害虫,却制造了“寂静的春天”;氮肥带来农业丰收,却让河流蓝藻爆发;高分子塑料让包装更加廉价便携,却因为难以降解而恶名昭著……

⑧因为化学污染而出现了一个又一个癌症村,让人们恐慌不已。但真正可怕的不是癌症,不是死亡,而是灭亡。

⑨科学家研究发现,有害的化学物质藏匿在食品包装、化妆品、儿童爽身粉、家具、电子产品中,成为干扰荷尔蒙的隐形杀手,对人类生育能力,尤其是男性生育能力的影响越来越明显。千百年之后,我们难道都要在试管中窥探新生命吗?

⑩左边是天堂,是物质的充裕,生活的富足;右边是地狱,是畸变的婴儿,重创的大自然。

⑾一言以蔽之,科学技术是一把双刃剑,在改变人们生活方式时,务必把握好尺度,别让化合物“跑偏”。应严格履行绿色低碳的宗旨,为后世遗留一片净土,不要让蓝天白云、绿草红花、奔腾的河流、清澈的溪水,仅仅成为纪录片中一闪而过的镜头。

(选自《科学24小时》2012年第3期)

1.阅读全文,说说为什么“事物总是存在两面性”这句话用在化学合成物上最合适不过?(2分)

2.作者在第②段为什么要不厌其烦地列举一个家庭组建的详细过程?(2分)

3.结合语境分别说说下列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4分)

然而,化学合成物在带给人们美好舒适的生活的同时,正“蚕食”和“窃取”地球上诸多生物的健康与寿命。

4.第⑧段说“但真正可怕的不是癌症,不是死亡,而是灭亡”,请联系上下文说说作者这样说的理由。(2分)

5.“跑偏”原意为“事物没有按照预定的想法或轨迹进行”,作者以“不要让化合物跑偏”为题有什么用意?(2分)

 

1.化学合成物既造福人类又危害人类。(2分) 2.以详尽的事实来证明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都已经被各种各样的化学合成物充斥,证据充足无可辩驳。(2分,意近即可) 3.(4分)“蚕食”意为如蚕吃桑叶般地侵吞,形象表现化合物对地球上诸多生物的健康与寿命的威胁是逐渐形成的。(2分,意近即可)“窃取”,是“偷取”的意思,准确地表现化合物对地球上诸多生物的健康与寿命的危害具有隐蔽性。(2分,意近即可) 4.因为化学污染严重干扰人类荷尔蒙,影响人类生育能力,对人类生命的繁衍会带来灭绝性的危害。(2分) 5.呼吁人们要科学利用化合物,消除化合物污染之痛。(2分,意近即可) 【解析】 1.感知文本内容,学生应培养理解语句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结合上下文,意思表述正确即可。 2.了解议论文中论据的类型以及论据证明论点的作用,分析时,结合具体语境来阐述论据所起的具体作用。 3.学生学会理解词语的基本义继而理解该词的引申义和比喻义。先说出词语的含义,再答出表达效果。学会结合语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学会用原文的内容来理解问题,做题时,学会从原文中找出相应答案。 5.“不要让化合物跑偏”生动形象呼吁人们要科学利用化合物,消除化合物污染之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留学的女儿HOLD住(12分)

①17岁的女孩将出国,家中四位至亲浩浩荡荡送她到浦东机场。天空阴沉,细雨霏霏。行李六大包,做长辈的都舍不得让那孩子拎到托运柜台,但所有的人都明白,只要到了加州转机,这六件沉重的行李,将由这势单力薄的女孩子一个人连拉带拽,抢运去另一个托运柜台,随她转机去纽约。

②等在候机大厅的这两个小时,对孩子的父母来说,可能是一生中最漫长、焦虑和英雄气短的两个小时。空气中充满了小心翼翼的僵持感,孩子的妈妈一直缄默不语,只有爸爸和女儿间或交谈几句,说的也是问过几百遍的话:“事到如今,已经来不及后悔。”

③“我从来没有后悔过。”

④“都准备好了?没落下啥东西?”

⑤“没落下,连那套理发推剪都带上了,老爸,你还不相信你女儿的适应能力?”

⑥我留心到一个小细节:这孩子通过登机通道时,就没有回一下头。

⑦这是一场注定不对等的目送,去的人满怀憧憬,送的人失魂落魄又强自镇定。我目睹那个当父亲的默默拥抱妻子,中国人,也只有在这等“生离”的当口,才懂得用身体语言安慰人吧。我听到他反复说:“她连理发都会了,你还担心什么?据说中国学生会炒一大碗蛋炒饭,就能在美国把五湖四海来留学的同学都HOLD住。”

⑧当妻子的破涕为笑:“看看你的头发,你女儿这手艺,能算出师了吗?”

