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面划线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今年夏季,我市连遭暴雨袭击,由于市...

下面划线成语的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今年夏季,我市连遭暴雨袭击,由于市政府未雨绸缪,所以没有发生大的灾害事故。

B.一瞬间,他们俩的目光碰到一起,上帝在他们身上看见了一种不可思议的美和一种从未见过的力量。

C.长达四个多小时的2011年春节晚会伴着新春的钟声和人们的祝福声终于销声匿迹了。

D.如此“荒唐可笑”的一幕幕惊人相似的校园踩踏悲剧无休止地上演,让我们看到的是各级主管部门对学生生命尊严的冷漠无情与置若罔闻

 

C 【解析】C中“销声匿迹”消除了声音,隐藏了踪迹。与语境不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走投无路脍炙人口甘败下风沧海桑田

B.骇人听闻坦荡如砥相得益璋穿流不息

C.眼花缭乱稍纵即逝铤而走险坚如磐石

D.锲而不舍惹是生非一泻千里广袤无垠

 

查看答案

下列划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百战不(dài)栩如生(xǔ)转反侧(zhǎn) 叱风云(zhà)

B.疾忌医(huì)前后继(pū)轻怕重(zhān) 相形见(chù)

C.怒不可(è)有条不(wěn) 义愤填(yīng)苦心孤(yì)

D.然而止(gá) 影影绰(chuò) 踉踉跄(qiàng) 惴不安(zhuì)

 

查看答案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些想倾诉的话,给妈妈的、给老师的、喜悦的、烦恼的,关于个人的、关于社会的……因为没有合适的机会,一直深埋在心里。现在,请你拿起你的笔,我们在倾听……

请以“心声”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校名。

 

查看答案

走向3D时代

①热映的好莱坞大片《阿凡达》以其身临其境的3D(三维)效果赢得了全球影迷的好评,掀起了一股3D电影热潮,同时也让很多对3D技术持怀疑态度的人变成了3D技术的支持者,更让人们对3D家庭影视生活充满无限向往。一直徘徊在主流市场之外的3D技术终于奏响了进军家庭娱乐业的号角。

②3D是tlllree—dimensioilal的缩写,就是三维立体图像。就实质而言,这项技术原理并不复杂。人是通过左眼和右眼观察到物体的细微差异、从而感知物体在三维空间中的存在状态。在屏幕上,只要左眼和右眼看到的画面不是一幅图像,整个画面就会立体起来。

③3D技术在商业运用上已经有了较为快速的发展。越来越多的3D立体影院将投资建设,3D影片的数量也在大大增加。在3D技术迅速发展的同时,影视、音乐、动漫和网络游戏的相互渗透使得3D技术在电子消费领域显现出前所未有的强势,消费电子产品中使用3D技术的趋势已经非常明显。

④3D技术不仅被电影界接受,在电视领域也颇受青睐。如今,各电视生产商均借机力推3D电视,希望引领今后平板电视的发展趋势。电视媒体也争先恐后地将这项先进的视觉技术引入体育比赛转播中。英国当地时间2010年1月3l目下午1 7时打响的英超联赛,阿森纳主场迎战曼彻斯特联队的榜首大战,已成为英国体育史上的第一场由3D技术转播的体育比赛。 

⑤此外,3D数码相机、3D数码相框已于去年年末实现产品化。3D数码相机可以通过

双镜头叠加同一场景以产生立体影像,或是利用3D功能进行不同色彩模式的对比。而3D数码相框则是利用偏光原理,将不同图像同时折射到双眼,甚至可以充当3D眼镜,将普通照片立体化。在今年1月,松下公司展出了全球第一款高清3D摄像机,其双镜头的设计可以说非常独特。松下将该机的透镜、摄像机前端和双存储卡存储器合为一体,从而使机身更加轻便,在用户进行手持式拍摄时更加灵活。同时,该机可自动对图像进行校正,不需使用任何附加设备就能直接记录3D影像。

⑥不过,真正3D时代的到来仍然需要一段时间,目前,我们虽然能去电影院体验3D

电影,但资源相当有限。3D电视也面临同样的问题,没有3D节目内容的话,3D电视就只

是一个摆设。技术标准的制定同样是要面对和解决的现实问题。另外,健康和安全也是3D

显示技术急需攻克的难题。研究结果显示,观众在观看立体影像时,由于眼睛会迅速地来回移动,因而容易造成眼睛疲劳。因此,对于栩栩如生的3D立体影像带来的视觉享受,我们还需要耐心地等待。

1.选文第①)段以好莱坞大片《阿凡达》开头,有什么作用?(2分)

2.阅读第②段,用简单的语言给3D下个定义。(2分)

3.结合文意,说说真正3D时代的到来有哪些制约因素?(3分)

4.3D技术在未来还可应用于哪些领域?请你发挥想象,举一列加以说明。

5.下列说法中,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两项是(    )(4分)

A.一直徘徊在主流市场之外的3D技术终于进军家庭娱乐业。

B.在屏幕上,只要左眼和右眼看到的画面不是一幅图像,整个画面就会立体起来。

C.如今,各电视生产商均借机力推3D电视,3D电视将引领今后平板电视的发展趋势。

D.松下公司推出了全球第一款高清3D照像机。松下将该机的透镜、摄像机前端和双存储卡存储器合为一体,从而使机身更加轻便,在用户进行手持式拍摄时更加灵活。

E. 阿森纳主场迎战曼彻斯特联队的榜首大战,已成为英国体育史上的第一场由3D技术转播的体育比赛。

 

查看答案

拔掉那颗蛀牙

秦素衣

①她恨全家人。

②她在家中的地位很尴尬。姐姐比她漂亮。因为想要儿子,父母坚持要生,结果生下她,还是女儿。后来,又生了弟弟,弟弟显然是最得宠爱的。父母的理念就是,闺女是要嫁出去的,对这个家无关紧要,能养着就不错了!

