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 ...

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

1.仲永之通悟,受之天也。其受之天也,贤于材人远矣。                                

(王安石《伤仲永》)(2分)

2.家在哪里?崔颢在《黄鹤楼》中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韩愈在《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则说“                 ?                  。”(2分)

3.无言独上西楼,                                        。(李煜《相见欢》)(2分)

4.                                            ,古道西风瘦马。(马致远《天净沙·秋思》)(2分)

5.把李白《渡荆门送别》默写完整。(4分)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1.卒之为众人,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 2.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3.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4.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5.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解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诗词名句的背诵填写能力,直接填写更考查了突破书写障碍的能力,理解填写还考查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请以“________  又回来了”或“从此,我又找回了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立意自定;③除诗歌外,文体自选;④不少于500字。⑤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校名、班级和姓名,否则扣分。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

时隔不久我就得到了一次为皇帝陛下效劳的机会,至少我当时认为我是立了一大功。一天半夜,突然有几百人在我门口呼喊把我惊醒了,由于突然被惊醒,我心里有些恐惧。我听到有人不停地喊“布尔格兰姆”有几位朝廷大臣从人群中挤了过来,恳请我立刻赶到宫中去。原来是一位女侍官不小心,看传奇小说时睡着了,以致皇后的寝宫失火。我赶忙爬了起来,这时已有命令让众人给我让开道路,又因为这是一个月明之夜,所以我一路小心赶到宫中,一个人也没有踏伤。我看他们已在寝宫周围把梯子和水桶之物都准备好了,只是水源离这儿还有一段距离。这些木桶只有大针箍那么大小,可怜的人们以最快的速度把一桶接一桶的水递给我,但火势太猛,无济于事。本来我可以用我的上衣很容易地将火扑灭,不幸的是匆忙之中只穿一件皮背心就跑出来了。事情很惨,看来已毫无希望。要不是忽然我想出了一条妙计(这种时候并不多),这么一座富丽堂皇的宫殿是肯定要烧成平地了。前一天晚上我喝了大量的一种名叫“格力姆格瑞姆”的美酒(不来夫斯库人管它叫“福禄奈克”,但比我们的酒更好一点),这酒有很好的利尿作用。也很凑巧,我一次小便都还没有解过呢。我靠火焰很近,又在忙着将火扑灭,身上一吸热,酒就开始发生作用而变成尿了。我狠狠地撒了一泡,撒的也正是地方,结果三分钟火就整个儿被浇灭了,花了多少年心血建成的其他皇家建筑也终于免遭毁灭,被救了下来。

天已亮了,我没等皇帝向我道谢就回到了自己的家,因为虽说我立了一大奇功,但说不准皇帝对我这种立功的方式很反感。根据这个国家的基本法令,任何人不管其地位如何,如果在皇宫区内小便,一律处死。不过皇帝给我的一则通知又使我稍稍感到了一些宽慰,他说他会向司法部下令赦我无罪的,只是我没能拿到赦免证书。有人私下里告诉我,皇后对我的所作所为极其痛恨,她已远远地搬到皇宫的另一边去了。她坚决不让修复那被毁的寝宫,她再也不会去住了,在几个心腹面前,她发誓一定要报复我。

(节选自《格列佛游记》)

1.格列佛“寝宫救火”本是立了奇功,却因此遭到了皇后的反感,也使得皇帝冷淡了他。请问还有更为深层的原因吗?试分析说明。(4分)

2.请简述本文段所述之后格列佛的处境及去向。(4分)

 

查看答案

    少 年

放暑假的时候,给我家送报的换成了一个十七八岁的少年。我家住六楼,每天清早八点多钟的时候,便有一阵轻捷的脚步声急急地上楼来了。不论晴天、雨天,他都来得很准时。门没开的时候他轻轻地把报纸塞进报筒。门虚掩着的时候,他便会礼貌地喊一声:“万老师,报纸来了!”