⑨我这才注意到那位父亲一身儒雅装扮,头发却理得像小兵张嘎——【A】两鬓青白几乎露出头皮,中间部分的头发却像芦苇一样茂盛,垂下来的刘海还滑稽地攒出一个桃尖。“看你说的,女儿不拿我这脑袋当冬瓜练手,还能拿谁的脑袋练手?你还说我,你看看你这狗啃样的刘海……”

⑩当妻子拨开他的手,嗔道:“你不懂,这种犬牙交错式的刘海是今年的大热门,你没有翻过时尚杂志呀?T台上的名模,都是花了500美元才剪出这种调皮的效果。”

⑾一语未了,做妈妈的忽然开始沿着候机大厅的落地窗奔跑。原来她看见停机坪的那头,接驳车已经在下客,她想离得稍近点儿,看着她的孩子登机,看看她有没有回头张望。

⑿果然看到那女孩儿,登机时开始犹豫,甚至往下跑了几级,往这边看。当妈妈的明知她听不见,仍然拼命敲打玻璃幕墙,几乎引来了保安。然后那孩子似是硬起心肠,迅速钻入飞机肚,不见了。

⒀两分钟后,爸爸的手机响了,孩子关机前的最后一条短信到了,当爸爸的念给所有的家人听:“                                                                       。”

⒁我目睹所有送行的亲人都掏出手机发笑脸给那个女孩,在她独自上路之前。【B】这精神上的断乳是如此困难,就如同心上有血肉做的绳索被生生拽断。但,这一天终将到来,到了那一刻,请不要哭着走,一定要笑着走。  

(选自《扬子晚报》2010年2月24日,明前茶。)

1.联系全文,用简要的语言概括“送的人失魂落魄又强自镇定”的表现。(3分)

2.“HOLD住”被评为“2011中国十大网络流行语”,请结合语境说说在下列句中的意思。

①据说中国学生会炒一大碗蛋炒饭,就能在美国把五湖四海来留学的同学都HOLD住。(2分)

②留学的女儿HOLD住。(2分)

3.文中画曲线语句极富表现力,请选择其中的一句加以品析。(2分)

我选择        句:                                               

4.结合上下文内容,请你猜度第⒀段中女儿关机前发给爸爸的那条短信的内容,不超过60字。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6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这是一张发在新浪微博上的照片,主人公是7岁的美国小男

孩科迪·麦克兰德,他的目标是成为一位“无腿飞人”。

1.请用自己的语言描述照片的主要内容(2分)

2.请给这张照片起一个合适的题目,并说明理由。(2分)

题目:              理由:                  

3.请将这张照片配上能够表达你感想的文字通过微博@(转发)

给你认为需要它的人。(2分)   @         :感想: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4分)

请根据一位同学阅读《名人传》后写的读书笔记,完成下列题目。

摘录一: A终身只在从一个羁绊转换到另一个羁绊,从一个主人换到另一个主人消磨过去。A一直受着历任教皇的差遣,携带着痛苦去创作。

摘录二:由于B怀有博爱,所以此刻再也不能忘记看到的人们生活的惨状。B感到他们的痛苦与堕落似乎应由自己负责。因为自己处于牺牲了千万生灵的贵族阶层,享有这个魔鬼阶级的特权,接受这种以罪恶换来的福利,无疑是同谋犯。B的良心不得安息了。

1.A、B两个人物分别是            、           。(2分)

2.以下点评不符合《名人传》的一项是(    )。(2分)

A.传记大都记载名人的丰功伟绩,而此书更多的是关注他们苦痛人生中的挣扎与矛盾。

B.此传记详细记述三位名人的生平经历,情节曲折动人、跌宕起伏、引人入胜。

C.这本传记语言感人肺腑,洋溢着丰富的情感、坚强的斗志、深邃的思想。

D.作者在三位名人身上共同阐释了“真正的英雄”的含义:他们不以强力称雄,

而是靠心灵而伟大。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按要求作文。

巴金先生生前曾在致冰心先生的信中写道:“有你在,灯亮着,我们不在黑暗中,我们放心了。”后来中国现代文学馆馆长舒乙先生在巴金先生九八华诞庆贺会上引用这句话来表达国人对巴金的爱戴、景仰之情。  这句话的含义深刻,读了之后,会给你带来什么思考呢?会让你产生哪些联想?你的生命中有没有这样一盏“灯”?  请以“有你在,灯亮着”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注意: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范围之内。②自定立意。③自选文体。④自拟题目。⑤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⑥不得抄袭。  

 

查看答案

司马颖

乐令女适大将军成都王颖。王兄长沙王执权于洛遂构兵①相图。长沙王亲近小人,远外君子;凡在朝者,人怀危惧。乐令既允朝望②,加有昏③亲,群小谗于长沙。长沙尝问乐令,乐令神色自若,徐答曰:“岂以五男易一女?”由是释然,无复疑虑。

注释:①构兵:出兵交战。②允:确实。朝望:在朝廷中有声望。③昏:通“婚”

1.请解释下列划线词。(4分)

⑴乐令女大将军成都王颖(     )      ⑵遂构兵相(        )

⑶群小于长沙      (        )      ⑷答曰(      )

2.请给下面句子断句。(2分)

王兄长沙王执权于洛遂构兵相图

3.结合原文说说尚书令乐广是怎样的人。(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