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综合性学习。(4分) 近期,海西中学开展以"背起行囊走四方"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要...

综合性学习。(4分)

近期,海西中学开展以"背起行囊走四方"为主题的系列活动,要求你在活动中介绍福建的一位历史人物。请从备选历史人物中选择一位,完成下面问题。

备选历史人物,林则徐 王审知 郑成功 詹天佑 冰心(以下各题只能选同一个人)

1.我打算介绍      (人名),他的主要事迹是                                 。(1分)

2.为更好了解这位历史人物,你打电话给福建教育学院林老师联系采访,开头你该怎么说?(要求说明目的,语言得体,涉及校名和自己姓名时,请用A、B字母代替)(2分)

                                                                             

                                                                             

3.请仿照示例,用一旬话对你所介绍的这位历史人物进行评价。(1分,不超过25字)

示例:欧阳修,北宋诗文革新运动的领袖。

邓稼先,鞠躬尽瘁,甘当无名英雄的两弹元勋。

                                                                             

 

1.林则徐;虎门销烟。(1分,评分以后者为准) 2.林老师,您好!我是A中学的学生B,我们学校正在开展“背起行囊走四方”主题活动。我想了解林则徐的有关情况,您能否提供方便,接受我的采访?谢谢!(2分,没有称呼、礼貌用语的扣1分) 3.林则徐, 中国近代“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虎门销烟,大长中国人志气的民族英雄。)(其他人略)(1分) 【解析】 1.列举人物事例合理即可; 2.语言交际一般要有称呼,语气要委婉,用语要简明得体。设计合理即可。 3.仿写要求句式相同,内容设计合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名著阅读。(6分)

1.尼摩船长走在前面,他的同伴在后面距离好几步跟随着我们。康塞尔和我,彼此紧挨着,好像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金属外壳交谈似的。我不再感到我的衣服,我的鞋底,我的空气箱的沉重了,也不觉得这厚厚的圆球的分量。

①尼摩船长等人散步的地点是(  ) (填序号)(l分)

A.雪山上

B.太空中

C.海底

D.船上

②我不再感到衣服、鞋底、空气箱、圆球的分量的原因是                            

                               (2 分)

2.两年后,1824年5月7 日,在指挥 (或者不如按节目单上所说,"参与音乐会的指挥") 时,全场向他发出的一片喝彩声他压根儿就没有听见;直到女歌手中的一位拉着他的手,让他转向观众,他这才突然看见观众全体起立,挥动着帽子,拍着手。 一位美国旅行者罗素1825年光景看见过他弹钢琴,说当他想轻柔地弹奏时,琴键没有响声,在这静寂之中看着他脸部的激动表情和那抽搐的手指,真令人伤感。

①以上文字选自《名人传》,选文中的这个伟人就是(    ) (填序号)(1分)

A.米开朗堪罗

B.贝多芬

C.列夫·托尔斯泰

D.罗曼·罗兰

②选文中的这位名人的伟大之处在哪里? 请结合作品内容谈谈自己的看法。(2分)

                                                                              

                                                                              

 

查看答案

根据文段内容,回答问题 (7分)

这道目光就像一把锃(    )亮的钢刀刺了过来,又稳又准,击中要害。令你无法动弹(    ),无法躲避。仿佛被催眠术控制住了,你只好乖乖地忍受这种目光的探寻,任何掩shì(  )都抵挡不住。它像枪弹穿透了伪装甲胄,它像金刚刀切开了玻璃。在这种        

         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对此,屠格涅夫和高尔基等上百个人都作过无可置疑的描述。

……

具有这种犀利眼光,能够看清真相的人,可以任意支配整个世界及其知识财富。作为一个始终具有看透事物本质并能善于观察的眼光的人,他肯定缺少一样东西,那就是属于自己的那一份幸福。

1.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

(  )亮   动 (  ) 掩shì(  )

2.为横线处选择一个恰当的成语 (  )(填序号)(2分)

A.刻骨仇恨

B.入木三分

C.恼羞成怒

D.怒目而视

3.划线句语序颠倒,请将修改后正确的句子写出来。2分)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句子(每条横线上写一句,8分)

1.不戚戚于贫贱,                         。(陶渊明《五柳先生传》)

2.                            ,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3.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                 。(范仲淹《苏幕遮》)

4.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欧阳修《醉翁亭记》)

