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个人的力量虽然微不足...

下列各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个人的力量虽然微不足道,但只要大家团结合作,必能凝聚成一股强大的力量。

B.什么时候吃饭,吃什么,这些鸡零狗碎的事不要问我,你是厨师,你安排好了。

C.学校大面积爆发红眼病疫情,这消息真耸人听闻,大家一定要加强自我防护。

D.看到地震后的家园,不禁使我触目伤怀

 

C 【解析】“耸人听闻”夸大或捏造事实,使人听了感到惊异或震动。与语境不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

A.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

B.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看罢?……

C.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D.不少人失去了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一味去追逐名牌,用有名的香水、手机、服装……等来显示自己生活品质高人一等,这也正是现今名牌泛滥的主要原因。

 

查看答案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门(kǎn)   举(zhù)    退 (kuì)    锐不可(dāng)

B.要(sài)    见(piě)   惊 (hài)    惟妙惟(xiào)

C.然(yǎn)  箱(qiè)    空(lóu)   以千里(miào)

D.陌(qiān)  俗(cāng)  寒(jìn)    选贤能 (jǔ)

 

查看答案

任选一题,写成议论文,写成其他文体视为跑题作文

(1)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人们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非常崇敬,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事实上,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他们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幼儿园老师教给他们的良好习惯。请以习惯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但不要写成其他文体,字数在600字以上。

(2)“我读健康书,我快乐”;“我上健康网,我快乐”;“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我酷爱学习,我快乐”;“我对抗挫折,我快乐”.....。校园中有很多这样的宣传语,请以“我健康,我快乐”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字数在600字以上。

 

查看答案

古诗赏析

《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对本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诗写出了两种时间和两种空间,即分离的现在和会面的将来;诗人独处的巴山与亲人团聚的长安 。

B第二句写想象景象,把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幻想中连绵的夜雨、涨满的秋池。

C“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一问一答写出了诗人归期临近时无法抑制的激动心情。

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现作者看重这异乡奇景,要将它描述给亲友听。

2.选取一个角度赏析名句(2分)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查看答案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舍乳啼,妇拍而鸣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日,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①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乙】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其情态,②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3分)

宾客大宴                会:        

②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    绝:        

③不能其一处也            名:        

④几欲先                  走:        

宫室器铭人物            为:        

大苏泛赤壁云            盖: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3分)

①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②罔不因势象形,各其情态。

3.甲,乙两个文段都选自清代人__________编选的笔记小说《___________》。甲文段以“______________”字为核心,突出了民间艺人口技表演的高超;乙文段围绕“____________”一词,表现了王叔远微雕技艺的精湛。(3分,1、2空0.5分3.4空各1分)

4.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口技》写了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其中第二个场面是一家四口由睡而醒。

B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是从静态的角度正面描写宾客的神态。

C《口技》文章结尾交代道具的简单是为了正面描写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D从选段看,雕刻者技艺精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用料体积小;所刻东西(字、景、人、物)多;刻画细腻逼真,情态毕备,富有诗情画意。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