③姐姐不吭气。她却嚷:“凭什么?要不就别生我!”结果挨了打。

④那时,她就发誓,她要报复所有人,她要让他们知道她的厉害。三个孩子中,她的学习是最好的,因为,没有别的地方突出,她就拼命地学习。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

⑤她沉默寡言,经常一个人抱着书,把自己关在屋里。即使看书,母亲也要嚷,不要费电了。于是,她去邻居的窗下,借着光,可以看到半夜。她是个坚强的女孩儿,坚强到不会掉眼泪。全镇只有一个考上县里的高中的,那就是她。父母不想让她去读,读高中要住校,仅吃饭一个月就要花好几十块。她说:“我不吃学校的饭,我自己带饭,带几个馒头,可以吃一个星期。”

⑥终于去读了,竟然觉得无比自由。一周回家一次,带够一周吃的馒头。冬天还好,馒头不馊。夏天,有时馒头馊了,她舍不得扔,还要吃掉。吃到拉肚子,一趟趟跑厕所,可她从来不哭。整整三年,她始终是全年级里的第一名。

⑦高考成绩下来,她是市状元,去北大读书,整个县城都轰动了。所有人都说,看人家,吃了三年干馒头,照样上北大。

⑧去了北大之后,她仍然沉默寡言,打好几份工,为的是不要家里一分钱。而且,她冰冷的内心拒绝温暖,怕别人算计自己。

⑨整整四年,她把自己交给了书本,又以学校最好的托福成绩考到美国公费留学。整个县城又轰动了——这是那个小城中第一个到外国留学的呀。可是,她没有回家去,没有给父母撑那个虚荣的面子。现在,她是自己的了,与他们毫无关系。

⑩去美国之后,她还是一个人,无人交流,内心一片空白。没有亲情的感觉,不相信男人,她的世界里,只有她自己。她去看心理医生,医生说,你太自闭,而且内心充满了恨。有恨的人,必定不快乐。你应该学会去爱,只有爱,才能拔掉那颗蚀了你心灵的蛀牙。

⑾她呆了:是吗?有这么严重吗?一向是别人对不起她啊,所以,她一直拒绝和家人联系。半夜,她第一次拨通了家里的电话。母亲居然没有听出她的声音来。叫了一声“妈”之后,母亲哭了,哀号着,哭着骂着,叫着父亲的名字:“二妞来电话了,二妞来电话了——”父亲抢过电话,叫着:“妞妞,妞妞……”再也说不出话来。再接着,姐姐和弟弟都跑了过来。声音哽咽着,好像她恩赐了他们什么。放了电话,她发了一夜的呆。第二天,又发呆。她决定回国。

⑿是一刹那间决定的——回国!多少年没有回家了!她带着大包小包——每个家人的礼物,下了飞机,直接乘出租车回老家。一进门才发现:家,破旧了。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爱发脾气的母亲老了,正在树下择韭菜,满头白发;喜欢打人的父亲在脏兮兮的椅子上躺着。父母抬头看到她的时候,眼神里都是慌乱的,伸开两只手,不知要干什么说什么了,好像她是客人——她太洋气了,与多年前那个瘦瘦黑黑的小丫头判若两人!甚至,母亲扑过来后,站在她面前,没敢抱她。

⒀不知沉默了多长时间,她终于叫了一声“妈!”。母亲哭着,抹着眼泪。她以为自己足够坚强,以为不会再流眼泪了,但当父亲过来抱住她说:“孩子,回来啦!”她的眼泪,到底还是泉涌般出来了。

⒁她把带回来的钱分给大家了,父母一份,姐姐一份,弟弟一份。父母养老,姐姐能买城里的房子了,弟弟要开个超市,这下,也有资金了。做完这些后,她突然觉得自己是那么幸福。

⒂拔掉了那颗恨的蛀牙,原来可以如此快乐。

(选自《小小说选刊》2008年第8期,有删改)

1.联系全文说说标题《拔掉那颗蛀牙》有何深刻含义?(3分)                                                                           

2.请根据故事情节——主人公的成长历程,仿照下面的例子在方框内填写恰当的内容。(字数在10字以内)(2分)

地 位 尴 尬,滋 生 仇 恨

 

 

 

 

 

 

回 报 亲 情,收 获 快 乐

 
 

 

 

 

 


3.联系上下文,体味文中画线句子的含义,回答括号内的问题。(6分)

(1)她恨全家人。(她具体“恨”什么?开篇独句成段,有何作用?)(2分)                                                                                                                                               

(2)小小的心,长满了恨,恨是一颗芽,日日夜夜地“茁壮”成长。(“茁壮”为何加引号?有什么深刻含义?)(2分)                                                                                                                                                

(3)两颗老枣树还在,正在开花,有淡淡的芬芳。(此处景物描写有何作用?)(2分)                                                                                                                                                  

4.第⑾自然段“她”打电话回来时,家人对她的反应可不可以删去?为什么?

5.选文是一篇寓意深刻的小说,并有一定的警示意义,试结合全文作简析。(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