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周庄烟雨中 韩静霆 (1)一踩着周庄的石板路,人就在水中央了,一蹬上周庄的乌篷船...

周庄烟雨中   韩静霆             

(1)一踩着周庄的石板路,人就在水中央了,一蹬上周庄的乌篷船,就到了水乡人家了。

(2)正是烟雨空漾天气,衣裳在空气里就湿漉漉了,眉毛头发也在不知不觉中湿了。绕着水乡人家的都是河汊,抱着周庄水镇的,都是湖。前前后后是水,左左右右也是水,周庄依偎在淀山湖、色蚜湖、南湖和澄湖的怀里,像从湖里滋出的一张荷叶。

(3)周庄河汊上泊着可以租用的乌篷船,近看那船是实在的,远看,可就化在细密而又无痕的烟雨中了。真正坐在船上,才算是知道水乡呢。船儿款款地贴着水镇人家的窗根儿摇,穿过一个桥洞,又穿过一个桥洞,风景明明暗暗。船儿咿咿呀呀地自说自话,船儿赶着一群又一群湖鸭。忽然间,船儿打了一个横,竟然进了人家的院子,人家的厅堂!说是那人家姓张,张家厅堂高高筑在水上,可见爱水爱到了什么程度。行船在厅堂,船娘和厅里的熟人打着招呼,沏春茶的声音都听得见。水镇,水船,水乡人,远客,一下子就成了一个温馨的整体,一个很大的冢。

(4)在周庄,真好;在乌篷船上,真好。我这个北方汉子浮躁的心,放下了,在水中溶掉了。湿漉漉的水雾营养着脸呢,一双干涩的老眼,水灵灵的了,涩苦生剌的舌根,荡漾着凉丝丝的水波了。试试嗓音,喉咙里跑出了湿软湿软的音节儿。撑船的船娘问我,“向左呢?还是向右?”左边是桥,右边也是桥,左手是水乡,右手也是。我就请船娘“随意”。是啊,随意,前边的船娘,后边的船娘,青莲包头藕荷兜,都随意。

(5)粉墙乌瓦和小桥流水构成的周庄,船的梭织连的周庄,是一种禅境,是物化了的精神的田园啊!这种禅境,不是古佛青灯下的“禅”,而是一种“平安家园”的感觉,那么凡俗,那么自足,让人随便想些什么就想些什么,让人眷恋,让人相思,让人散开胸中的积郁。

(6)我在张家厅堂品了一阵阿婆茶。

(7)我在沈家天井,看了一阵独自绿着的一株芭蕉。

(8)我登上不知姓氏的小姐的绣楼,对着绣花的绣幔和雕花的牙床,发了好一阵呆……

(9)周庄!周庄!水做的小镇,水做的骨肉。我觉得浑身轻松,也觉得自己一下子就变得很温柔很温柔了,不是么?船儿和船儿磕碰了,相对一笑;船儿和船儿在水巷狭路相逢了,让开就是。

(10)周庄当然不是世外,周庄当然也有历史。离镇二里的太史淀,枯水时可见古井数臼,水丰时烟水茫茫,一澄如天。便是说,平静和泰然之下的周庄,也藏着说不尽的沧桑。周庄水域春秋时期见有记述“摇城”,北宋元祜元年,得名周庄,两千五百年的旧事,九百岁的高龄,多少风风雨雨骚扰?可是,在周庄的粉墙上,拱桥上,人们是见不到沧桑变化的碑刻和文字痕迹的,周庄不把沧桑写在脸上,甚至不挂在心上。如此不动声色地面对沧桑和历尽沧桑的不动声色,该是大师级的修炼吧?风雨就是风雨,沧桑就是沧桑,芦花还是白就白了,采花还走黄就黄了,船迎走船,桥还是桥,周庄还是周庄。无论庙堂之上,朝野之间,怎样的人来人去,云起云飞,周庄乡民创造的温馨,宁静,平和,淡泊,以及在平淡宁馨申所包容的博大和深刻,是永恒的。

(11)一切都是匆匆过客!诗朋、酒侣、名士、富豪、官宦、贵胄,都是过客,惟有水镇人家创造的水镇永恒,周庄永恒!我想。

(12) 船儿在水上漂着。我在船儿之上躺着。

(13)我抱着周庄烟雨,周庄烟雨抱着我。

(14)周庄真好。周庄永恒的宁静,温柔,自然,真好。

1.作者在坐船游览后对周庄产生了“一种‘平安家园’的感觉”,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分条归纳,是哪些见闻使他产生了这样的感觉。  (4分)                   

