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12分)赞同 透早的枣子园 (1)返乡的时候,我的长裤...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 (12分)赞同

透早的枣子园

(1)返乡的时候,我的长裤因脱线裂开了,妈妈说:“来,我帮你车一车。”

(2)我随妈妈走进房间,她把小桌上的红绒布掀开,一台裁缝车赫然呈现在我的眼前。

(3)这个景象震慑了我,这不是三十多年前的那台裁缝车吗?怎么现在还在用?

(4)妈妈熟练的坐在缝纫机前,把裤脚翻过来,开始专心的车我裂开的裤子,我忍不住摩挲着缝纫机上优美的木质纹理,那个画面突然与时空交叠,回到童年的三合院。

(5)当时,这一台缝纫机摆在老家的东厢房侧门边,门外就是爸爸种的一大片枣子园,妈妈忙过了养猪、耕田、晒谷、洗衣等粗重的工作后,就会坐在缝纫机前车衣服,一边监看在果园里玩耍的我们。

(6)善于女红的妈妈,总是帮我们这一群“像牛一样会武”的孩子补撕破的衫裤,以及把太大的衣服改小,把太小的衣服放大,不至于让我们穿破衣去上学。

(7)不车衣服的时候,我们就会抢着在缝纫机上写功课,那是因为孩子太多而桌子太少了,抢不到缝纫机的孩子,只好拿一决木板垫膝盖,坐在门槛上写字。

(8)有一次,我和哥哥抢缝纫机,不小心跌倒,撞在缝纫机的铁脚,在我的耳后留下一条二十几厘米的疤痕,如今还清晰可见。

(9)我喜欢爬上枣子树,一边吃着清脆香甜的枣子,一边看妈妈坐在厢房门边车衣服。 如果是星期天,我们都会赶透早去采枣子,因为清晨刚熟的枣子最是清香,晚一点就被兄弟吃光了。

(10)妈妈是从来没有假日的,但是星期天不必准备中午的便当,她总是透早就坐在缝纫机前车衣服。坐在枣子树上,东边的太阳刚刚出来,寒冬的枣子园也变得暖烘烘的,顺着太阳的光望过去,正好看见妈妈温柔的侧脸,色彩非常印象派,线条却如一座立体派的浮雕。

(11)这时我会受到无比的感动,想着要把刚刚采摘的最好吃的枣子献给妈妈。我跳下枣子树,把口袋里最好吃的枣子拿去给妈妈,她就会停下手边的工作,摸摸我的头说:“真乖。”然后拉开缝纫机右边的抽屉放进枣子,我瞥见抽屉里满满都是枣子,原来,哥哥弟弟早就采枣子献给妈妈了。

(12)这使我在冬日的星期天,总是透早就去采枣于,希望第一个把枣子送给妈妈。有时觉得能坐在枣子树上看妈妈车衣服,生命里就有无边的幸福了。

(13) “车好了,你穿看看。”妈妈的声音使我从回忆中回过神来,妈妈忍不住笑了:“大人大种了,整天憨呆憨呆。”

(14)我看着妈妈依然温柔的侧脸,头发却都花白了,刚刚那一失神,时光竟匆匆流过三十几年了。

(摘自林清玄《谈品人生》)

1.本文采用了________的记叙顺序,通过作者的“一失神”主要回忆了两件与母亲有关的往事,一是: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请简要概括)(3分)

