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语文综合性学习(8分) 雨以其丰富多彩的形态声貌,在华夏民族的精神世界中打下了深...

语文综合性学习(8分)

雨以其丰富多彩的形态声貌,在华夏民族的精神世界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并逐渐形成了极富民族特色的雨文化。下面是“雨的诉说”综合性学习活动,请按照提示完成各题。

1.【倾听雨的心曲】

中国古典诗歌中,有许多描写“雨”的诗句浸润了文人墨客多情的心。请从下面两句诗中任选一句,结合全诗说说你从中听出了诗人怎样的心声。(2分)

A、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B、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我选_ ______ 句 ,听出的心声是_     ____    __。

2.【辨析雨的成语】

人们在对自然界风雨的观察中,获得了许多哲理性的启迪,并将之固定成了成语。请选出下列各句中含有“雨”字的成语使用不当的一项(   )(3分)

A.对各种自然灾害不能麻痹大意,必须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

B.几乎所有造假者都是这样,随便找几间房子,拉上几个人就开始生产,于是大量的垃圾食品厂就雨后春笋般地冒出来了。

C.“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这是我——一个人民教师不变的追求。

D.面对低迷的市场,稍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传言四起,满城风雨,给企业造成较大的打击,追究起来,其实也是市场竞争激烈的结果。

3.【链接雨的故事】

《水浒传》被称为“及时雨”的人物是谁?请写出他的姓名,并写出一个与他有关的故事情节。(3分)

姓名:   _      , 故事情节:                 _                       

 

1.(1) A.痛苦  B.愉悦(高兴、愉快、喜悦)(2分) 2.B(3分) 3.宋江,例如:宋公明三打祝家庄、宋江三败高太尉、宋江怒杀阎婆惜、宋江收服霹雳火等。(3分,姓名1分,故事情节2分) 【解析】 1.本题考查理解诗句的能力。根据诗句的内容来体会诗人的心声即可。 2.本题考查成语的运用能力。B项中的“雨后春笋”为褒义词,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3.此题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名著的了解。阅读名著除了识记文学常识,还要对涉及主要人物的精彩片段要反复阅读,从而形成自己的阅读体验。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古诗词名句默写。(8分)

1.                  ,不亦君子乎?(《论语十则》)

2.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  ____________。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蒹葭苍苍,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诗经》)

4.苔痕上阶绿,________________。(刘禹锡《陋室铭》)

5.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劳其筋骨,饿其体肤。(《孟子二章》)

6.范仲淹在《渔家傲》中用“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边塞的悲凉,而王维《使至塞上》中以“            ,长河落日圆”突出了边塞的壮美。

7.古代许多杰出人物都留下了千古传诵的诗章:辛弃疾的“马作的卢飞快,             

     ”使人感受到了战斗的激烈,苏轼的“                 ,西北望,射天狼”激励着人们立志报效国家。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11分)

郢①书燕说

郢人有遗相国书者,夜,火不明,谓持烛者曰:“举烛。”云而过书举烛。举烛,非书意也。燕相受书而说之,曰:“举烛者,尚明也;尚明也者,贤而任之。”燕相白王,王大悦,国以治。治则治矣,非书意也!今世学者,多此。

①郢(yǐng):楚国的都城,在今湖北江陵县北。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词(4分)

(1)(    )(2)(     ) (3)(  )(4)(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注意划线词的含义。(3分)

治则治矣,非书意也!

3.郢人谓持烛者“举烛”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原文语句回答)(2分)

4.作者写作本文的目的是(   )(2分)

A.指出郢人做事粗枝大叶,贻笑大方。

B.肯定燕王善于采纳谏言,治理国家。

C.表明治国的根本在于举贤而任之。

D.批评今世学者牵强附会,曲解原意。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13分)

《论语》十则

1.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2.子曰:“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子贡问曰:“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其恕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4.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5.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6.于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7.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8.子曰:“富而可求也,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从吾所好。”

9.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10.(点)曰:“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夫子喟然叹曰:“吾与点也!”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1)与朋友交而不乎     信:___________

(2)不为乐之至于斯也   图:___________

(3)富与贵是人所欲也   之:___________

(4)先行其言后从之     而:____________

2.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2)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3.文中有很多语句都己成为成语,请你写出其中的两个。( 2分)

4.本文是儒家修身之言,讲的是做人的道理。请从后面六则中任选一则,联系生活谈谈对你的启示。(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完成下面题目。(4分)

江楼感旧

(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

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

风景依稀似去年。

1.一、三行诗句中哪两个词相照应?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

2.第二行诗句用了什么手法?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色?(2分)

 

查看答案

父亲的救援(16分)

