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文言文阅读。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

文言文阅读。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宣王好射,说①人之谓己能用强②弓,其实所用不过三石③。以示左右,左右皆引试之,中阙④而止,皆曰:“不下九石,非大王孰能用是?”宣王悦之,然则宣王用不过三石,而终身自以为九石。三石,实也;九石,名也。宣王悦其名而丧其实。

(选自《汉书·宣公好射》)

【注释】①说:通“悦”,高兴,喜欢。②强:强有力,强弓。③石:重量单位,古制120斤指一石。④中阙:古代宫庙及墓门立双柱者称之为阙,中阙即双柱之中,一半的意思。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

①臣之妻臣(    )     ②期年之后。      (    )

③宣王射  (    )     ④非大王能用是?(    )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②左右皆引试之。

3.(甲)文中邹忌用               的方法讽谏齐王,帮助齐国大治;(乙)这则寓言告诉了我们一个道理:                                              

4.从上文两个语段中你得到了哪些为人处世的启示?

 

1.①偏爱②满一年③喜欢、喜爱④谁(4分) 2.①全体臣子、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出我的过失的,授给上等奖赏。②大臣们都拉弓试了试。(4分) 3.设喻说理 或以家事比国事 现身说法   做任何事,都要实事求是,不要贪图虚荣。或不要做阿谀奉承的人。(2分) 4.答题要点:①做人要真诚,要敢于说真话,并要讲究方法。②做人要注重实际,不能爱慕虚荣。③要善于听取别人的意见。等等(符合题意即可)(2分) 【解析】 1.学生对文言文中重点词语的释义掌握要具体、精确,更要培养课内向课外迁移的能力,达到学以致用,能准确地理解课外文言文的重点字词。 2.文言翻译要求意思正确、句意完整、语句通顺。注意对句子中关键词的理解和重点句式的调整。 3.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4.只要观点正确,表述合理,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小题。

春   雪

韩  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中“惊”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1分)

2.简要赏析三、四句运用修辞手法的妙处。(2分)

 

查看答案

右图是2010年上海世博会会徽图案,请仔细观察,写一段解说文字。要求解说内容包含构成要素、造型特点、含义等;语言简练,至少用上一个成语。(3分)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令封德彝举贤,久无所举。上诘之,对曰:“非不尽心,但于今未有奇才耳!”上曰:“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古之致治者,岂借才于异代乎?正患己不能知,安可诬一世之人!”德彝惭而退。

(选自《唐太宗论举贤》)

【注】①上:皇上,指唐太宗。②封德彝:人名。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君子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2.本文在选拔人才和任用人才方面带给我们什么启示?(2分)

 

查看答案

公与之乘,战于长勺。公将鼓之。刿曰:“未可。”齐人三鼓。刿曰:“可矣。”齐师败绩。公将驰之。刿曰:“未可。”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曰:“可矣。”遂逐齐师。

既克,公问其故。对曰:“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故逐之。”

(节选自《曹刿论战》)

1.解释下面划线的词。(2分)

①彼竭我:                      ②有伏焉: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

3.下面各句中划线字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①公将驰②手指不可屈伸,弗

B.①战长勺②此所谓战胜朝廷

C.①登轼望之②学不思则罔

D.①吾视辙乱②真不知马也

4.通过对选文的阅读,谈谈你对曹刿这一人物形象的认识。(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古诗文,分别回答问题。

(一)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用生动的语言描绘诗中“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画面。(3分)

2.“心远地自偏”一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感情?(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