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50分)
题目:与 同行
提示与要求:
①先在题目的横线处补写相应的文字,使之成为完整的标题,然后作文。横线上填写的内容可以是某个身边的人,如父亲、同学、老师等等,可以是某部文学经典,也可以是某个文化名人如苏轼、诸葛亮……
②文体自选(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阅读《把沙包丢进我回忆的风中》完成下列各题(10分)
那天小学同学聚会,忽然说起小时候玩儿过什么,大家慨叹:我们玩儿的东西那么有限,几乎不用费父母一分钱。其中一个人说,可又是那么难忘。
这个人就是我。为什么我忘记不了那些寒酸而快乐的日子呢?就像我玩过的沙包,其实早就丢进记忆的深井里了。什么时候想起,都有软软的酸疼在那里。
——放学后,我们随便谁嚷一嗓子,“丢沙包了”,都来不及吃饭,慌张地跑到一起,然后丢了起来。
两边是两个扔沙包的人,中间可以有很多人,打上谁,谁就要下来,然后替换两边的人。而那小小的沙包,不过是一个长约5-10厘米的正方形,用碎布缝制的,大多都是大人们再也不用的布头,以蓝色和绿色、灰色居多,那个年代,应该就是那种颜色吧?偶尔有一个艳丽的沙包,便遭到大家的嫉妒,也坏得快,因为里面装满了沙子。所以,有时沙包打在身上也是很痛的,可那种痛,是快乐的痛,下去的人,拼命地想打中上面的人,而在上面的人,奔跑着躲藏着,左右躲闪的过程中,快乐的尖叫一声声传来,真是快乐如风的童年,当我们带着一身臭汗回家时,想的是,明天,明天什么时候可以再玩儿?
那时,有个叫于二妮的人被我们叫做笨猪,她永远打不到别人,所以,永远是在下面丢沙包的,有一次她几乎哀求我们说:“让我上去一次吧,好吗?只要一次。”我们没有答应她,反而骄傲地说:“凭本事啊,有能耐就打到我们啊。”非常地自负。她就那样一直打着,一次也打不着,我们给她起了外号叫于二傻,只有傻瓜才一次也打不到别人。
后来我们考上不同的中学分开了,再后来,我听到的消息是她在一次上学的路上出了车祸,十六岁的于二妮,永远地离开了我们。
我对别人说过,如果能让于二妮活过来,我可以永远让她在上面,我在下面打。
但她再也不会回来了,就像我们的童年再也不会回来了,很多东西,都是不能再来的,何况时光?
那天看到邻居的孩子玩儿美国的机器人和韩国的流氓兔,我问他:“你玩过沙包吗?”他抬起头说:“什么是沙包啊?”
我没有和他解释,现在的孩子都是一个人的世界,一个人玩着他们孤独的玩具,是的,孤独的玩具,无论那玩具多么刺激,价值不菲,但是,他们不知道,一个不要钱的沙包,可以让整个童年那么闪亮,可以让一帮小伙伴玩儿出一身臭汗来,到今天我才明白,我是多么怀念那一身臭汗啊。
1.选文的线索是什么?(2分)
答:
2.选文第一段说:“其中一个人说,可又是那么难忘。”结合选文,请说一说为什么“那么难忘”? (2分)
答:
3.请谈谈对选文最后一段的理解。 ( 2分 )
答:
4.选文说:“就像我们的童年再也不会回来了,很多东西,都是不能再来的,何况时光?”你觉得还有哪些东西是“不能再来的”?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于二妮什么样的情感?(4分)
答:
另一种珍爱
乔叶
①曾读过一篇小说《绿墨水》,讲一位慈父为使女儿有勇气面对生活而借她同班男生的名义给她写匿名求爱信的故事。感动之余我忽然想到人真是太脆弱了,似乎总是需要通过别人的语言和感情才能肯定自己热爱自己。如果有一天这世界上没有一个人去关怀你爱护你倾听你鼓励你——人生中必定会有这样的时刻,那时你怎么办呢?
②我深深记着一位老音乐家辛酸的轶事。他在“文革”中被下放到农村为牲口铡了整整七年的草。等他平反回来,人们惊奇地发现他并没有憔悴衰老。他笑道:“怎么会老呢,每天铡草我都是按4/4拍铡的。”为此,我爱上了这位不著名的音乐家和他的作品,他懂得怎样拯救自己和爱自己。
③我同样深深记着另一位音乐家——杰出的女钢琴家顾圣婴。我不止一次为她扼腕叹息——她在“文革”初期自杀了。我知道她不是不爱自己,而是太爱——爱到了溺爱的程度。音乐使她飘逸空灵清丽秀美,可当美好的东西被践踏的时候,她便毁了自己。
④为什么不学会爱自己呢?
