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乙)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文中划线的词语(4分)

①但当涉猎(             ),见往事耳      ②父(           )焉

③日(       )仲永环谒于邑人            ④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2.翻译下列句子(4分)

(1)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2)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 (2分)

方法:                                                                 

目的:                                                                  

4.吕蒙跟方仲永求学经历有什么区别,你从这两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2分)

5.台球“神童”丁俊晖,现已成了世界级体育明星,关于他父亲让一个处在求学“黄金”时期的少年“不使学”,而是弃“学”从“体” 。他的这一做法随之成为颇有争议的热门话题。请你谈谈你对此事的看法。(3分)

 

1.(1)粗略的阅读 (2)对… 感到诧异 (3) 同“攀”,牵,引  (4)当时专管经学传授的官( 4 分 ) 注意(2)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3)为通假字。 2.略( 4 分 ) 3.方法:但当涉猎(1分) 目的:见往事耳(1分) 4.方仲永天资聪颖不学习,由天才变成普通人;吕蒙由于学习勤奋,学有所成。学习使人进步等(2分) 5.略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各个加点词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有的需要从从课文中迁移过来。 2.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3.本题考查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根据“孙权”所说的内容来分析读书的方法以及目的即可。 4.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主题的能力。根据“吕蒙”与“方仲永”最后的结局来谈明白的道理即可。          5.本题是一道开放题。联系文章的内容说出自己的看法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按照提示,在下列横线上默写古诗文。(10分)

1.                  ,影入平羌江水流。(李白《峨眉山月歌》)

2.《逢入京使》一诗表达了诗人远涉边塞的思乡怀亲之情,请写出这首诗前两句:                                                                 。

3.“歌以咏志,诗以传情”, 李白“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夜洛城闻笛》)表现的是浓郁深沉的思乡思亲之情;杜甫“正是江南好风景,                     ”(杜甫《江南逢李龟年》)抒写的是时世凋敝、人生飘零的感慨之情,韦应物“春潮带雨晚来急,                     ”(,韦应物《滁州西涧》)传达出一种悠闲恬淡的心情。

4.人生难免会遭受挫折,有的人会从此萎靡消沉,有的人会怨天尤人。在《假如生活欺骗了你》中,诗人却以饱满的乐观情绪鼓舞我们:“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

5.许多成语都源于古文,请你写出扑朔迷离在《木兰诗》中的原句:              

                                         。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活动(9分)

万州国本中学初2014级18班在学完第二单元以后,开展了“黄河之旅”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古之黄河】

1.面对黄河,唐朝大诗人李白曾吟咏道: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请再写出一组与黄河有关的古诗句(含上下句)(2分)

【近之黄河】

2.阅读下面两则材料,读后说说你对这两则材料中的“黄河”的理解。(3分)

材料一  1948年,解放战争胜利前夕,毛泽东主席面对汹涌澎湃的黄河,无限感慨地对身边的卫士们说道:“谁如果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个民族……”

材料二 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啊!黄河!你一泻万丈,浩浩荡荡,向南北两岸/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今之黄河】

3.2011年3月 12日,地处黄河入海口的利津县近千名机关干部来到黄河大堤,植树种草,绿化大堤。为号召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积极参与这一活动,请你拟写一则宣传标语。(2分)

【黄河故事】  

4.现代著名诗人光未然在他的《黄河颂》一诗中写道:“五千年的古国文化,从你这儿发源。请你简要写出与黄河有关的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历史人物的故事。(2分)

 

查看答案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段话的只要内容(2分)

东方网4月1日消息:记者昨日从市公众信息网获悉,我市(重庆市)将严控“三公”经费。今年,政务接待经费支出、公务出国经费支出需实现“零增长”。而在政务接待中,禁用高档烟酒。

  近日,市机关事务局先后召开局党组会和局长办公会,传达贯彻国务院及市政府第五次廉政工作电视电话会议精神。

会议要求,加强廉政建设与搞好机关事务管理保障服务工作相结合,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相结合,强化廉政意识,落实廉政责任,严守廉政纪律,严控“三公”经费。

 

查看答案

名著导读(3分)

《童年》、                                是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其主人公是                   (高尔基的乳名)

 

查看答案

用手机短信交流信息,便捷又时尚。短信的编写,要求语言简练,精美。如下面这条教师节短信:“您是一把伞,为我遮风蔽雨;您是一盏灯,为我照亮前程。衷心祝福您,我永远敬爱的老师!”这不仅符合短信编写的要求,而且很好地表达了学生的心意。

每年5月的第二个星期日为母亲节。今年的母亲节快到了,请你仿用这条短信的修辞手法,给你的妈妈拟写一条母亲节短信。(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