2.用自己的话解说第(10)节中的划线句“周庄不把沧桑写在脸上,甚至不挂在心上”的内涵。  (2分)                                                         

3.文题为《周庄烟雨中》,但文章在“烟雨”上着墨很少,这是为什么?(2分)

4.作者写自己在周庄品茶、看芭蕉、发呆这三个细节,其目的是什么?(2分)

5.最后二段在文中起什么样的作用?(2分)                                     

 

1.①载着游客的船儿可以随便进入人家的院子、厅堂。②游客和周庄人可以一下子组成一个很大的家。③能使我这个北方汉子放下浮躁的心。④让人眷恋、相思,散开心中的郁积。(共4分。每点1分,用原文回答不得分) 2.周庄以博大的胸怀创造了一个永恒、温馨、宁静、平和、淡泊的生存环境。 3.文中的烟雨不仅指自然界的烟雨,更是指周庄历经沧桑后独具的人文环境,文章重点写的是周庄的人文环境,故对自然界的烟雨着墨不多。 (2分) 4.用历史上的沧桑变化来衬托眼前周庄的温馨、宁静、平和、淡泊,并进一步写出的博大深刻永恒,使文章的内容更加厚重,主题更加深刻。 5.写自己已经沉浸在周庄迷人的人文环境中,再次倾吐了周庄在自己心目中的整体印象,含蓄隽永,意味深长。(酌情扣分,意思对即可。)(2分) 【解析】 1.本题考查概括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作者坐船游览周庄时的见闻感受来分条归纳即可。 2.本题考查理解文章语句内涵的能力。根据第10段的内容来理解画线句子的内涵即可。 3.本题考查理解文章标题内涵的能力。根据文章的内容从表层、深层来理解即可。 4.本题考查文章情节安排的用意。此处情节的安排主要是为了表现主题。 5.本题考查文章的作用。从结构、内容上来分析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综合性学习。(4分)

世界上许多国家过母亲节,但母亲节的日期不尽相同:美国、意大利等国都在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法国的母亲节是5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泰国的母亲节是8月12日。有人提议我国也应该设立自己的母亲节,以提醒人们不忘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

1.假如我国的母亲节已经确立,请你仿照下面示例的句式,为我国首届母亲节拟定一个宣传主题。

2.假如从下面的候选人中推举—人作为母亲节的形象代言人,你推举谁?请写出理由。

候选人:孟母(孟子的母亲)   岳母(岳飞的母亲)   冰心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2分)

1.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散文集。其中     记叙作者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2.九年级某班组织了一次“我心中的语文”专题学习活动,其中有主题为“话说文学作品中的人物”的交流会。请为本次交流会的场地布置拟一副对联,要求所写内容切合活动主题。

 

查看答案

根据语境及括号内提示,填写合适的成语。(任选两个作答)(2分)

美,可以在   A  (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的宫殿中,也可以在炸毁的大桥旁,可以在  B  (表示心情开阔舒畅,精神愉快)的鲜花上,也可以在风中跳动的烛光中;美,可以在   C (指摆脱世俗的高雅境界)的维纳斯雕像上,也可以在那平凡少女的笑魇里。生与死处在两个世界,但美却可在生死边缘上闪闪发亮,这就是生命的力量——生命的至美。

我选         ,成语:             ; 我再选      ,成语:             。

 

查看答案

古诗文填空(8分)

1.《诗经.关雎》中包含两个成语的一句诗:___________,寤寐思服。优哉游哉,___________.

2. 王维《使至塞上》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现了边塞雄浑之景,而《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则表达了边塞浓艳之美。

3. 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                       !

4. 思念之情.亘古不变,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唱。潇潇夜雨中,李商隐客居寂寞,倚窗伫立,将相思之情转化为了重逢的希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夜雨寄北》)

 

查看答案

下面语句的顺序排列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极目远望 ②那波浪互相拥挤着,追逐着,越来越近,越来越高  ③那从天边垂下来的波涛,一排赶着一排,浩浩荡荡  ④那由地心里泛起的浪花,沸沸扬扬,一层紧追着一层  ⑤像冲锋陷阵的大军 ⑥像秋天田野上盛开的棉朵

A.③⑥①②④⑤

B.①③⑤④⑥②

C.③⑥④⑤①②

D.①④⑥②③⑤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