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20分) 放弃是成功的第一步 陈卓琳 ①在人生的追...

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完成小题。(20分)

放弃是成功的第一步

陈卓琳

①在人生的追求中,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厄运,我们便会告诉自己坚持下去,不要放弃,终会获得成功。其实,很多时候,我们应该学会放弃的。

②古罗马有一则寓言:有两条河流从源头出发,相约流向大海,他们穿过山涧,最后到了沙漠的边缘。他们一筹莫展,讨论着怎么办。其中一条河说:“我一定要流过去,找到大海。”另一条河则说:“不如回去再等机会吧,如果前进,我们可能走不出沙漠就干涸了。”结果一条河执著地前进,干涸在了沙漠里,另一条河则回到了源头,等到了良机,流向了大海。

执著有些时候将导致失败,而放弃则走向了成功

④我们赞赏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但要成就一番事业,放弃和锲而不舍并不矛盾。梵高拒绝做传教士而成了有名的画家;比尔·盖茨放弃了哈佛学位,却创造了微软公司的神话;刘翔放弃了跳高,成为了110米栏名将。放弃是对生命的过滤,对追求方式的扬弃,是对自己的重新认识和发现,不学会放弃,就无法成功地跨越生命、驾驭人生。

⑤生活有时会逼迫你,不得不停止前进,不得不丢掉爱情,不得不放弃梦想。苦苦地挽留夕阳,是傻子;久久地感伤春光,是蠢人。什么也不愿放弃的人,常常会失去更珍贵的东西。今天的放弃是为了明天更好地得到。不计一时得失,勇敢地放弃,是为了更大的成功。

⑥放弃是剪刀,生命之树剪除病枝赘叶后,更显生机勃勃。拒绝放弃,只会作茧自缚,在生活的网中被束缚致死。

⑦放弃有痛,宛如壮士断臂,但放弃将给你一个更美好的开端。放弃已不再爱你的恋人,你会多一个朋友,苦苦纠缠,你就多一个仇人。放弃屈辱留下的仇恨阴影,你的眼睛里满是和平阳光、鸟语花香。放弃是一种明智,一种宽容。当然面对暂时的伤痛,放弃需要一种忍辱负重、毁誉不悲的精神,需要直面淋漓鲜血的豪迈气概,所以敢于放弃的人也是坚强的人。

⑧通往成功的路不止一条,没必要一条路走到黑,撞到南墙才回头。忘掉最初的选择并不意味着背叛了自己,放弃无可挽回的事情并不说明你整个人生从此暗淡无光。放弃,是为了更好地得到,只有果断放弃,才能将该拿起的东西更好地把握着。

⑨记住,拿起再放下,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着

(选自《智慧背囊》)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4分)

2.请从论证方法的角度分析第⑥段的表达效果。(4分)

3.揣摩语言。根据要求回答括号中的问题。(6分)

(1)执著有些时候将导致失败,而放弃则走向了成功。(划线词有何作用?)(3分)

(2)拿起再放下,是为了更好地把握着。(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3分)

4.下面这段话选自《〈呐喊〉自序》,请认真阅读,回答问题。(6分)

……因为这些幼稚的知识,后来便使我的学籍列在日本一个乡间的医学专门学校里

了。我的梦很美满,预备卒业回来,救治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的疾苦,战争时候便去当

军医,一面又促进了国人对于维新的信仰。

(1)上面这段文字提及“像我父亲似的被误的病人”,散文集《朝花夕拾》中有一篇文章

便回忆了有关往事,该文的题目是《                   》。(2分)

(2)请结合《藤野先生》一文中鲁迅先生“弃医从文”的经历,谈谈《放弃是成功的第一步》一文给你的启发。(4分)

 

1.(共4分)放弃是成功的第一步。 2.(共4分)运用了比喻论证和正反对比论证的方法,将放弃与拒绝放弃的后果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放弃是成功的第一步”这一中心,使语言生动形象。 3.(共6分)(1)(3分)“有些时候”表明执著在一定的情况下会导致失败,而不是所有情况都如此,体现了议论文语言的严密性。(2)(3分)在人生的追求中,总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厄运,这时我们应该不计一时得失,勇敢地放弃,这样才能通向更大的成功。 4.(共6分)(1)(2分)《父亲的病》(2)(4分)鲁迅先生起初选择学医,意在救治像他父亲那样被庸医所害的病人,但在日本仙台医学专门学校求学期间,作为一个弱国子民的鲁迅,经常受到具有军国主义倾向的日本人的歧视。于是他毅然决定放弃医学,选择了文学的道路,也因此成就了一位文学巨匠。(2分,意对即可)他的经历告诉我们,当现实与理想出现分歧时,我们应当果断地选择放弃,这样才能走向更大的成功。(2分,意对即可) 【解析】 1.论点的要求应满足三点:作者的观点、明确的判断、完整的句子。学会在文章中找出和概括符合观点的句子。 2.议论文中常用的论证方法要掌握,了解每一种论证方法的具体作用,作答时学会结合语境,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1)议论文的语言讲究准确而又严密。作答时,学会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做具体的分析与说明。(2)学生应培养理解语句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4.(1)了解鲁迅作品,积累有关的文学常识;(2)结合鲁迅事例,围绕本文观点来谈,意思表述正确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6分)

