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12分) 满井游记
①燕地寒,花朝节后,余寒犹厉,冻风时作。作则飞砂走砾,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
②廿二日,天稍和,偕数友出东直,至满井。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垒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知之也。
③夫能不以游堕事,而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而此地适与余近,余之游将自始,恶能无纪?己亥之二月也。
1.指出下列划线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
A.冻风时作∕若有作奸犯科及为忠善者 |
B.始知郊田之外∕始一反焉 |
|
C.欲出不得∕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
D.娟然如拭∕然徒步则汗出浃背 |
2.翻译句子(3分)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知之也。
3.用文中的语句填空(3分)
作者在第②段写游满井时,先总写了满井的春色,接着用生动的比喻“ ”写了自己的心情;在描写鸟、鱼时,用“ ”、“ ”的拟人手法写出了鸟、鱼富有人情的乐趣,从而衬托作者游满井时的心情。
4.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
A.文章第①段先写北国早春没有春天的气息,采用的是欲扬先抑的写法,暗示出渴望出游的心情。 |
|
B.文章第②段是写满井景色特征,接着对之进行详细描写,逐层写出郊外早春景色的迷人。 |
|
C.本文的景物描写表达了作者因天气奇寒久未出门,游览满井时抑郁沉闷的无奈心情。 |
|
D.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知之也。” |
综合性学习
【材料一】荣获“广东好人”荣誉称号、第四届“感动惠州”十大人物之一的古槐基老师,是惠东县安墩镇梅坪教学点的一名普通教师。为了当初的一个承诺,一个信念,他毅然放弃了诸多人生选择,留守在大山深处,跟孩子们一起度过了37个春秋。37年间,他一人坚守一个教学点,他教的孩子走了一茬又一茬,但他所坚守的信念一直未变:只要孩子有学上,孩子就能走出大山,就有希望。每逢开学,他都用微薄的工资资助贫困学生,让他们避免了失学。至今还有个别垫付的学费仍未偿还。
【材料二】荣获2008年“感动惠州”十大人物之一的龙门县蓝田瑶族乡蓝田中心小学教师江润浓,19岁到蓝田中心小学任教,坚守瑶乡山区从教11年多。在经济困难情况下,用微薄的工资资助了28名贫困学生,让他们避免了失学。为了能够省钱和节约时间给孩子们辅导功课,她常常吃方便面和榨菜送白粥。由于常年营养不良,她多次晕倒在课堂上。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她多次谢绝了调动的机会,坚守在山村任教。
根据以上两则材料,请探究出两位教师的四个共同特点。
用下列词语中的三个写一段关于“奉献”的话,要求运用表示转折关系的关联词。(不少于70个字)(4分)
厄运 仰慕 淳朴 慷慨大方 深恶痛疾
对下列病句的修改,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
A.我一进教室,看到的第一眼是一幅很大的地图。(把“一幅”和“很大的”颠倒过来) |
|
B.当我走到农贸市场时,看到一片热热闹闹的景象。(删掉“当”和“时”) |
|
C.展览室的桌子上厚厚的放着一叠植物标本。(把“厚厚的”调到“放着”后) |
|
D.小明变化了早晨睡懒觉的习惯。(把“变化”改为“改变”) |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4分)
|
A.每个人都不愿意如别人的辛苦而zì suī()地生活。 |
|
B.决不让这种令人zhì xī()的疲倦把他淹没。 |
|
C.不要固执一点,yǎo wén jiáo zì(),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
|
D.在大自然,一个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必然遵循wù jìng tiān zé()的法则。 |
古诗词填空默写(10分)
1. ,带月荷锄归 (陶渊明《归园田居》)(1分)
2.妇姑荷箪食, 。 (白居易《观刈麦》)(1分)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 。(吴均《与朱元思书》)
4.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关心民间疾苦,同情劳动人民,表现诗人虽身处逆
境仍然能乐观向上的诗句是: , 。
5.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6.把唐代诗人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诗默写完整(4分)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