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他对杜小康说:“明年春...

下列句子中的标点符号使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他对杜小康说:“明年春天之前就回家,柳树还没发芽的时候就回家……”他甚至向儿

子保证,“我要让你读书,无忧无虑的读书……”。

B.读了拜伦的诗,就想到西班牙去,想看看西班牙女郎的头发是黑的,还是金黄的?

C.2011年上半年,全国质监系统对乳制品、粮油、酒类、饮料等重点食品,不断加大执

法打假工作力度。

D.为了对演出市场及演员进行规范管理,文化部近日发出了“演员个人营业演出活动

管理暂行办法”。

 

C 【解析】本题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A项去掉句末的句号;B项是陈述句,不能用问号;D项中“演员个人营业演出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是文件,应用书名号。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     )

(1)这种人其实不是共产党员,至少不能算是一个       的共产党员。

(2)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     着一层枯黄的干皮,

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3)汉光武帝当年领兵作战时,手不释卷,曹孟德也自称老而好学,你为什么不以他们

为榜样      自己呢?

A.纯粹蒙鞭挞

B.纯正绷鞭策

C.纯正蒙鞭挞

D.纯粹绷鞭策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分)(   )

A.长年累月随声附和一筹莫展栩栩如生

B.雷励风行侧隐之心如法炮制鬼鬼崇崇

C.莫名其妙肆无忌惮浮想联篇刚愎自用

D.卑弓蛇影浑然一体素昧平生惹事生非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4分)

爱国常在微小处

高震东

我今天讲了什么是爱国主义,哪里是爱国主义,处处都是爱国主义!任何一个行为都可以爱国。

大家都知道以色列与阿拉伯的战争。阿拉伯和以色列打仗打得正热闹的时候,世界正举行选美比赛,那年以色列小组正好当选“世界小姐”。

许多电影界的人士都围着她:“小姐签约吧,将来你可以发大财了”,“签约后你名利双收,你何必回国呢,你的国家正在打仗,那么一个小国,随时会被吃掉的!”“你回去多可怕!你现在又有钱,又有名,留在美国吧!”……

这姑娘却在电视上发表谈话:“世界小姐不是我个人想选,我只是让你们知道,以色列是一个优秀的民族。我想让人们知道:地球上有以色列这个国家,所以我要出来竞选。今天我被选上了,我要以此告诉世界:以色列是个优秀的民族,因为我是世界上最漂亮的女人!同时还告诉世界:以色列这个国家正艰苦奋战,希望全世界的人民同情我们,支持我们!支持我们国家的独立!现在我的国家正在打仗,要钱何用?我们以色列亡国两千年,因为我们文化不亡,所以我们还能建国。今天我要回去,为祖国而战!”

她发表完这番谈话,第二天就坐飞机回国了。(掌声)这个消息发表后,全世界的人对以色列刮目相看!哇,以色列人真了不起啊!于是,以色列的军队,军心大振,他们象疯了一样,把阿拉伯的军队打得干干净净!这就是历史上最伟大的七日战争!七天打完!这就是因为一个女孩子的一句话!

所以,同学们,爱国常常在一个微小的地方。“一言以丧邦,一言以兴邦”。我们是受过高等教育的,我们肩负着国家的荣辱啊,人家看到我们就看到国家的希望。同学们,国家的前途是向后看的,个人的前途是往前看的。

老师这样一回顾,就知道二十年以后的中国是什么样子,看看小学生就知道三十年后的中国是什么现象。如果他品德良好,道德高尚,爱国,二十年后国家就有希望。如果看见这个小朋友很爱国,很有礼貌,很有道德,那么三十年后的中国人是了不起的中国人。否则看着他怠惰、自私、傲慢、无礼、没有水准,就知道三十年后的中国就是那个样子。我们今天要雪耻图强,力争做得更好。不要丢了祖宗的脸,不要丢了我们汉唐先烈的脸。