⑤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自我姑息,自我放纵,而是要我们学会勤于律己和矫正自己。这一生总有许多时候没有人督促我们指导我们告诫我们叮咛我们,即使是最亲爱的父母和最真诚的朋友也不会永远伴随我们。我们拥有的关怀和爱抚都有随时失去的可能。这时候,我们必须学会为自己修枝打杈浇水培肥,使自己不会沉沦为一棵枯荣随风的草,而成长为一株笔直葱茏的树。
⑥学会爱自己。不是让我们虐待自己苛求自己,而是让我们在最痛楚无助最孤立无援的时候,在必须独自穿行黑洞洞的雨夜没有星光也没有月华的时候,在我们独立支撑着人生的苦难没有一个人能为我们分担的时候——我们要学会自己送自己一枝鲜花,自己给自己画一道海岸线,自己给自己一个明媚的笑容。然后,怀着美好的预感和吉祥的愿望活下去,坚韧地走过一个又一个鸟声如洗的清晨。
⑦也许有人会说这是一种自我欺骗,可是如果这种短暂的欺骗能获得长久的真实的幸福,自我欺骗一下又有什么不好呢?
⑧学会爱自己。这不是一种羞耻,而是一种光荣。因为这并非出于一种夜郎自大的无知和狭隘,而是源于对生命本身的崇尚和珍重。这可以让我们的生命更为丰满更为健康,也可以让我们的灵魂更为自由更强壮。可以让我们在无房可居的时候,亲手去砌砖叠瓦,建造出我们自己的宫殿,成为自己精神家园的主人。
⑨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
1.题目“另一种珍爱”指的是什么?“另一种”是作者相对于一般人的什么想法提出的?(4分)
2.有人认为第③段的论据有些多余,你认为呢?请说说你的看法。(3分)
3.第⑤段画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4.感知第⑥段文字的内容,为其补写一个事实论据。(3分)
5.作者为什么说“学会爱自己,才会真正懂得爱这个世界”?(4分)
文言文阅读 阅读《唐雎不辱使命》,回答后面的问题。(17分)
秦王谓唐雎曰:“寡人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安陵君不听寡人,何也?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今吾以十倍之地,请广于君,而君逆寡人者,轻寡人与?”唐雎对曰:“否,非若是也。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秦王怫然怒,谓唐雎曰:“公亦尝闻天子之怒乎?”唐雎对曰:“臣未尝闻也。”秦王曰:“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曰:“大王尝闻布衣之怒乎?”秦王曰:“布衣之怒,亦免冠徒跣,以头抢地耳。”唐雎曰:“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夫专诸之刺王僚也,彗星袭月;聂政之刺韩傀也,白虹贯日;要离之刺庆忌也,仓鹰击于殿上。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挺剑而起。
秦王色挠,长跪而谢之曰:“先生坐!何至于此!寡人谕矣:夫韩、魏灭亡,而安陵以五十里之地存者,徒以有先生也。”
1.解释划线字(4分)
①请广于君 ( ) ② 故不错意也( )
③天下缟素 ( ) ④长跪而谢之曰 ( )
2.翻译句子(4分)
①且秦灭韩亡魏,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以君为长者,故不错意也。
②此三子者,皆布衣之士也,怀怒未发,休祲降于天,与臣而将四矣。
3.文段中唐雎同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秦王以“天子之怒”威胁,唐雎以“ ”来应对;秦王说“伏尸百万,流血千里。”唐雎则言“ ”,矛盾冲突,富有戏剧效果。(2分)
4.唐雎说“与臣而将四矣”“天下缟素,今日是也”暗示了 ,也照应下文 ,说明他言必信,行必果。(2分)
5.文段中描写秦王神情、态度变化过程的语句是 。
这一变化表现了秦王 的性格特点。(3分)
6.古往今来,有许多仁人志士像唐雎一样,为国家为正义不惜生命。请列举一例,并做简要介绍。(2分)
;
根据要求填写相应内容。(5分)
1.范仲淹的《渔家傲》中表现将士们矛盾心理的句子是
2.李清照的《武陵春》中形象地表现愁苦之重的句子是:
3.《观刈麦》中表现诗人内心惭愧,终日耿耿于怀的诗句是:
4.在我国古代历史长河中,曾经涌现出无数风流人物激励过无数热血青年;曹操老当益壮,吟出“ ,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令多少老年人焕发青春;陈胜仰天质问“ ”,揭竿而起;……他们的事迹载入了史册,被后人一代代传诵。
英国哲学家培根说:“读书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长才。” 阅读名著,加强思考,便是一种提高自己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阅读名著,交流体会,也是 一种快乐的分享。请从下面所提供的名著中选出一部,按要求完成后面的题目。(5分)
《鲁滨逊漂流记》《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三国演义》 《西游记》 《爱的教育》《家》 《水浒》 《草房子》
请从你所选出的名著中,选出一个你喜欢的人物,概括这个人物的一个故事,并结合人物的性格特点对这一人物形象作简要点评。
1.所选名著、人物姓名及故事: 。(3分)
2.对人物的点评: (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