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课内文段节选,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9分) 《背影》节选 我说道:“爸爸,你...

阅读课内文段节选,按要求回答下面问题。(9分)

《背影》节选

我说道:“爸爸,你走吧。”他往车外看了看说:“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我看那边月台的栅栏外有几个卖东西的等着顾客。走到那边月台,须        (a.走 b.跑 c.跳 d.穿)过铁道,须跳下去又爬上去。父亲是一个胖子,走过去自然要费事些。我本来要去的,他不肯,只好让他去。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蹒跚地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尚不大难。可是他穿过铁道,要爬上那边月台,就不容易了。他用两手         (a.抓 b.揪 c.攀 d.握)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这时我看见他的背影,我的泪很快地流下来了。[甲]我赶紧拭干了泪。[乙]我再向外看时,他已抱了朱红的橘子往回走了。过铁道时,他先将橘子散放在地上,自己慢慢爬下,再抱起橘子走。到这边时,我赶紧去搀他。他和我走到车上,将橘子一股脑儿放在我的皮大衣上。于是扑扑衣上的泥土,心里很轻松似的。过一会说:“我走了,到那边来信!”我望着他走出去。他走了几步,回头看见我,说:“进去吧,里边没人。”等他的背影混入来来往往的人里,再找不着了,我便进来坐下,我的眼泪又来了。[丙]

1.(只填序号)在文中两个空缺处选词填空。                  

“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这句话是从原文中抽取出来的。根据上下文意,这句话应插在[甲]、[乙]、[丙]中的_________处。(3分)

2.“我赶紧拭干了泪”“我赶紧去搀他”两句中的“赶紧”表现出了作者怎样的心理活动?(2分)

3.请从内容和结构角度说说最后一句“我的眼泪又来了”中的“又”字用得为什么好?(2分)

4.阅读下面一段话,再结合文段,请你说说你对“可怜天下父母心”的理解。(2分)

据报载:有这样一位母亲,平时对儿子百依百顺,一天晚上儿子向她要几千元钱,母亲一时拿不出那么多钱,儿子恼羞成怒向她连砍六刀后逃离现场。这位母亲忍着巨痛,追看她儿子逃离的背影喊:赶快穿上毛衣,小心着凉。

 

1.d,c ;[乙] 2.怕父亲看见自己流泪更不放心;怕父亲累着,体贴,心疼父亲。 3.从结构上,表明是第二次流泪,照应了前文的第一次流泪。从内容上讲,写“我”与父亲分别时对他的依恋、感激和敬爱之情。 4.例如:母爱是伟大的,但伟大的母爱不等于溺爱,过分的爱会失去孩子,会…… 与文中的父爱是有本质区别的。 【解析】 1.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动词;根据上下文文意,选择恰当处,插入“怕他看见,也怕别人看见。” 2.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的含义,准确说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3.“我的眼泪又来了”中的“又”字即表明与前文内容的照应,同时写出“我”与父亲分别时对他的依恋、感激和敬爱之情。 4.扣住要点,符合题意,言之有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短文,按要求回答文后题目。(4分)

大海和礁石

大海是一位最有恒心、最有毅力的雕刻艺术家。

礁石是大海得意的杰作。大海不用锤子,也不用钎子和雕刻刀,它用的是多变的、柔软的、透明的“刀”——海水,成年累月、日日夜夜,永不停歇地正面凿削,左雕右刻。时光流逝,大海的意念却没有削减,那些冥顽不化、自以为刚强坚硬的礁石,终于被大海雕刻成千奇万巧的艺术品。

大海并没有满足自己的成绩,当风平浪静的时刻,大海以细微的浪花拍击着礁石,在深沉的寻思着、揣摩着如何把眼前作品修改得更臻完美。当风起浪急的时候,大海呼啸着,冲击着、雕刻着礁石-------

大海的恒心和毅力值得我们学习。

1.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大海是一位最有恒心、最有毅力的雕刻艺术家。”请分条简要概括。(2分)

2.“那些冥顽不化、自以为刚强坚硬的礁石,终于被大海雕刻成千奇万巧的艺术品”蕴含着什么哲理?(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文后题目。(11分)

爱 莲 说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1.解释下列划线词在文中的意思。(2分)

可爱者甚______            出淤泥而不____ 

陶后有闻                  香远          

2.翻译句子。(2分)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用原文的语句回答:(2分)

(1)比喻君子不同流合污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比喻君子美名远扬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写“莲”却还写了菊、牡丹,目的是什么?(2分)

5.莲“出淤泥而不染”,有人却认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是怎样看?请说明理由。(3分)

 

查看答案

赏析《望岳》回答问题。(4分)

望岳  (杜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作者创作这首诗正是青春勃发之时,请分析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分)

2.作者在这首诗中炼字极为生动,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分析“割”字好在哪里。(2分)

 

查看答案

综合性学习《走进莲文化》

从古到今的许多诗文中,有许多颂莲的佳作。因此,莲文化便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莲,丰姿绰约,且可食可药,再加上它有许多可贵的品质,深得人们的喜爱,相信同学们也渴望更多地了解它,下面,让我们一起走进莲文化。

1.识莲:法律规定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的图案设计使用荷花造型。你能猜想其中的原因吗?(至少说出两点)(2分)

6ec8aac122bd4f6e

原因一:                         

原因二:                         

原因三:                         

2.赏莲:同学们根据收集的颂莲诗文讨论交流,分析莲在中国文化中的象征意义。按照下面的格式进行小组整理。(2分)

我们小组认为,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着           。如周敦颐在《爱莲说》中写道“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在《          》中写道“                      ”;

         在《          》中写道“                      ”;

3.议莲:周敦颐在《爱莲说》中表达了自己不慕富贵人生追求,他在中国文化史上塑造了一座精神丰碑,因而流芳百世,为千古敬仰;在当代,比尔•盖茨却因巨大的物质财富而富冠全球,成为当今世界的物质领袖,因而受到现代人的追捧。作为承袭古代文明的现代人的你,你追随谁呢?针对这个问题,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

我的看法:

 

查看答案

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25个字。(2分)

新华网华盛顿11月3日电 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3日宣布推出第二轮定量宽松货币政策,到2011年6月底以前购买600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以进一步刺激美国经济复苏。美联储货币政策决策机构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11月2日至3日召开了货币政策决策例会。会议发表的声明表示,美联储将在此后的各月中逐步实施这一计划,预计每月将购买750亿美元的美国长期国债;此外,美联储将延续把资产负债表中到期的债券本金进行再投资、购买国债的现行政策。

一句话概括: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