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文默写。(共8分)
1. ,在乎山水之间也。(欧阳修《醉翁亭记》)
2.寡助之至, 。(《孟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3.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中“ , ”
两句,成为远隔千山万水的朋友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不朽名句。
4.古代诗歌中有很多思乡念亲的名句。王湾《次北固山下》中的“ ,
”借“鸿雁传书”的典故表现了思乡之情;李商隐《夜雨寄北》中的“ , ”通过想象表现了对妻子的无尽思念。
下列四组词语中都有错别字,其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推诿谛造好征兆天依无缝 |
B.曝光山冈绵制品至高无上 |
C.抉择折断大货车幅园辽阔 |
D.揶揄校勘刹那间生杀与夺 |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强调/勉强烦闷/闷热兴高采烈/兴师动众 |
B.虐待/戏谑剽悍/缥缈越俎代庖/袍笏登场 |
C.伛偻/褴褛熨帖/慰藉瑕不掩瑜/不言而喻 |
D.恪守/贿赂怄气/老妪徇情枉法/以身殉职 |
作文(50分)
任选一题作文。(50分)
(1)题目:无法忘记的微笑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600字左右。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2)读下面材料,然后作文。
有位妇女多年来总是嘲笑住在对面的那位妇女太懒惰:“那女人的衣服,永远都洗不干净。你瞧,她晾在院子里的衣服,总是有斑点……”这一天,一位好友到她家来玩。她将好友领到窗前,指着对面晾出的衣服,又将那位妇女嘲笑了一番。好友透过窗子望去,那些衣服上确实斑斑点点,好像是没有洗干净。噢,不对!当好友移动身子时,发现那些斑点也在动。原来不是对面的妇女衣服洗不干净,而是自己朋友家里的窗子脏了。于是,细心的朋友拿了一块抹布,把窗户上的灰溃细细地擦掉,说:“看,这不就干净了?”这位妇女看后,脸上顿时红了起来。
要求:①请根据材料寓意,任选一个角度作文,题目自拟。
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字数600字左右。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题目。(共争分)
水调歌头
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1.这首词表现了词人什么样的情感变化?试做简要分析。(2分)
2.试分析这酋词流传千古的原因。(提示:可从艺术构思和思想内容两方面分析)(2分)
阅读下面两个文段,完成题目。(共l1分)
(一)侍中、侍郎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此皆良实,志虑忠纯,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愚以为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将军向宠,性行淑均,晓畅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之曰能,是以众议举宠为督。愚以为营中之事,悉以咨之,必能使行阵和睦,优劣得所。
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
选《出师表>
(二)魏公叔痤(cuò)病,惠王往问之。曰 : “共叔病,即不可讳①,将奈社稷何?”公叔痤对曰 : “痤有御庶子公孙鞅②,愿王以国事听之也。为弗能听,勿使出竟③。 ”王弗应,出而谓左右曰:“ 岂不悲哉!以公叔之贤,而谓寡人必以国事听鞅,不亦悖④乎! ”
公孙痤死,公孙鞅闻之,已葬,西之秦,孝公受而用之。秦果日以强,魏日以削。
选自《战国策·魏策一》
注释:①即不可讳:万一发生什么不幸。②御庶子公孙鞅:御庶子,官职;公孙鞅:即鞅变法的商鞅。③竞:通“境”,边境。④悖:荒谬,糊涂。
1.解释下面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2分)
(1)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陛下 遗:_ ___
(2)采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 恨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3.文段(一)中诸葛亮分别推荐了文臣和武将,从文段看,他推荐文臣的标准偏向于“德”能表明这一点的词句是“____ ’;推荐武将则是____,能表明这个标准的语句是“__________”。(3分)
4.结合文段(一)和文段(二),简要从正反两方面分析说明“贤臣”在国家治理上的作用。(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