爱国是很具体的。我的学校门口有个标语:“离开校门一步,肩负忠信荣辱。”推而广之,离开国门一步,肩负全国荣辱。

一口痰吐在中国是小事,一口痰吐在外国,你就丢了中国十三亿同胞的脸,因为你代表十三亿中国人,而不是你个人,你千万不要以为,“好汉做事好汉当”,你错了;你做不到;你不够资格当!所以每个同学的一言一举都要注意。高老师回到国内,看到不顺眼的要讲要骂,要批评要建议,但是我离开了大陆回到台湾,不会讲大陆一句坏话。他们问:“大陆好吗?”我说好得不得了!太好了,太棒了。到了美国就说中国人伟大得不得了,绝对不会丢中国人的脸,一句对中国的批评也没有。但是,回来一定要实实在在地讲话,诚诚恳恳地建议。有的人刚好相反,在国内他屁都不敢放一个,装得那么温顺,那么可爱,一离开中国就大放厥词,把中国骂得一文不值,这就是标准的王八蛋也!

【注】高震东,男,山东潍坊人,1930年生,1948年移居台湾。教育家。以上是他在国内讲演的节选。

1.通读全文,然后概括这篇演讲辞的中心内容。(2分)

2.文中作者举以色列选美世界小姐的事例,其目的是什么?(3分)

3.作者在文中批判了生活中的一种什么现象?为什么批判这种现象?(3分)

4.这篇演讲辞的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什么写法?试分析其作用。(3分)

5.“爱国常在微小处”,读完这篇文章,你同意作者的这个观点吗?请略作阐述。(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小题。(16分)

上一碗米饭的时间

肖复兴

  ⑴入冬后北京最冷的那天晚上,我在一家小饭馆里。家里的人都出了远门,没有饭辙儿,要不我是不会在这么冷的天跑出来到这里吃晚饭。正是饭点儿,小饭馆里顾客盈门,只剩下靠门口的一张桌子空着,虽然只要一开门,冷风就会乘机呼呼而入,别无选择,我只好坐在了那儿。

  ⑵服务员是位模样儿俊俏的小个子姑娘,拿着个小本子,笑吟吟地站在我的面前,一口外地口音问我:“您吃点儿什么?”我要了三两茴香馅的饺子和一盆西红柿牛腩锅仔。很快,饺子和锅仔都上了来,热气腾腾的扑面撩人,呼啸寒风,便都挡在了窗外了。

  ⑶埋头吃得热乎乎的,觉得忽然有一股冷风吹来,抬头一看,一位老头已经走到我的桌前,也是别无选择地坐了下来。在我的对面坐下来之后,大概看见我正在望着他,老头冲我笑了笑,那笑有些僵硬,不大自然。也许,是为自己一身油渍麻花的破棉袄感到有些羞涩,和这一饭馆衣着光鲜的红男绿女对应得不大谐调。我看不出他有多大年纪,或许还没有我大,只是胡子拉碴的显得有些苍老。我猜想他可能是位农民工,或者刚刚来到北京找活儿的外乡人。

  ⑷他坐在那里,半天也没见服务员过来,便没话找话的和我搭话,指指饺子,问我饺子怎么卖?我告诉他一两3块钱吧。他立刻应了声:“这么贵!”这时候,那个小个子姑娘拿着小本子走了过来,走到老头的身边,问道:“你吃什么?”老头望了望她,多少有点儿犹豫,最后说:“我要一碗米饭。”姑娘弯下头在小本子上记下来,又抬起头问:“还要什么?”老头说:“就一碗米饭!”姑娘有些奇怪:“不再要点儿什么菜?”老头这回毫不犹豫地说:“一碗米饭就够了。”然后补充一句,要不麻烦你再给我倒碗开水!姑娘不耐烦了,一转身冲我眉毛一挑,撇了撇嘴,风摆柳枝般走了。

  ⑸过了好长时间,也没见姑娘把一碗米饭端上来,更不要说那一碗开水了。在这样一个势利眼长得比鸡眼还多的社会里,人们的眼睛都容易长到眼眉毛上面,很多饭馆都会这样,不会把只要一碗米饭的顾客放在心上,更何况是一个衣衫褴褛的老头,在他们眼里几乎是乞丐一样呢。姑娘来回走了几次,大概早忘了这一碗米饭。

  ⑹我悄悄地望了一眼对面的老头,看得出来,老头有些心急,也有些尴尬,又不知道如何是好,如坐针毡。如果有钱,谁会只要一碗白米饭呢?但如果不是真的饿了,谁又会非得进来忍受白眼和冷漠而只要一碗白米饭呢?

