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醉翁亭记》,完成小题。(共8分)
①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③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下列词语中划线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有亭翼然临于泉上把酒临风 |
|
B.得之心而寓之酒所识穷乏者得我 |
|
C.野芳发而幽香舜发于畎亩之中 |
|
D.负者歌于途负箧曳屣 |
2.解释下列语句中划线词的意思。(2分)
(1)佳木秀而繁阴 秀:
(2)苍颜白发 苍颜: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语句。(2分)
(1)云归而岩穴暝
(2)颓然乎其间
4.结合第②段内容,用自己的话概括作者“乐亦无穷”的原因。(2分)
请你根据下面两则材料,为会刊专栏“食物浪费大家谈”拟定两个征稿话题。(4分)
【材料一】 2011年,瑞典食品局发表声明,瑞典每年浪费的食品产生的温室气体,占全国因消费排放的温室气体总量的2%。中国环保组织“自然之友”也发现,被浪费的食物如果和其他垃圾混合处理,会导致有毒有害物质排放量的增加。
【材料二】对于日益严重的食物浪费现象,有专家提议用立法来遏制,也有人认为加强教育、形成节约粮食的社会风气才是根本。美国部分城市每月都举行“垃圾之旅”活动,参与活动的人吃垃圾桶里找到的食物,以行动呼吁停止食物的浪费。
征稿话题:① ②
下面是会刊“餐饮浪费面面观”专栏使用的两则材料,请你综合这两则材料,将专栏的内容提要补充完整。(4分)
【材料一】记者在某餐厅的部分采访记录
顾客甲:今天我请同事吃饭。点菜时没考虑太多,就怕万一不够,人家说我小气。剩了这么多菜我也觉得可惜,但带走实在是太麻烦了。
顾客乙:我表弟今天结婚,每桌总得点几十道菜才体面吧。是有一些菜没怎么吃,但我可不想带走,好像是你吃不起,占人家便宜似的。
服务员:现在有的人家连剩饭都不吃,更别说打包了。请客更是如此,谁都不好意思带走。有些菜是一点都没动,但也只能全部倒掉啊。
【材料二】某网站关于餐饮浪费的调查(节选)
问题:去餐馆就餐,吃剩的会打包吗?
|
选项 |
人数 |
占所调查人数比例 |
|
从不[ |
12 |
18.75% |
|
偶尔 |
46 |
71.88% |
|
经常 |
6 |
9.37% |
内容提要:现代社会人们经常外出用餐。调查发现,人们在餐馆用餐时,浪费非常严重,①
已成为普遍现象。究其原因,主要还是② 和③ 的心理作怪。
请你提取下面这则材料的主要信息,作为会刊的标题。(不超过10字)(2分)
【材料】 据中国农业大学调查,我国消费者仅餐饮浪费每年就至少倒掉了约两亿人一年的口粮。德国和英国的统计显示,德国居民每年当做垃圾扔掉的可用或部分可用的食品高达1100万吨;英国每天有约700万片面包、130万罐酸奶、66万个鸡蛋被丢弃,其中相当一部分可以食用。美国的情况同样惊人,据报道美国被浪费的食物如果折算成能量,超过了美国国内开采的石油和天然气的总量。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的报告,全球每年在生产和消费过程中损耗和浪费的粮食达13亿吨,相当于全球粮食产量的1/3。
标题:
名著阅读(3分)
《 ① 》,也称“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这些诗歌分为三个部分,最精华的部分“ ② ”,是各地的歌谣,我们学过的《关雎》和《③ 》都选自这部分。
默写(5分)
1.孤山寺北贾亭西,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 ,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3.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4.在《登飞来峰中》中表达作者不怕邪恶势力阻挠、对前途充满信心的豪迈乐观情怀的句子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