5.古诗词句,有许多诗句具有异曲同工之妙。如王安石《登飞来峰》中的 "                                                "就与王之涣"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具有相同的意境;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的"                           

                 "也和李白"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一样表达了对朋友的依依惜别之情,

 

查看答案

请从以下两题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45分,其中书写5分)

(1)请以"              真让我着迷"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备选词:旅游、探险、舞蹈、戏曲、诗歌、大自然、祖国大好江山……)

(2)请以"成长不烦恼"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贴近生活,关注内心,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②书写工整,卷面整洁,600字以上。

③文中若需出现校名、人名,请用化名代替。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完成文后题目。(10分)

妹妹扮演的角色

作者:安·古德里斯

1为了募捐,学校准备排练一部短话剧。告示一贴出,妹妹便热情万丈地去报名当演员。可是定角色那天,妹妹回家后一脸冰霜,嘴唇紧闭。“你被选上了吗?”我们小心翼翼地问她。

2“是。”她丢给我们一个字。“那你为什么不开心?”我壮着胆子问。

3“因为我的角色!”

4短话剧中只有4个人物:父亲、母亲、女儿和儿子。“你的角色是什么?”

5“他们让我演狗!”说完,妹妹转身奔上楼,剩下我们面面相觑。妹妹有幸扮演“人类最忠实的朋友”,全家不知道该恭喜她,还是安慰她。饭后爸爸和妹妹谈了很久。

6总之,妹妹没有退出,她积极参加每次排练。我们都纳闷:一只狗有什么可排练的?但妹妹却练得很投入,还买了一副护膝。据说这样她在舞台上爬时,膝盖就不会疼了。妹妹还告诉我们,她的动物角色名叫“豆豆”。我注意到,每次排练归来,妹妹眼里都闪着兴奋的光芒。

7.演出那天,我翻开节目单,找到妹妹的名字:“甄妮——豆豆(狗)”。偷偷环视四周,整个礼堂都坐满了,其中有很多熟人和朋友,我赶紧往椅子里缩了缩。有一个演狗的妹妹,毕竟不是很有面子的事。幸好,灯光转暗,演出开始了。

8先出场的是“父亲”,他在舞台正中的沙发上坐下,召集家人。接着“母亲”“女儿”和“儿子”先后出场。在一家人的谈话声中,妹妹穿着一套黄色的、毛茸茸的狗道具,手脚并用地爬进场。

9但这不是简单地爬,“豆豆(妹妹)”蹦蹦跳跳、摇头摇尾地跑进客厅,她先在地毯上伸个懒腰,然后才在沙发旁安顿下来,开始呼呼大睡。一连串动作,惟妙惟肖。很多观众也注意到了,四周传来轻轻的笑声。

10接下来,剧中的父亲开始给全家讲故事。他刚说到“夜晚,万籁俱寂,就连老鼠……”“豆豆”突然从睡梦中惊醒,机警地四下张望,仿佛在说:“老鼠?哪儿有老鼠?”神情和我家的小狗一模一样。我用手掩着嘴强忍住笑。

11男主角继续讲:“突然,轻微的响声从屋顶传来……”昏昏欲睡的“豆豆”又一次惊醒,好像察觉到异样,仰视屋顶,喉咙里发出呜呜的低吼。太逼真了!妹妹一定费尽了心思。很明显,这时候的观众已不再注意主角们的对白,几百双眼睛全盯着妹妹。妹妹幽默精湛的表演使得台下的笑声此起彼伏。

12那晚,妹妹的角色没有一句台词,却抓住了所有观众的心。后来,妹妹说让她改变态度的是爸爸的一句话:“                                                    。”

1340年后,那句话我仍然记忆犹新。命运赋予我们不同的角色,与其怨天尤人,不如全力以赴。再小的角色也有可能边成主角。

摘自2005 年7 月11 日《环球时报》

1.对待演出,妹妹的神情态度先后有很大变化。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填写下表。

(2分)

时间

报名时

定角色那天

排练时

排练归来

神情

态度

热情万丈

 

很投入

 

2.通读全文,概括妹妹演出成功的原因。(3分)

                                                                          

                                                                          

3.联系上下文,试写给第12段中划线处补充一个句子。(不超过30字,2分)

                                                                         

                                                                          

4.爸爸的一句话,让妹妹改变了态度,让“我”40年后仍然记忆犹新。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应该怎样对待长辈的引导?请结合具体事例谈谈你的看法。(3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