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罗布泊之谜》(有删改),完成文后题目(8分)
罗布泊之谜
1972年7月,美国宇航局发射的地球资源卫星拍摄的罗布泊的照片上;罗布泊竟酷似人的一只耳朵,不但有耳轮、耳孔,甚至还有耳垂。对于这只地球之耳是如何形成的?有观点认为,这主要是50年代后期来自天山南坡的洪水冲击而成。洪水流进湖盆时,穿经沙漠,挟裹着大量泥沙,冲击、溶蚀着原来的干湖盆;并按水流前进方向,形成水下突出的环状条带。
正因为干涸湖床的微妙的地貌变化,影响了局部组成成分的变化,这就势必影响干涸湖床的光谱特征,从而形成"大耳朵"。但也有人对此持不同观点,科学家们众说纷纭,争论不已,也许对于罗布泊"大耳朵"的争论永远都不会结束。
为揭开罗布泊的真面目,古往今来,无数探险者舍生忘死深入其中,不乏悲壮的故事,更为罗布泊披上神秘诡异的面纱。有人称罗布泊地区是亚洲大陆上的一块"魔鬼三角区",古丝绸之路就从中穿过,古往今来很多孤魂野鬼在此游荡,枯骨到处皆是。东晋高僧法显西行取经路过此地时,曾写到"沙河中多有恶鬼热风,遇者则死,无一全者……"。许多人竟渴死在距泉水不远的地方,不可思议的事时有发生。
1949年,从重庆飞往迪化(乌鲁木齐)的一架飞机,在鄯善县上空失踪。1958年却在罗布泊东部发现了它,机上人员全部死亡。令人不解的是,飞机本来是西北方向飞行,为什么突然改变航线飞向正南?
1950年,解放军剿匪部队一名警卫员失踪,事隔30余年后,地质队竟在远离出事地点百余公里的罗布泊南岸红柳沟中发现了他的遗体。
1995年夏,米兰农场职工3人乘一辆北京吉普车去罗布泊探宝而失踪。后来的探险家在距楼兰l7公里处发现了其中2人的尸体,死因不明,另一人下落不明,令人不可思议的是他们的汽车完好,水、汽油都不缺。
罗布泊为何如此神秘诡异,至今科学家们还是百思不得其解。
最早到新疆考察的中外科学家们也曾对罗布泊的确切位置争论不休,最终问题没有解决,却引出了争论更加强烈的"罗布泊游移说"。此说是由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提出的,他认为罗布泊存在南北湖区,由于入湖河水带有大量泥沙,沉积后抬高了湖底,原来的湖水就自然向另一处更低的地方流去,又过许多年,抬高的湖底由于风蚀会再次降低,湖水再度回流,这个周期为1510年。
斯文·赫定这一学说,虽然曾得到了世界普遍认可,但对此质疑反对者也不在少数。近年来,我国科学家根据对罗布泊的科考结果,也对罗布泊游移说提出了质疑和否定。然而对这一问题的争论,使人们对罗布泊这个幽灵般的湖泊,更加感到扑朔迷离了。 罗布泊,这个谜的世界,神秘的荒原,千百年来人们为你迷悯、思索、争论、甚至献身。
罗布泊,人们何时才能揭开你神秘的面纱。
1.通读全文,依次概括文中所介绍的罗布泊的三个谜。(6分,均不得超过4个字)
(1) 之谜 (2) 之谜 (3) 之谜
2.文中多次提到科学家们围绕罗布泊之谜争论不休,这对我们的学习有何启发?(2分)
阅读《与朱元思书》和《小石潭记》,完成文后题目。(12分)
(甲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吴均《与朱元
思书》)
(乙文)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柳宗元《小石潭记》)
1.用"/"标示下面句子朗读停顿之处(每句只标一处,2分)
(1) 自 富 阳 至 桐 庐 一 百 许 里
(2)卷 石 底以 出
2.解释下列划线词(4分)
(1)窥谷忘反 ( ) (2)猛浪若奔 ( )
(3)水尤清冽 ( ) (4)斗折蛇行 ( )
3.翻译下面句子 (4分)
(1)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2)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4.甲乙两文都写水的清澈,其中甲文从正面描写水清澈的句子是
,乙文从侧面描写水清澈的句子则是
。(要求填完整的一句)(2分)
综合性学习。(4分)
近期,海西中学开展以"背起行囊走四方"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要求你在活动中介绍福建的一位历史人物。请从备选历史人物中选择一位,完成下面问题。
备选历史人物,林则徐 王审知 郑成功 詹天佑 冰心(以下各题只能选同一个人)
1.我打算介绍 (人名),他的主要事迹是 。(1分)
2.为更好了解这位历史人物,你打电话给福建教育学院林老师联系采访,开头你该怎么说?(要求说明目的,语言得体,涉及校名和自己姓名时,请用A、B字母代替)(2分)
3.请仿照示例,用一旬话对你所介绍的这位历史人物进行评价。(1分,不超过25字)
示例:欧阳修,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邓稼先,鞠躬尽瘁,甘当无名英雄的两弹元勋。
名著阅读。(6分)
1.尼摩船长走在前面,他的同伴在后面距离好几步跟随着我们。康塞尔和我,彼此紧挨着,好像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金属外壳交谈似的。我不再感到我的衣服,我的鞋底,我的空气箱的沉重了,也不觉得这厚厚的圆球的分量。
①尼摩船长等人散步的地点是( ) (填序号)(l分)
A.雪山上 |
B.太空中 |
C.海底 |
D.船上 |
②我不再感到衣服、鞋底、空气箱、圆球的分量的原因是
(2 分)
2.两年后,1824年5月7 日,在指挥 (或者不如按节目单上所说,"参与音乐会的指挥") 时,全场向他发出的一片喝彩声他压根儿就没有听见;直到女歌手中的一位拉着他的手,让他转向观众,他这才突然看见观众全体起立,挥动着帽子,拍着手。 一位美国旅行者罗素1825年光景看见过他弹钢琴,说当他想轻柔地弹奏时,琴键没有响声,在这静寂之中看着他脸部的激动表情和那抽搐的手指,真令人伤感。
①以上文字选自《名人传》,选文中的这个伟人就是( ) (填序号)(1分)
A.米开朗堪罗 |
B.贝多芬 |
C.列夫·托尔斯泰 |
D.罗曼·罗兰 |
②选文中的这位名人的伟大之处在哪里? 请结合作品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2分)
根据文段内容,回答问题 (7分)
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 )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 ),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shì( )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
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作过无可置疑的描述。
……
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作为一个始终具有看透事物本质并能善于观察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1.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
锃( )亮 动弹 ( ) 掩shì( )
2.为横线处选择一个恰当的成语 ( )(填序号)(2分)
A.刻骨仇恨 |
B.入木三分 |
C.恼羞成怒 |
D.怒目而视 |
3.划线句语序颠倒,请将修改后正确的句子写出来。2分)
默写古诗文句子(每条横线上写一句,8分)
1.不戚戚于贫贱,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2. ,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 。(范仲淹《苏幕遮》)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欧阳修《醉翁亭记》)
5.古诗词句,有许多诗句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如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 " , "就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具有相同的意境;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 ,
"也和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样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