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蚁的本领
①早在人类诞生之前,蚂蚁就会修筑“公路”。亚马逊雨林中的蚁类,为躲避狂风暴雨,在树干上啃出一条条凹槽,或在平地用沙砾修筑成沟槽,作为它们的公路;蚂蚁是列队行进的,为解决相对而行或十字路口的交通阻塞,它们竟然能“设计”出类似立交桥的环形交叉路口。
②蚂蚁的神经系统并不发达,然而它们一旦成为一个整体时居然能够思考、筹划、谋算,成为一部活计算机。它们无需图纸,也没有指挥和监理,但竟能齐心合力地设计并建造成五花八门、奇形怪状的蚁丘。蚁丘的内部布局合理,空气畅通,温度恒定,各种设施齐备,其工程浩大令人惊叹:有上百个蚁丘相通,可长达数十米;有的如“摩天大楼”拔地而起,最高的可达6米,按其身高的比例,相当于人类300层的摩天大厦。蚂蚁王国的这般工程往往需要十余年的艰辛劳作,而工蚁的寿命不过两年,也就是说,需要几代蚂蚁的努力方可大功告成。天知道,它们是怎样保持一致的?
③据考证,蚂蚁早在5000万年前就完成了类似人类的从“狩猎”到“农耕”的转变。现在地球上约有二百余种蚂蚁都有种植蘑菇类真菌的本领。它们不但懂得施肥、收割,还懂得利用树叶发酵产生的热量来保持真菌园的恒定的温度和湿度,甚至当它们种植无收时还会向邻居借贷!
1.第②自然段中“不过”一词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分)
答:
2.第②自然段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你写下来,并选择其中一种说说其作用。(2分)
答:
3.第③自然段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这样写有何作用?(2分)
答:
太夫人姓郑氏,考讳德仪,世为江南名族。太夫人初封福昌县太君,进封乐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其后常不使过之,曰:“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其后修贬夷陵,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始得禄而养。又十有二年,列官于朝,始得赠封其亲。又十年,修为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吏部郎中,留守南京,太夫人以疾终于官舍,享年七十有二。
节选自(欧阳修《泷冈阡表》)
1. 下列句中 “之”与“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中 “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
A.辍耕之垄上 |
B.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
|
C.无案牍之劳形 |
D.益慕圣贤之道 |
2.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4分)
①俭薄所以居患难也 ②其后修贬夷陵
③修始得禄而养 ④享年七十有二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1) 自其家少微时,治其家以俭约。(2分)
译:
(2)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2分)
译:
4.选文中的太夫人是一个怎样的人?(2分)
答:
江亭夜月送别二首(其二)
王勃
乱烟笼碧砌, 飞月向南端。
寂寞离亭掩, 江山此夜寒。
对上面这首诗理解和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
|
A.诗的前两句“乱烟笼碧砌,飞月向南端”,以烟笼月移,显示送别后夜色的深沉。 |
|
B.后两句“寂寞离亭掩,江山此夜寒”,以亭掩夜寒,显示人去后周围的冷寂。 |
|
C.这四句诗,分别来看,首句写的是地面景,次句写的是天空景,第三句写的是近处景,末句写的是远方景,看似各自独立的四个画面,而又相互关连,融合为一。 |
|
D.全诗通过直接抒情,抒发了诗人送别后的凄凉寂寞之情。 |
仿照下面的句子,注意句式特点,在横线上续写两句话。(4分)
我爱实际青葱、宁折不弯的翠竹,以为它死不毁节,凌云虚心;我爱亭亭玉立、不事雕饰的荷花,因为它不染淤泥,香远益清;我爱 ,因为它 ;我爱 ,因为它 。
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加以改正。(4分)
中国社会发展到今天,群众物质生活极大改善,①但也出现了“重经济、弱文化”,人文精神的塑造力度不够。②当前,人们普遍往往崇尚科技的力量,重视经济发展,这是正确的选择。但是,文化建设的相对滞后,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信仰苍白、文化迷失、道德失范、心灵空虚等亚文化现象。
其实,经济的发展在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发达的资讯也让人们看到了不少社会的弊端。此时,一部分人会抱怨,甚至对我们发展的信念、目标产生疑惑,而看不到这些弊端其实是改革不够彻底的结果。③这种心态反应到文化上,就可能造就人们的迷茫。同时,④文化领域出现了娱乐至上的一种倾向,“80后”“90后”的年轻人,受到的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经典教育不够,也急需“补课”。
第一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第二处词语赘余,应删去
第三处搭配不当 应将 改为
第四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下列划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3分)
A到了需要逢场作戏、八面玲珑、看风使舵、左右逢源的时候,就指望他那张嘴了。
B机灵的小蚂蚁,急忙操起双臂的浆,像水手一样,驾着枫叶的船,看风使舵,劈波斩浪,向着未知的前方,勇敢的进击。
C有些人做事没有原则,惯于看风使舵,看领导颜色行事。
D如果我们三心二意,朝三暮四,看风使舵,跟时髦、赶潮流、闹追星,则几年几十年过后,我们将一穷二白,一事无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