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0分) 光明中的温柔杀手 每每谈到环境污染,人们首...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0分)

光明中的温柔杀手

每每谈到环境污染,人们首先想到水污染、大气污染、噪音污染、固体废物污染等等,却很少察觉身边潜在的威胁——光污染。在大城市中,耀眼的路灯、建筑照明、灯箱广告等造成的污染已成为直接影响人类身体健康和自然生态的又一环境杀手。

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成三类,即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不少高档商店和建筑物用大块镜面式铝合金装饰的外墙、玻璃幕墙等形成的光污染属于白亮污染;夜间一些大酒店、大商场和娱乐场所的广告牌、霓虹灯,大城市中设计不合理的夜景照明等,强光直刺天空,使夜间如同白日,这属于人工白昼;现代舞厅、歌厅安装的黑色灯、旋转灯、荧光灯以及闪烁的彩色光源则构成了彩光污染。

在人工白昼营造的“不夜城”里,人们难以入睡,人体正常的生物钟被扰乱。临街玻璃幕墙的反射光影响正常的交通行驶,成为事故隐患。同时反射光的聚焦还容易引起火灾。而彩光污染危害更严重,它不仅对眼睛不利,而且干扰大脑中枢神经,使人出现头昏心烦、恶心呕吐、失眠、注意力不集中、身体乏力、情绪烦躁等症状。据测定,长期受歌舞厅中的黑色灯产生的紫外线照射,会诱发流鼻血、白内障,甚至导致白血病和其他癌变。

在光污染中首当其冲受害的是直接接触光源的眼睛。据统计,我国高中生近视率达60%以上,居世界第二位。有关卫生专家认为,其中主要原因并非单纯用眼习惯所致,而是视觉环境受到光污染。

据科学测定,一般白粉墙的光反射率为69%-80%,镜面玻璃的反射率为82%-88%,特别光滑的粉墙和洁白的书籍纸张的反射系数高达90%,比草地、森林或毛面装饰物高10倍左右。这个数值大大超过了人体所能承受的光辐射适应范围。如果长期在这种反光条件下工作或生活,视网膜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其感光细胞功能受到抑制,造成视力急剧下降,白内障发病率有时可达45%。

数百年来,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在自然光的作用下成长繁殖的。现在的照明对自然界是一种非常严重的干预。科学家发现,一只小型广告灯箱一年可以杀死35万只昆虫。长此下去,很可能会严重危及昆虫世界的多样性。因为昆虫是大自然生物链上的一个重要环节,比如说鸟类和蝙蝠,就是以昆虫为主食的。许多植物是靠昆虫传授花粉的。如果没有了昆虫,必将导致严重的生态灾难。

人工灯光的光点有时可以传到数千公里之外,不少动物虽然远离光源,却也受到光的作用。它们受到人工照明的刺激后,夜间也精神十足,消耗了用于自卫、觅食和繁殖的精力。习惯在黑暗中交配的蟾蜍的某些品种已濒临灭绝。

鸟类在迁徙期最容易受人工光源的干扰。它们原本是以星星定向的,城市的照明光却常常使它们迷失方向。一群仙鹤就因德国马尔堡的灯光广告过亮,结果在城市上空整整飞了一夜,最后精疲力竭地掉到了地面。有时候鸟类还误把高楼的灯光当做星星,最后撞死在大楼上。据美国鸟类学家统计,每年都有400万只鸟因撞上高楼上的广告灯而死去。

1.本文第二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3分)

答:                                                                        

                                                                        

2.本文是从哪两个方面说明了光污染造成的危害?(4分)

答:                                                                       

                                                                       

3.为什么说“光污染”是“光明中的温柔杀手”?(3分)

答:                                                                       

                                                                       

 

1.(3分)光污染的类别(分类)(意思对即可) 2.(4分)对人体的影响 对生态的干扰(答出一点得2分,意思对即可) 3.(3分)因光污染的危害是潜在的,人们很少觉察到,所以是光明中的温柔杀 手。(意思对即可) 【解析】 1.了解文本内容,明确本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说明第二段说明对象特征即可。 2.学会在文章中找出照应的内容,又要学会概括内容的能力。 3.阅读文本,学会用原文的内容来理解问题,做题时,学会从原文中找出相应答案。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题目。(14分)

【甲】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人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刘禹锡《陋室铭》)

【乙】震孤贫好学,明欧阳《尚书》,通达博览,诸儒为之语曰:“关西孔子杨伯起。”教授二十余年,不答州郡礼命,众人谓之晚暮,而震志欲笃。骘闻而辟之,时震年已五十余,累迁荆州刺史、东莱太守。当之郡,道经昌邑,故所举荆州茂才王密为昌邑令,夜怀金十斤以遗震。震曰:“故人知君,君不知故人,何也?”密曰:“暮夜无知者。”震曰:“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密愧而出。

(节选自《资治通鉴》卷四九)

①震:杨震,字伯起。②欧阳《尚书》:指欧阳和伯创立的《今文尚书》。③关西:指潼关以西的地区。④州郡礼命:州郡的聘请任命。⑤晚暮:意思是年纪老了。⑥骘:即邓骘,时任大将军。⑦辟:征召。⑧昌邑:汉代县名。⑨茂才:即秀才。⑩故人:对门生、故吏的自称。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2分)

(1)山不在高,有仙则              名:          

(2)故人君,君不知故人,何也      知: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译文:                                                                     

⑵天知,地知,我知,子知,何谓无知者!