2.第4段中划线字“那个画面”所指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联系上下文,写出画线句子“我瞥见抽屉里满满都是枣子”时“我”的内心想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的妈妈是个怎样的人? 请结合课文内容简要说说。(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分,每空1分). 倒叙   母亲为我们车衣服    我们为母亲摘枣子 2.(2分)“那个画面”所指的具体内容是“妈妈忙过了养猪、耕田、晒谷、洗衣等粗重的工作后,就会坐在缝纫机前车衣服,一边监看在果园里玩耍的我们。”或者写妈妈在晨光中为我们车衣服的情景。 3.(3分)示例:怎么我摘的已经晚了?哥哥弟弟们已经抢先把枣子献给妈妈了。不行,明天我早起,争取第一个把枣子给妈妈。 4.(4分,任写2点即可) (1)勤劳, 如“妈妈忙过了养猪、耕田、晒谷、洗衣等粗重的工作后,就会坐在缝纫机前车衣服” (2) 善于持家,如“总是帮我们这一群“像牛一样会武”的孩子补撕破的衫裤,以及把太大的衣服改小,把太小的衣服放大,不至于让我们穿破衣去上学。 (3)温柔和蔼,如“我跳下枣子树,把口袋里最好吃的枣子拿去给妈妈,她就会停下手边的工作,摸摸我的头说:‘真乖。’” 【解析】 1.了解倒叙情节的内容和特点,要求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事件的内容。 2.从原文中找出指代性词语指代的内容,要求意思正确,文句通顺。 3.学生应培养理解语句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4.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能结合语段内容进行具体分析。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10分)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蝥,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乌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以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

(节选《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

1.根据选段内容给加一个小标题:(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段除描写景物外,还写了四件趣事,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在下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⑷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段运用了较多的修辞,任选一种,先摘出例句,再指出例句的修辞手法并分析修辞的作用。(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 (15分)

[甲]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中,从先人还家,于舅家见之。十二三矣.令作诗,不能称前时之闻.又七年,还自扬州,复到舅家问焉。曰:"泯然众人矣!"                      (节选《伤仲永 》)

[乙]曹植年十余岁。诵读《诗》、《论》及辞赋数十万言,善属文。太祖尝视其文,谓植曰:“汝请人邪?”植跪曰:“言出为论,下笔成章,顾当面试。奈何请人?”时邺铜雀台新成,太祖悉将诸子登台,使各为赋。植援笔立就,可观。太祖甚异之。

(《曹植聪慧》)

[注释] 1《诗》、《论》:指《诗经》和《论语》 2赋:古代的一种文体。3.论:观点   4太祖:指曹操5邺:古地名,在今河南境内。6.铜雀台:曹操在邺城所建的亭台。

1.解释文中的划线的词语。(4分)

(1)日仲永环谒于邑_____________ (2)其文理皆有可观者_____________

(3)属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太祖甚_________________

2.把下面两句话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汝请人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4分)[甲][乙]两文都有写主人公的聪慧, [甲]文侧重从他人的角度看方仲永才能的发展变化:幼年时“_________”少年时“_________”青年时“_________”;而[乙]文侧重曹植对自己的评价 “_________”。(用原文回答)

4.读这两则故事中你获得什么启示? (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在中国有这样一群儿童: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将他们留在农村。他们被称为留守儿童。下面是某省对留守儿童问题的调查数据,请认真分析,回答问题。

项目

百分比

非常想父母

65.0%

害怕陌生人

40.0%

觉得自己很一般

52.7%

1.从以上数据中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2分)

(a)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针对留守儿童现象,写一句公益广告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

名著阅读。(5分)

1.《童年》主要塑造了两类人物形象,一类是以_______为代表的自私残暴的人;一类是以_______为代表的正直善良的人。

2.《西游记》中的孙悟空本领非凡,能够_______变,一个筋斗能翻_______里。他被投入太上老君的炼丹炉炼了49天,反倒炼出一双_______,能识破世间一切妖魔鬼怪。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4分)

2012年是平潭建县100周年。学校学生会开展"平潭,我最美的家乡"主题活动,请你参与到此次活动中来,完成以下任务吧。

1.请模仿例句的写法,续写一个句子,表达你对平潭这座美丽的海滨城市的深情。《2分)

假如我是个作曲家,我就要用音符来传达平潭不息的浪涛;                  

                                                                      

2.据《平潭县志》记载,平潭"唐为牧马地",从古至今,马的精神滋养着每 "个平潭人的心灵。有同学提议,为纪念建县l00周年,在城市的中心,立一座雕塑(见右图),体现了平潭精神。请你为其取一个恰当的名字。(需用含"马"字的成语,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