  ⑺我很想把盘子里的饺子让给老头先垫补一下,但把剩下小半盘的饺子给人家吃,总显得不那么礼貌,有些居高临下,就像电影《青春之歌》里的余永泽打发要饭的似的。那锅仔我还没有动,可以先让他喝几口,但一想饭还没吃,先让人家喝汤,恐怕也不合适,而且也容易被老头拒绝。

  ⑻因此,当姑娘又向这边走来的时候,我远远地冲她招招手,她走了过来,老头看见了她,张着嘴动了动,一定是想问她:“我那一碗米饭呢?”但如今的小姑娘哪一个好惹?看人下菜碟,已是常态,势利的现实和势利的城市,早完成了她活生生的青春期教育。为了避免尴尬,我先把话抢了过来,对她说:“姑娘,你给我上碗米饭!”话音刚落,怕她同样嫌弃我也只要一碗米饭,便又加了句:“再来三两饺子。”姑娘在小本子上记了下来,转身走了。我冲着她的背影喊了句:“快点儿呀!”她头没有回,扬扬手中的小本说道:行哩!

  ⑼老头望了望姑娘走去的背影,又望了望我,什么话没有说,似乎是想看看,同样一碗米饭,到底谁的先上来。一下子,让我忽然感觉偌大的饭馆里,仿佛主角只剩下了老头、姑娘和我三个人,三个人彼此的心思颠簸着,纠结着,一时无语却有着不少的潜台词。

  ⑽我望了望老头,也没有说话。我是想等这一碗米饭和三两饺子上来,一起给老头,谁家都有老人,谁都有老的时候,谁都有饿的时候,谁都有钱紧甚至是一分钱让尿憋死的时候。

  ⑾老头垂下头,不再看我。我埋下头来,吃那小半盘的剩饺子,也不敢再望他,我不知道此刻他在想什么,但生怕我的目光总落在他的身上会让他觉得尴尬。有时候,只能让人感慨生活现实的冷漠,比窗外的寒风还要厉害,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如今是越来越深了,并不是一碗米饭几两饺子就能够化解的。

  ⑿很快,也就是那小半盘剩饺子快要吃完的功夫,只听姑娘一声喊:“您的米饭和饺子来了,”便把一碗米饭和三两热腾腾的饺子端在我的桌子上,同时也把老头的那一碗米饭端在桌上。可是,抬头的时候,我和姑娘都发现,对面的老头已经不在了。

⒀其实,只是上一碗米饭的时间。

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篇文章的主题思想。(3分)

2.第(7)段中,“我”为什么没有把那份“剩饺”和“汤”给老头?(3分)

3.老人从踏进这家饭馆到离开这家饭馆,内心经历了复杂的变化,试将变化过程写出来。(4分)

4.结合具体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含义。(3分)

老头于是冲我笑了笑,那笑有点僵硬不大自然

5.从文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原文,选择一处进行具体分析。(3分)

 

查看答案

填补下列名句的空缺处或按要求填空。(每空1分)

1.半卷红旗临易水,            。(李贺《雁门太守行》)

2.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3.            ,铜雀春深锁二乔。(杜牧《赤壁》)

4.山回路转不见君,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桃花源诗》中有诗云:“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桃花源记》中表意与之相近的文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6.碧、绿、青,这些色彩往往带给人春意,让人心情愉悦。请写出含有这些色彩的诗句:                        。(所写诗句为上下句,只要含有其中一种颜色即可。)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