忆与欧阳公戏语(12分)
欧阳文忠公尝言:有患疾者,医问其得疾之由,曰:“乘船遇风,惊而得之。”医取多年舵牙为舵公手汗所渍处,刮末杂丹砂茯神之流,饮之而愈。今《本草注别药性论》云:“止汗,用麻黄根节及故竹扇为末服之。”文忠因言:“医以意用药多此比,初似儿戏,然或有验,殆未易致诘也。”予因谓公曰:“以笔墨烧灰饮学者,当治昏惰耶?推此而广之,则饮伯夷之盥水,可以疗贪;食比干之餕馀,可以已佞;舐樊哙之盾,可以治怯;嗅西子之珥,可以疗恶疾矣。”公遂大笑。元祐六年闰八月十七日,舟行入颍州界,坐念二十年前见文忠公于此,偶记一时谈笑之语,聊复识之。
1.与“刮末杂丹砂茯神之流”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B.悍吏之来吾乡 |
C.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D.故时有物外之趣 |
2.下列对选文相关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欧阳文忠公指欧阳修,欧阳修谥号文忠;东坡,即苏轼。他们都是北宋文学家。 |
B.医生为了治好患者的病,用到了舵牙,在被舵工汗水浸渍的地方,刮粉末,杂入丹砂、茯神之类来治疗。 |
C.作者说用相关著名人物使用过的物品可以分别“治昏惰、疗贪、已佞、治怯、疗恶疾”等,是仿照欧阳文忠公讲的故事类比推理得出的。 |
D.作者乘船离开颍州地界,想起20年前与欧阳文忠公的一番笑谈,且把它记了下来,说明当时这番谈话妙趣横生,所以作者才印象深刻,经久不忘,言犹在耳。 |
3.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4分)
①医问其得疾之由 ②用麻黄根节及故竹扇为末服之
③食比干之餕馀,可以已佞 ④聊复识之
4.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4分)
(1)医以意用药多此比,初似儿戏,然或有验,殆未易致诘也。
(2)以笔墨烧灰饮学者,当治昏惰耶?
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千岛湖畔的油茶树,生就了一副怪脾气。 冷寂的秋天在油茶花的映衬下,多了好些妩媚。同在秋天开放的菊花,古往今来,受到多少人的歌吟和追捧。而油茶花却安贫乐道,不慕虚华,更有君子气。
①这花,如秋叶般静美,不慌不忙,从从容容绽放。
②放眼望去,像一层薄薄的初雪覆压,又如一场浓霜骤然降临。
③她不羡慕春的热闹、夏的灿烂,却选择在落木萧萧的秋,开出甜蜜淡雅的花。
④白色的花瓣,黄色的花蕊,你挨我,我挨你,层层缀满枝头。
A.④①②③ |
B.③①④② |
C.③④①② |
D.④②③① |
下面表述的名著内容,有错误的一项是(2分) ( )
A.鲁滨孙喜欢冒险,热爱航海,曾在出海途中,遭遇海盗掳掠,沦为奴隶;历经多次危险,鲁滨孙逃到了巴西,经过一番奋斗,拥有了一座甘蔗种植园,过上了富裕的生活。 |
B.在小人国,格列佛看到这里的党派之争是以鞋跟高低来划分阵营的;在慧骃国,格列佛发现马是理性的载体,而人形动物“耶胡”则是邪恶肮脏的畜生。 |
C.保尔·柯察金在火车站邂逅冬妮娅,他们一见钟情;后来,他俩都走上了革命道路,由于工作需要,天各一方,音讯阻绝。等到在铁路工地不期而遇时,两人都已建立了小家庭。 |
D.中国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小说《水浒》通过写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 |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2分)( )
A.在生活和工作中,他用自己的行动塑造了巨大的人格力量,感动和引导着周围的人们。 |
B.从这些小事,往往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世界。 |
C.政府不断加大财政投入,以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经费短缺问题。 |
D.据初步分析,已造成254人遇难、35人受伤的山西襄汾尾矿库溃坝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非法矿主违法生产、尾矿库超储引起的。 |
对下面文段划线字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自吾氏三世居是乡,积于今六十岁矣,而乡邻之生日蹙,殚其地之出,,竭其庐之入,号呼而转徙,饥渴而顿踣,触风雨,犯寒暑,呼嘘毒疠,往往而死者相藉也。
A.日:一天天 |
B.殚:用尽 |
C.竭:用完 |
D.犯:冒犯 |
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男子十米台双人项目,中国队今年频频出战的是张雁全/曹缘,国际大奖赛系列赛,他俩 几乎每战必胜,世界杯赛也染指金牌。 |
B.虽然日本政府一再宣布降雨不会对人体造成核辐射,但越来越多的日本民众对东京电力 公司控制核泄露的能力失去信心。 |
C.清晨,一辆时速达140公里的越野车正在沪陕高速西蓝段飞驰,路上突然“冒出”一堵 墙,司机立即悬崖勒马,但车子还是钻进墙里。 |
D.有关福岛核电危机的种种传言更是耸人听闻,连日来,媒体的各种报道铺天盖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