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为了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

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2 分)

A.为了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周年,5月23日中共中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座谈会。

B.我国农村经济发展呈现增粮增产好形势:三大主粮(水稻、小麦、玉米)超过1万亿斤,棉油糖、肉蛋奶、水产品等农产品也全面增产。

C.“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表露了温总理要为民尽忠尽职尽责的决心。

D.我始终不明白,为什么他的魅力没能使他在这次比赛中脱颖而出。

 

C 【解析】本题考查运用标点符号的能力。C.“入则恳恳以尽忠,出则谦谦以自悔”。表露了温总理要为民尽忠尽职尽责的决心。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 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夏天是人生的摇滚曲,它kāng kǎi激昂,diē dàng起伏,它的火热与激情足以把一切胆怯和懦弱涤荡。

 

查看答案

作文(6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善待是一种友好的行事方式,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是一种豁达的胸襟情怀。有了善待,我们的身心会更加愉悦,我们的生活会更加和谐,我们的自然会更加美好……

请以“善待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要求:1.书写认真,力求工整、美观。

2.文中不得出现所在学校的名称和师生姓名。

3.不得以本试卷中的阅读材料作为写作内容。

 

查看答案

语言表达

上海一家研究机构调查显示,中国富有家庭子女教育呈现大投入,追逐精英主义、贵族主义的趋向。这些家庭的子女接受教育的方式呈现两种倾向:一是参加各类天价培训班和贵族训练营。上海一些专为高收入家庭子女准备的天价培训班十分火爆,“幼儿EMBA班”、80万元的“民营企业接班人”、“少帅缔造营”、“贵族培训班”等等,不一而足。二是送孩子到国外读书或游学。北京一家文化公司推出赴英夏令营活动,15天收费2.68万元,报名者十分踊跃。

作为正在接受教育的当代中学生,你一定对此有自己的看法,请你发表自己的感想。要求:观点明确,分析合理,不少于100字。 (6分)

 

查看答案

根据课文默写。(10分)

1.               ,君子好逑。(《诗经 关雎》)

2.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3.曲径通幽处,                   。(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4.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5.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

6.山重水复疑无路,                 。(陆游《游山西村》)

7.                 ,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

8.                 ,甲光向日金鳞开。(李贺《雁门太守行》)。

9.无情有恨何人觉?                 。(陆龟蒙《白莲》)

10.了却君王天下事,                 ,可怜白发生!(辛弃疾《破阵子》)

 

查看答案

文化城市

到绍兴游沈园,纯因为陆游与唐琬凄艳动人的爱情悲剧所诱使。这座有着800年历史的宋代私家园林,格局景致皆不出众。欣赏过苏杭精致园林,沈园像寻常小公园,雕饰简朴的亭台水榭,有待修整的荷花池,乏人问津的茶铺,在灿烂阳光下显得格外冷清。

然而,读过陆游《钗头凤》和《沈园》诗词,走在园林的每一步便都有了不简单的感受。跨过放翁桥,凝视宋池里翠荷田田,脑际闪现出了陆游名句:“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谧静无人的冷翠亭,红鲤悠游自在的葫芦池,残垣叫人心惊的孤鹤轩,没有暗香红影的问梅槛,不期然低吟“桃花落,闲池阁”,望着入夏以来郁郁葱葱的“宫墙柳”,历史长年徘徊不去,陆游的黯然长叹萦绕耳际,唐琬的凄怆泪痕重现眼前。于是,不起眼的园林有了历史文化的滋润,处处让人感动,再三流连,不舍离去。

历史文化有着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一个平淡无奇地方经它轻轻点染,竟能散发历久不衰魅力。只要读过宋词,只要懂得陆游,只要曾经在感情道路上有过遗憾,便会不自禁地为沈园故事一再注入新元素,漫步寂寞花树间,黯然神伤。

出了沈园旧入口,眼前是一座填平湖沼地兴建的新园林,进入观赏,都是仿古建筑,放眼尽属“假”山“假”石“假”池,形式上洋溢宋代风采,却是一具缺了灵魂的躯壳。没有了文化意味与历史感受,再华美的园林也不过是一个主题娱乐公园,仅供人拍摄婚纱外景彩照,激不起心灵共鸣。

文化是城市的灵魂,一个失去灵魂的城市,宛如高价商店的陈列品,以一组无意义的数字证明自己存在的价值。而文化其实就是生活,遗弃根与泥土般的血缘联系,城市将是一座空中浮城。

土生土长的绍兴人怀念着老绍兴城,水道纵横,划着乌篷船行遍全城,生活内容如同鲁迅笔下的“故乡”。二十年来天翻地覆的变化,使河道萎缩,多已成了臭水沟,“桥乡”里竟已难得见到像样的桥。鲁迅故居前的街道遭截断围堵,建成流行步行街,筑起收费亭,入门票一年内涨了一倍。鲁迅故居被妥善保护起来,却也从此与大众生活隔绝了,进出的只有到此一游的观光客,故居左右涌现的是一间间贩卖鲁迅文化品牌的旅游商店。

生活在这样一座失忆的城市,或许最不需要的东西就是文化

城市文化需要百年千年的沉淀积累,有一群具备人文素养的居民生活其间,继承它,维护它,滋养它,丰富它,最终形成文化名城。然而,毁灭这些文化几乎只需弹指间工夫,一个错误的行政决定,辛苦铸建的基业顿时灰飞烟灭,万劫不复。

绍兴回来整理数码相册,印象最深刻的仍是鲁迅童年乐园——百草园、三味书屋一角的鲁迅小书桌、以及闹市中心的古轩亭口、车辆人潮熙攘的秋瑾纪念碑。仔细重看了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与《药》,绍兴在心中又增加了重量。

1.沈园给人的外在感受是什么?(3分)

答:                                                                          

2.文章开头两段,用大量的篇幅叙说到绍兴游沈园,作者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4分)

答:                                                                          

                                                                              

3.试分析文中画线句“生活在这一座失忆的城市,或许最不需要的东西就是文化”的深刻含义。(4分)

答:                                                                          

                                                                             

4.综观全文,作者认为“文化城市”应具有怎样的特征?谈谈你对这些特征的看法。(4分)

答: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