状元街(14分)
刘国芳
女孩门前有条状元街。
女孩坐在门口,看着状元街。状元街只有三米宽,从村子里穿过。街中间毕毕直直嵌了两行卵石,街有多长,卵石也嵌了多长。女孩看过火车,那嵌出的两行卵石就跟铁轨一样,只是没有那么宽。那两行卵石嵌出的距离,只可以走一个人。
女孩知道这状元街上为什么嵌着这两行卵石。
女孩的大人告诉过女孩,好久以前,他们浯溪村考取了一位状元。状元要回村时,村里人到浯溪里捞来了很多很大的卵石,在村子最中间的一条路上嵌了两行。状元回来了,就走在两行卵石中间。以后,村里人就把这条街叫着状元街。女孩还知道,村里人后来就没人走在两行卵石中间了,除非状元回来,才能走在状元街的两行卵石中间。女孩现在坐在门口看着状元街,她好像看见状元回来了。状元就走在两行卵石中间,一大群人走在两行卵石外面跟着状元。女孩也跑过去,也跟着状元。女孩像大家一样,走在两行卵石外面。女孩很想走到中间去,但女孩不敢,女孩只能在两行卵石外面跟着。
状元街上当然没走来状元,是几个孩子走来了。女孩看见一个孩子走在两行卵石中间,其他几个孩子在两边跟着。那走在卵石中间的孩子把两只胳膊摆开来,做出大摇大摆很得意的样子。正得意着,一个老人走了过来,老人看着孩子说:“谁叫你走在中间?”
孩子就慌慌地从两行卵石中间走出来。
老人还不放过孩子,继续说:“中间是状元走的,现在没有状元,但你考取大学,也可以走到中间去。”
孩子喏喏地应着,往女孩跟前走来。
女孩站起来,想跟几个孩子一起去玩,但这时女孩听到大人喊她,大人说:“嫣嫣,把这些菜拿到浯溪里洗一下。”
大人说着,把半篮菜递给了女孩。
女孩就提着菜去浯溪里洗,浯溪就在村口,走完状元街,就是村口的浯溪了。女孩走在状元街上,街上还有很多人走着,都是大人,他们都走在两行卵石外面,没人在两行卵石里面走着。他们见了女孩,都问着说:“嫣嫣,去哪里呀?”
女孩说:“去浯溪里洗菜。”
女孩也跟那些大人一样,走在两行卵石外面,但走着走着,女孩就很想走到两行卵石中间去,女孩想走就走了进去,走在两行卵石的中间。正走着,忽然一个大人说话了,那大人说:”嫣嫣,你怎么走路的?”
女孩吓了一跳,慌忙走了出来。
大人继续说:“中间是状元走的,现在没有状元考了,但等你考取了大学,你才可以走中间,你知道么?”
女孩点点头,女孩说:“我知道。”
女孩洗了菜回来后,又坐在门口,女孩还看着门前那条状元街。看着看着,女孩起身了。女孩去屋里背起了书包,然后出门了。
女孩去上学了。
女孩仍然走在状元街上,去上学要从状元街走出村子,女孩走在两行卵石外面,女孩知道,现在她只能走在两行卵石的外面,要等到考取了大学,她才能像状元一样走在卵石的里面。
女孩天天这样走着,走在两行卵石外面。一天一天过去,女孩就大了。女孩成绩一直很好,小学成绩好,初中成绩也好,高中成绩更好。后来,女孩就参加高考了,女孩知道自己考取了。果然,有一天女孩在村口等到了录取通知书。女孩真的考取大学了。女孩捧着通知书回家时,走在状元街中间了,全村的人都跟在后面,但他们都走在两行卵石外面,他们都说:“嫣嫣你是我们村的状元了。”
女孩甜甜地笑了。
在女孩笑着时,一个声音传了过来,那是女孩大人的声音,大人说:“嫣嫣,你怎么坐在门口打瞌睡了?”