掣肘难书

宓子贱治单父,恐鲁君之听谗言,令己不得行其术也,请近吏二人于鲁君与之俱。至于单父,邑吏皆朝。宓子贱令吏二人书。吏将书,宓子贱从旁时掣摇其肘。吏书之不善,宓子贱为之怒。吏甚患之,宓子贱曰:“子之书甚不善,子勉归!”

  二吏归报于君曰:“宓子不可为书。”君曰:“何故?”对曰:“宓子使臣书,而时掣摇臣之肘,书恶而又甚怒,吏皆笑宓子,此臣所以辞而去也。”

  鲁君太息而叹曰:“宓子以此谏寡人之不肖也!寡人之乱宓子而令宓子不得行其术必数有之矣。微二人,寡人几过!”遂发所爱,而令之单父,告宓子曰:“自今以来单父寡人之有也,子之有也。有便于单父者,子决为之矣。五岁而言其要。”宓子敬诺,得行其术于单父 。

                                                   (选自《吕氏春秋》)

【注】①宓子贱:名不齐,春秋鲁国人,孔子弟子。单父:古地名。②勉归:回去努力。③所爱:宠幸的人。④有便于:即有利于。⑤言其要:言,报告。要,要点。

1.用斜线(/)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2分)

(1) 宓 子 贱 从 旁 时 掣 摇 其 肘      (2) 此 臣 所 以 辞 而 去 也

2.写出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思。(4分)

(1) 吏患之(        )         (2) 君曰:“何?”(          )

(3) 必有之矣(        )       (4)发所爱 (          )

3.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的意思。(4分)

(1)子之书甚不善,子勉归矣。

(2)微二人,寡人几过。

4.宓子贱“请近吏二人于鲁君与之俱”的原因是什么?(请用原文回答)(2分)

5.“掣肘难书”的故事给我们怎样的启示?请分别从宓子贱和鲁君的角度加以阐述。(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6分)

江楼感旧

[唐]赵嘏

独上江楼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来望月人何处?风景依稀似去年。

1.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描绘“月光如水水如天”的画面。(3分)

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

 

查看答案

用课文原句填空。(8分)

1.蒹葭苍苍,                    。(《蒹葭》)

2.蒹葭苍苍,                    。(《蒹葭》)

3.____________         ,铁马冰河入梦来。(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4.______         ______,在星辉斑斓里放歌。(徐志摩《再别康桥》)

5.5月26日是世界向人体条件挑战日,它旨在锤炼意志、挑战极限,这与孟子所说的“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                        ,饿其体肤,空乏其身”何其相似。

6.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被赋予“任何腐朽势力都不可逆转历

史潮流,新生力量必将茁壮成长”新意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12分)

生命也不完全是为了抵达。就像花草,并不是非要到达某一个季节才算实现价值;就像     ,并不是非要                       。因为生命中绝大部分的风景总是在途中。生命主要是为了经历。就像候鸟,不停地qiān xǐ(          )就是为了经历季节和风雨;就像河流,不息地流动就是为了经历交汇和起伏。尽管具体的经历总是显得那样    suǒ suì(       )、那样平凡、那样漫长又是那样不胜其烦,但恰恰是它们构成了一个个真实的jīng cǎi(     )的人生。这才是生命最弥足珍贵的状态。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用正楷写出相应的汉字。(3分)

 

 

 

 

 

 

 

 

 

 

 

 

 

 

 

 

 

 

 

 

 

 

 

 

 

 

2.联系上下文,仿照画波浪线的句子在横线处补充恰当的语句。(2分)

就像            ,并不是非要                                           

3.找出这段文字的中心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4.初三(1)班准备开展“珍爱生命”的主题班会活动。请你完成以下任务。(5分)

(1)主题班会需要布置会场,请你写一句宣传标语挂在教室后面。(2分)

(2)作为主持人,请你写一段开场白。(不超过80字)(3分)

 

查看答案

作文。(60分)

请以“周末”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

②除诗歌、剧本以外文体不限;

③不要少于600字;

④文中不要出现(或暗示)本人的姓名、校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