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回答小题。
假 币
①人有时一犹豫就错过了良机,辰这样想。此时老教授正在滔滔不绝地和新生们沟通感情,辰就没办法把两千元钱交上,而早上乘乱交这笔钱再好没有,可那时辰就是犹豫了一下,错过了,辰为此如坐针毡。
②终于熬到了下课,辰把钱递上,这时,辰脑子嗡的一声,大片空白,他感到一种灭顶之灾的降临,还好还好,老教授点了点,装在上衣兜里。
③辰这一夜没合眼,那钱是单独交的,万一老教授发现了呢?为了进京到这家文学院深造,他卖光了全部药材,没想到该死的药贩子在交款时夹了三张假币!他曾想到市场上买点东西零碎花出去,可小贩们不收这假钱,他已没有更多的的钱了,逼急了才出此下策,但他又怕被识破。假币的事抖搂出来,他如何混得下去?
④辰决定主动坦白,就说不小心夹带了,求老教授容他宽限些日子借来补上,这样总比当众揭穿好。第二天,辰就恭候在老教授上班的必经路上,见到他说:“老师,我昨天交的钱……”老教授的脸立刻板起来:“别提你那钱。”辰魂飞魄散,却听老教授说:“早不交晚不交,偏我揣了你的钱,在市场上走,被小偷割了兜。”啊呀,谢天谢地!辰一边赔礼,一边回到教室,这贼其实是帮了我的忙呢!辰想。
⑤兴奋之后,辰又陷入了苦恼。毕竟老教授损失了那么多钱,想到老教授总穿一件皱巴衣服的寒酸样,他心里就凉了,辰想,好好努力吧,有朝一日我加倍报偿这位善良无辜的老人。辰勤学苦作,不断写出好文章,连《人民文学》这样的刊物也有他的一席之地,老教授时常当众夸赞。每当这时,辰就暗自道:等着,老师。
⑥学习期满,辰直接成了市文联干部,又一年,他又成为省作协聘任的专业作家。辰一步登天,阔步文坛,名声大得吓人,辰从此再也不愁没钱。
⑦辰依然惦记着那可怜兮兮的老教授,该彻底了结这块心病了。他为老教授准备了一万元现金,专程来京。
⑧老教授高兴:“学生出了大名,不忘师恩,这就好。”坚持设家宴款待高徒。酒前,辰鼓足全部气力,向教授认错:“老师,我交给您那两千元学费中,混着三张该死的假币……”他的眼圈红了,并哽咽起来。老教授哈哈大笑:“3张假币,你还没忘哪?在,我留着呢,如今集什么的都有,我集几张假币玩玩有何不可?”说着,从一本影集内拿出那几张玩意儿。“老师,那你说让贼偷了……”辰目瞪口呆。“假话。兴你假币就不兴我假话?”老教授说。辰急着问:“为什么?你当时完全可以揭穿。”老教授的脸色立刻无比严肃起来:“揭穿容易,但我更知道一个山里的孩子该多艰难,那样做对他产生的后果不堪设想,为区区300元钱扼杀一个人才,吾不屑为之也。”
⑨“老师,”辰扑通一声跪了下来,泪流满面,“我不回去了,我还要跟您学几年,您一定要收留我!”(有删节)
1.文章围绕三张百元假币展开情节,请用简洁的词语填空。(3分)
( )→( )→( )→想还万元
2.③段划线的句子在记叙的顺序上属于什么?在这里有什么作用?(3分)
3.你从⑤段中的“想到老教授总穿一件皱巴衣服的寒酸样”外貌描写和⑧段中的“但我更知道一个山里的孩子该多艰难,那样做对他产生的后果不堪设想,为区区300元钱扼杀一个人才,吾不屑为之也”的语言描写中得到什么信息?(2分)
4.第⑦段为什么辰觉得老教授“可怜兮兮”的?(3分)
5.第⑧段写老教授在影集中留下那三张假币,老教授为什么这么做? (3分)
6.有人认为第⑨段是画蛇添足,可以删去。你怎么看?说说理由。(4分)
7.假如你是文中的辰或者老教授,在假币交出之后,你会采取什么方式妥善处理这件事情?说说你的处理方式和理由。(3分)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4分)
①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 ②父异( )焉
③日扳( )仲永环谒于邑人 ④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分)
方法:
目的:
4.吕蒙跟方仲永求学经历有什么区别,你从这两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2分)
5.台球“神童”丁俊晖,现已成了世界级体育明星,关于他父亲让一个处在求学“黄金”时期的少年“不使学”,而是弃“学”从“体” 。他的这一做法随之成为颇有争议的热门话题。请你谈谈你对此事的看法。(3分)
按照提示,在下列横线上默写古诗文。(10分)
1. ,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2.《逢入京使》一诗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请写出这首诗前两句: , 。
3.“歌以咏志,诗以传情”, 李白“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表现的是浓郁深沉的思乡思亲之情;杜甫“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抒写的是时世凋敝、人生飘零的感慨之情,韦应物“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传达出一种悠闲恬淡的心情。
4.人生难免会遭受挫折,有的人会从此萎靡消沉,有的人会怨天尤人。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诗人却以饱满的乐观情绪鼓舞我们:“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
5.许多成语都源于古文,请你写出扑朔迷离在《木兰诗》中的原句:
, 。
综合性学习活动(9分)
万州国本中学初2014级18班在学完第二单元以后,开展了“黄河之旅”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古之黄河】
1.面对黄河,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吟咏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请再写出一组与黄河有关的古诗句(含上下句)(2分)
【近之黄河】
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读后说说你对这两则材料中的“黄河”的理解。(3分)
材料一 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主席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卫士们说道:“谁如果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材料二 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今之黄河】
3.2011年3月 12日,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利津县近千名机关干部来到黄河大堤,植树种草,绿化大堤。为号召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这一活动,请你拟写一则宣传标语。(2分)
【黄河故事】
4.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请你简要写出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的故事。(2分)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话的只要内容(2分)
东方网4月1日消息:记者昨日从市公众信息网获悉,我市(重庆市)将严控“三公”经费。今年,政务接待经费支出、公务出国经费支出需实现“零增长”。而在政务接待中,禁用高档烟酒。
近日,市机关事务局先后召开局党组会和局长办公会,传达贯彻国务院及市政府第五次廉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会议要求,加强廉政建设与搞好机关事务管理保障服务工作相结合,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相结合,强化廉政意识,落实廉政责任,严守廉政纪律,严控“三公”经费。
名著导读(3分)
《童年》、《 》、《 》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其主人公是 (高尔基的乳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