(1)1992年,我在地区高师读书,父母亲在老家种田。父亲为贴补家用,不顾多年腰疼的老毛病,农忙之余帮人跑起了长途货运。这年父亲已46岁。

(2)正是这年,出了一件大事,父亲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当时所有的细节。

(3)那天正好是寒露,阴历的八月二十九。天黑且下着雨的时候,父亲从外地跑车回来,刚一进村,就看见村支书迎头挡在车灯前面,朝父亲一个劲儿地摆手。父亲赶紧刹车。支书一脸焦急地说:“快!你娃出事了!”原来他刚刚从电视里插播的紧急通告里看到:一个20岁左右的小伙,在本市遭遇车祸,被紧急送往市一院,司机已逃逸,小伙身上只找出一些零钱,另有一本学生证,望家人紧急联系。学生证上写着我的名字,所以支书便急吼吼地来找我父亲。

(4)父亲的脸迅速变得煞白,他蹲在车下先抽了两分钟烟,然后抬头问支书:“你家里还有多少钱?”支书说:“也不太多。”父亲说:“有多少拿多少吧。”幸好父亲身上还装着代收的几千元货款。

(5)父亲不敢让我母亲知道,家也没回,当即发动车,准备直奔市一院。车开到镇子上,不敢再开了,因为手抖得太厉害。就从街上找到他的一名老战友,帮忙驾车直扑市里。从小镇到市区仅八十公里,一个小时后就到了。

(6)主治医生马上催他火速往住院部缴钱:“伤情非常严重,需立即手术,如果再晚几个小时联系不到家人,双腿将很难保住。”

(7)父亲再也隐忍不住,眼泪哗一下倾倒了满脸。他跌跌撞撞地赶紧往缴费处跑。【示例:“再也”“眼泪哗一下倾倒”“跌跌撞撞地赶紧”“跑”等词,写出父亲在得知“我”伤势如此严重后的巨大悲痛,再刚强的父亲也承受不了如此的打击。】

(8)从缴费处回来,不顾护士的拦阻,硬闯进急诊室。

 (9)父亲看到的是一张清秀的面容。人已昏迷过去。父亲的心里“咯噔”一下,因为他发现这个小伙并非他儿子——也就是说,并不是我。父亲从里面退出来,反复端详从小伙身上找出的那张学生证,学生证上的照片和名字都是我的,没有错呀。父亲迷惑了。

(10)这时来了几名警察,警察告诉父亲,这个小伙的身份刚刚弄清了,原来是一名小偷,刚刚在公交车上偷了几个学生,被人发觉后,就跳车狂奔,他做贼心虚,已经把所有追赶的人都甩掉了,还是不停地飞跑,结果就跑到了一个车轱辘上。

(11)(A)父亲这才松了一口气。整个人虚脱得一身大汗,瘫坐在门口的石头台阶上,再也站不起来。

(12)这时,父亲的战友提醒道:“病人不是你儿子,你缴的住院押金怎么办?”

(13)父亲说:“当然要退了,他偷了我儿子,还害得差点吓死我,哪能再给他白扔钱?”

(14)父亲就到收费处去退钱。收费处让父亲找主治医生开退费说明。又去找主治医生,主治医生刷刷几笔就开好了。

(15)父亲却犹豫起来,说,算了,这钱我不退了,你们接着给他治吧,长得那么漂亮的小伙子,要是少了两条腿多可惜呀,他家里应该也有父母,他的父母也一定会疼得心慌。

(16)小伙的手术顺利进行。

(17)此时已是深夜,雨也停了,父亲想来学校找我,又怕打搅我睡觉,就和战友在车里胡乱挤了一宿,(B)第二日早上才来学校,看见我后,冲上来紧紧抱了我一下。父亲一贯性格刚强,平时很少流露感情,这次拥抱,还是我有记忆以来的第一次。

(18)那小伙在医院的精心治疗下,恢复得很好。小伙出院那天,阳光灿烂。他寻到我家,给我父亲磕了仨响头,非要认我父亲为干爹。

(19)我父亲担心他再学坏,就让他跟自己学开车。

(20)现在,十多年过去了,他已成为本市运输业非常叫得响的一位老板,去年,还被市里评为“年度最具爱心十大人物”之一。                       (选自《小小说选刊》2008年第1期)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小说的内容。(3分)

2.文章第15段说“父亲却犹豫起来”,结合上下文,说说父亲犹豫的原因。(3分)

3.仿照对文章第7段画线句的评注,从文中另外两处画线的句子中选择一处,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评注。(3分)

4.文中的父亲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请说说父亲是个怎样的人?(3分)

5.联系全文,谈谈小说标题“父亲的救援”有什么含义?(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