女孩就醒过来了,原来她在门口打瞌睡,她是在梦里考取了大学。
女孩叹了一声,然后看着大人说:“妈,我都十岁了,你什么时候让我读书呀?”
大人说:“女孩子家,读什么书。”
女孩说:“我要读。”
大人说:“没有钱,拿什么给你读。”
女孩“呜——”地一声哭了。
1.文章以“状元街”为题有什么深刻含义?请根据文意简要回答。(3分)
2.分析下列句中划线词语的表达效果。(3分)
女孩看见一个孩子走在两行卵石中间,其他几个孩子在两边跟着。那走在卵石中间的孩子把两只胳膊摆开来,做出大摇大摆很得意的样子。
3.根据小说对女孩的言行描写,举例分析女孩这个人物形象。(3分)
4.小说围绕女孩很想“走在状元街的两行卵石中间”来写,作者借此想引发读者对什么问题的思考?面对这样的问题,或许你心中颇有感慨,请联系自己的读书经历表达出你内心真实的感受。(5分)
综合性学习。(6分)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2分)
2011年9月29日21时16分,长征二号FTI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载人航天发射场点火起飞,将全新研制的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升空,10分钟后,器箭成功分离,太阳能帆板随后打开,并且入轨后状态正常。21时38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宣布,天宫一号发射成功。
随着天宫一号的成功发射,中国向空间站时代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2.为了庆祝我国载人航天事业取得的重大成就,中国集邮总公司特发行PFTN•HT-72《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留轨飞行纪念封》。
请你观察纪念封,介绍其设计特色。(2分)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成功发射纪念封》

《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留轨飞行纪念封》
3.在“神舟八号”与“天宫一号”成功交会对接的重要时刻,你一定感慨万千。请你把你要说的话写下来,以和同学们共勉。(30字左右,至少运用一种修辞)(2分)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字每对注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3分)
|
A.分别/处分纤细/腺体褐色/歇斯底里称心如意/乘人之危 |
|
B.干燥/急躁斑斓/颁布强劲/鼓足干劲数不胜数/数见不鲜 |
|
C.勒令/猎奇剖析/赔本咀嚼/咬文嚼字不速之客/可塑之才 |
|
D.赏识/奔丧底蕴/韵律慎重/引入入胜销声匿迹/不屑—顾 |
作文(50分)
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和 在一起
要求:①先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有一个年轻的牛仔要将一群牛赶进牛棚里,所有的牛都已经陆续进去后,偏愉有一只小牛抵死不从,不论年轻的牛仔如何费力拖拉,小牛都不肯进去。
一个老牛仔看到这个情形,走了过来,他用手指放在小牛的嘴中,小牛以为是母牛
的乳头,一边吸吮一边就跟着老牛仔走进牛棚了。
老牛仔对年轻牛仔说:“你只想赶快把牛赶进棚中,不想别的;可是我却想到小牛可能肚子饿了,正要吃奶。”
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只站在自己立场想的人,将会寸步难行。将心比心,我们可能获得到更多的机会和友谊。
要求:①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下面题目。(共4分)
无 题
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1.清人冯班云曾经称赞这首《无题》,说其“妙在首联”,请你分析首首联妙在何处?(2分)
2.“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两句抒发了怎样的情感?(2分)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题目(共11分)
(一)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
(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二)小国寡民。使①有什佰之器②而不用;使民重死③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④而用之。甘⑤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节选自《老子》)
①使:即使。②什伯之器:效用十倍百倍的工具。③重死:以死为重,即爱惜生命。④结绳:在文字产生之前,人们用绳子记事。⑤甘:用如动词,意动用法,以……为甘。美、安、乐的用法同此。
1.解释下面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现代词语写出下面句子在文中的意思。(2分)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文段(一)从哪四个方面描写了桃花源的美好生活?(2分)
4.文段(一)(二)中都写到了“鸡犬之声”,它们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分)
5.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和老子的“小国寡民”都是作者想象中的世界,他们描绘这样的社会有什么用意?(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