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
宋濂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曲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珠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勤且艰若此。
1.解释划线的字。(4分)
(1)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 乡之先达___________
(2)媵人持汤沃灌。 汤________ ___
(3)腰白玉之环。 腰______ ___
(4)同舍生皆被绮绣。 被__________ _
2.翻译文中划横线的句子。(4分,每小题2分)
(1)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2)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宋濂通过叙述自己求学时的种种艰辛,勉励后辈学习是否有成,关键在于自己专心与否,在你心里还有哪些古人好学的典故,请举两例。(4分)
4. 联系生活实际,请从宋濂的求学经历中说说你得到哪些启示。(至少两点)(3分)
默写填空(10分)
1.东风不与周郎便, 。(杜牧《赤壁》)
2. ,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
3. ,零丁洋里叹零丁。(文天祥《过零丁洋》)
4. ,病树前头万木春。
(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5.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
6.海内存知己, 。(王勃《送杜少府任蜀州》)
7.念天地之幽幽,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8.行到水穷处, 。(王维《终南别业》)
9.策之不以其道, , 。 (韩愈《马说》)
美国女作家 在无光无声的黑暗世界里,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创造了奇迹; 代作家韩愈借马的遭遇发不平之音,激起有才之士的共鸣;鲁迅先生的恩师 在异国他乡给予他无私的关爱和真诚的鼓励。
综合性学习(8分)
留守儿童近半因父母外出打工导致生活质量下降,精神上和心理上承受着巨大的压力。为了关爱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某校团委开展了“走近留守儿童”的主题活动,通过同学之间结对子的形式,帮助留守生走出心灵阴影,健康快乐成长。请你参加本次活动,并完成下列任务。
1.下面是学生拟写的活动主题词,作为主持人,你选用哪一个更贴切?请简要说明理由。(2分)
①让世界充满爱 ②明天更美好 ③手拉手,心连心
选项: 理由:
2.下面是同学们搜集的某高校研究机构对我市留守儿童的情况调查表,请你从中提炼两则信息。(4分)
重庆市留守儿童抑郁情绪调查表
|
抑郁频度 |
经常 |
有时 |
很少 |
没有 |
|
百分比 |
5.9% |
52.9% |
35.5% |
6.7% |
|
解决方式 |
对父母说 |
对同学说 |
对老师说 |
不说 |
|
百分比 |
23.6% |
35.5% |
5.9% |
35% |
① ②
3.为了开展好这次活动,请你设计两种活动形式。(2分)
示例:给留守生集体过生日
①
②
阅读下面文字,回答问题。(6分)
材料:今年3月26起,重庆开始向随地丢垃圾、吐痰、损坏花草、跨越交通护栏.、大声喧哗、尚自摆摊设点等“十不准”行为“宣战”,实行“十不准,十处罚”的首日行动。据了解,当日下午的巡查,执法人员共纠正近300例不文明行为,文明劝导200余人,处罚了21名不文明市民。
1.请你用一句话概括材料的主要信息。〔限15字以内)(2分)
2.请你为重庆的“十不准,十处罚”行动拟一条宣传标语。(2分)
3.假如你们学校已开展了“十不准,十处罚”的宣传活动,但你看见仍有一些同学在采摘校园花坛里的花,你该如何劝说他们。(2分)
下面语段划线处都有语病,请根据提示加以改正。(4分)
一般来说,干针线活的都是女性,因为女性心细手巧。因此,①只有绣娘的称谓而没有“绣男”。 ②但在北山大道37号,就是一位老汉,他叫李忠康,迷上了刺绣后每天都爱不释手。昨天,记者在见到他时,他正在绣一幅名为“家合万事兴”的刺绣作品。因为年纪大了,又是男同志,一时间围得很多人的围观。老李说,刚开始的时候还不好意思,但是现在越来越找到其中的乐趣,“他们看就看吧,③我还希望男同志更多的拿起针线呢,④这兴许还能陶冶人的情操得到提高哦!”
1.第①处成分残缺,应在句末添加 。
2.第②处搭配不当,应将 改为 。
3.第③处语序不当,应调整为 。
4.第④处句式杂糅,应改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