译文:                                                                     

3.请对甲文中加线的句子进行简要赏析。(3分)

答:                                                                        

                                                                        

4.甲文在语言运用上有怎样的特点?(2分)

答:                                                                        

                                                                        

5.请为乙文拟一个恰当的标题。(3分)

答: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

A.倒(tān)匀(chèn)鳞次比(zhì)妄自薄(fěi)

B.枯(hé)亵(dú)分外妖(náo)苦心孤(yì)

C.笑(xī)生(luán)广无垠(mào)成吉思(hán)

D.石(pán)涟 (qí)然而止(jiá)浑身数(xiè)

 

查看答案

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6分)

1.                    ,水中藻、荇交横。     (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2.                    ,似曾相识燕归来。     (晏殊《浣溪沙》)

3.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蒹葭》)

4.采菊东篱下,                     。        (陶渊明《饮酒》)

5.风,吹绿了春草,吹红了夏花,吹黄了秋叶,吹白了冬雪。风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了深深的印记。请写出含有“风”字的上下连续的两句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字,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50分)

题目一:经历就是财富

要求:①有真情实感,力求有创意,不得套写抄袭;②文体自定;③不少于6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20行);④文章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题目二:请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生活中,人们习惯说“再玩一会儿”“再吃一口”“再睡十分钟”……然而,当你在生活和学习中首战失利,你是否有勇气说“再试一次”。或许再试一次,你的眼前便会柳暗花明;再试一次,你可能找到成功的起点;再试一次,你的人生或许呈现七彩斑斓。只要心中不放弃信念,收获总会来到你的面前。

要求:①请以“再试一次”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不少于600字,自拟题目,文体不限

(诗歌不少于20行)。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记叙文,回答文后题目。(16分)

①那是三年前的事,一笔生意出了点事,可能会导致赔偿。我找律师商谈对策,结论是能证明赔偿责任的证据只在我们手里,法庭支持赔偿的证据不充分,赔偿只能是当事人良心上的事。

②从律师楼出来,在我要开车门时,几步远一个年轻女子向我走来,“请问,这是您的车吗?”“是。”我机械地回答。“很抱歉,我把您的车碰坏了。”她指给我看,车的左侧尾灯碎了。“咋搞的,刚买的新车。”我不悦。“对不起,我应该赔偿。”她一脸歉意。我随口说:“咋赔偿?”她说她身上没带多少钱,能不能明天到修车行,她付修理费。

③我在考虑如何了结这件事,忽觉蹊跷,便问:“你一直都在等我?”她点点头。我心里惑然:莫不是遇上真人了,能溜脱却不溜,倒在这儿傻等着赔偿。我打量了她,稚气的脸庞透出红润,不粉不饰,气质端庄文静。我对她的诚实萌生了怜香惜玉之心。我说:“算了,你也是无意的,修车的事我自己来吧,以后你也当心点。”她并没有离开,再三征求我的赔偿条件。

④我心里掠过一个灰暗的猜测:这女子想干啥,精神上有病?我便随口说:“就按你说的,明天下午,国贸大厦后面的修车行,我的车都在那儿修。”她说她知道那个地方,道了再见,骑上自行车走了。回到公司,我向老总说了律师调查取证后的意见,老总松了口气,说:“要不要给对方老板透点风,让他趁早死心,免得两家伤了和气。”我说:“让我再考虑考虑,过两天咱们再定。”隔了两天,我才去修车。又隔了两天,修车行黄经理给我打电话,说我修车的事把他弄糊涂了。他说,一个女人知道我在他那儿修车,问花了多少钱,留给我一个信封。放下电话,真猜不透这个女子的一再反常,我很快取回了那信封,里面是她留下的钱和一张字条。看完字条上的话,我真被感动了,说实话,这样的感动已经多少年不曾有过了。

⑤在公司讨论是否赔偿的会上,我提出了从公司形象考虑应主动赔偿的意见,但最终还是被否决了。原因非常简单:那毕竟是20万。我感到羞愧。

⑥我几次想拿出女教师留下的钱和字条给我的同事看,又不愿女教师的诚实被我的同事所嘲笑。我终于没能站出来向对方说明实情,也没有为此得罪我的同事。我瞻前顾后,竟然保持了沉默。我感到自己的可怜……我又一次从抽屉里拿出了那个信封,信封里依旧装着那480元钱,我又一次展读那张字条——“给您平添了麻烦,再次向您表示歉意。请收下我应付的赔偿。我这样做从根本上是为了我自己,为我自己能够坦然地面对我的学生,教他们做诚实的人,做一个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否则,我会一辈子害怕学生们的目光——那每天投给我的充满信任和尊敬的目光,仅此而已。”

⑦几年来,我把我的歉疚和那位女教师的形象一同在心底深深珍藏。

1.女教师坚持赔偿的真正原因是什么?(2分)

答:                                                                      

                                                                      

2.选文第③段加线句子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答:                                                                      

                                                                      

3.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下列加着重号的词语和句子的表达效果。(4分)

(1) 我心里掠过一个灰暗的猜测

答:                                                                      

(2) 原因非常简单:那毕竟是20万。我感到羞愧。

答:                                                                      

4.“我”和年轻女教师谁才是本文的主人公?为什么?(3分)

答:                                                                      

                                                                      

5.请为本文拟写一个四个字的标题,并用简要的语言说明理由。(4分)

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