我曾与他先聊过,得知他每天清晨五点就起床,每天要为两百多户人家送报,而且都是楼房住户,他每天要爬一万八千多级台阶。

骄阳似火,送报的少年每天大汗淋漓地骑着车子穿街过巷。一大早,他的短袖衬衣就湿透了一大截,但他的车铃却拨弄得很快活,小圆脸上闪着一双清亮的眼睛,见人就腼腆地笑着。他的日子似乎无忧无虑。

七月下旬的一天,少年来送报时对我说:“今天报上刊登了高考录取分数线!”我说了声谢谢,少年便下楼去了。这时,我那儿子闻声从床上翻起,接过报纸急匆匆地翻阅,高兴地说:“妈,我可以上邮电大学了!”我既高兴,又对儿子的那种少爷做派很不满意。八点多钟了还穿着睡衣,卧室里空调还呼呼作响,每天几乎都是这样,千呼万唤才起来洗漱,然后,打开电视,靠在沙发上一边饮酸牛奶,一边不停地换电视频道……我说:“高考完了可以休整休整,但不能天天这样睡懒觉,一个青年有没有志气抱负,就看他能不能早起床!”

儿子不屑地说:“你那观念早过时了!”

我说:“你看看人家那送报的少年,每天五点就起床了!”

儿子笑得更嚣张:“他是干什么的?我是干什么的?我是新世纪的第一代骄子,我进了大学还要攻读硕士、博士,还要出国留学!”

一个大雨滂沱的日子,送报的少年头一次误点了。上午九点半钟,才出现在我家门口。

他浑身衣服湿透了,像一只落汤鸡,胳膊肘上有一道摔伤的血痕,报纸也打湿了一角。他像一个做了错事的孩子嗫嚅着说:“对不起,我摔了一跤,自行车也不能转了,连报纸也弄湿了。”我刚说了声没关系,儿子却夺过报纸狠狠地一摔:“换份干的来,这份不能看!”我一边解围,一边把儿子推进房里。

转眼到了八月底,儿子接到邮电大学的入学通知书,高高兴兴地清点行囊准备上学了。

这天八点刚过,送报的少年准时出现在门口了,他把报纸交给我后,笑吟吟地说:“万老师,从明天起,这报纸还是由我爸爸送。”

我随口问:“那你呢?

少年说:“我被北京大学录取了,明天去上学。”

我惊讶地不知说什么好。那少年又补充了道:“我爸是个下岗工人,身体不大好,以后若送迟了,您多包涵!”

少年朝我深深地鞠了一躬,便下楼去了。

1.细读全文,理解其层次,写出文中表明情节发展的语言标志。(3分)

开端:                 ;发展:                ;高潮和结局:                

2.请找出文中为情节发展埋下伏笔的少年说的一句话:                               

(2分)

3.文中在写送报少年的同时,也写了“我”儿子的表现,这是什么写法?有什么作用?

(3分)

4.文章结尾当“我”听到少年被北京大学录取时,“我惊讶地不知说什么好”,请发挥你的想象,写出当时“我”惊讶的心理活动(50个字左右)(4分)

5.文章以“少年”为题,有什么含义?(3分)

 

查看答案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全国第三届道德模范评选表彰典礼在北京举行后,李明武无时无刻不忘以“全国道德模范”的标准来要求自己。

B.“绿化库布其、保护母亲河”植树活动参与人数超过了10000人,栽植面积5000多亩,在中国西部地区掀起了一股生态环保热潮。

C.广州市赋予校车“优先通行,上下学生时,后车不得超越”,全力营造安全、良好的校车环境。

D.学生能够在5月的初三体育会考中拿下60分,是衡量学生是否达到“体育优等生”的基本标准之一。

 

查看答案

下面划线的词语,能够用括号中的词语替换的是(     )               (3分)

A.鹤们一律将长颈伸向前方,双足向后方笔直挺身,悠然翱翔太空的美姿,实在是无可言喻(不言而喻)。

B.去年的《财富》杂志说,近30年来新成立的科技公司的总资产,已经接近1万亿美元,这个增长速度还在与日俱增(与时俱进)。

C.两个杀人狂被美化成“英雄”和“武士”,在日本国内鼓噪一时,成千上万的日本青年被他们蛊惑(迷惑),参军来到中国战场,进行野蛮的杀戮。

D.上中学时的我只能偷偷地看闲书,如今我三十八岁了,也可以像父亲当年一样大摇大摆(摇摇晃晃)地看闲书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