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的使用合乎规范的一项是( )(2分)
A.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
B.长妈妈生得那么胖,一定很怕热罢,晚上的睡相,怕不见得很好看罢?……
C.好久之后,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怎么了呢,父亲老了。
D.不少人失去了对生活品质的判断力,一味去追逐名牌,用有名的香水、手机、服装……等来显示自己生活品质高人一等,这也正是现今名牌泛滥的主要原因。
下列各组词语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门槛(kǎn) 举箸(zhù) 溃退 (kuì) 锐不可当(dāng)
B.要塞(sài) 瞥见(piě) 惊骇 (hài) 惟妙惟肖(xiào)
C.俨然(yǎn) 箱箧(qiè) 镂空(lóu) 谬以千里(miào)
D.阡陌(qiān) 伧俗(cāng) 寒噤(jìn) 选贤与能 (jǔ)
任选一题,写成议论文,写成其他文体视为跑题作文
(1)1978年,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聚会。人们对于诺贝尔奖获得者非常崇敬,有个记者问其中一位:“在您的一生里,您认为最重要的东西是在哪所大学、哪所实验室里学到的呢?”这位白发苍苍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平静地回答:“是在幼儿园。”记者感到非常惊奇,又问道:“为什么是在幼儿园呢?您认为您在幼儿园里学到了什么呢?诺贝尔奖获得者微笑着回答:“在幼儿园里,我学会了很多很多。比如,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小伙伴们;不是自己的东西不要拿;东西要放整齐;饭前要洗手;午饭后要休息;做了错事要表示歉意;学习要多思考,要仔细观察大自然。我认为,我学到的全部东西就是这些。”所有在场的人对这位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事实上,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他们终生所学到的最主要的东西,就是幼儿园老师教给他们的良好习惯。请以习惯为话题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但不要写成其他文体,字数在600字以上。
(2)“我读健康书,我快乐”;“我上健康网,我快乐”;“我运动,我健康,我快乐”;“我酷爱学习,我快乐”;“我对抗挫折,我快乐”.....。校园中有很多这样的宣传语,请以“我健康,我快乐”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要求字数在600字以上。
古诗赏析
《夜雨寄北》 唐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对本诗歌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本诗写出了两种时间和两种空间,即分离的现在和会面的将来;诗人独处的巴山与亲人团聚的长安 。
B第二句写想象景象,把已跃然纸上的愁苦交织于幻想中连绵的夜雨、涨满的秋池。
C“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一问一答写出了诗人归期临近时无法抑制的激动心情。
D尾句“巴山夜雨”四字重出,表现作者看重这异乡奇景,要将它描述给亲友听。
2.选取一个角度赏析名句(2分)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舍乳啼,妇拍而鸣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日,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未几,夫齁声起,妇拍儿亦渐拍渐止。微闻有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梦中咳嗽。宾客意少舒,稍稍正坐。
忽一人大呼“火起”,夫起大呼,妇亦起大呼。两儿齐哭。俄而百千人大呼,百千儿哭,百千犬吠。中间力拉崩倒之声,火爆声,呼呼风声,百千齐作;又夹百千求救声,曳屋许许声,抢夺声,泼水声。凡所应有,无所不有。①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人有百口,口有百舌,不能名其一处也。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
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撤屏视之,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
【乙】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其情态,②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
…..
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苏、黄共阅一手卷。东坡右手执卷端,左手抚鲁直背。鲁直左手执卷末,右手指卷,如有所语。东坡现右足,鲁直现左足,各微侧,其两膝相比者,各隐卷底衣褶中。佛印绝类弥勒,袒胸露乳,矫首昂视,神情与苏、黄不属。卧右膝,诎右臂支船,而竖其左膝,左臂挂念珠倚之,珠可历历数也。
1.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3分)
①会宾客大宴 会:
②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 绝:
③不能名其一处也 名:
④几欲先走 走:
⑤为宫室器铭人物 为:
⑥盖大苏泛赤壁云 盖: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3分)
①虽人有百手,手有百指,不能指其一端
②罔不因势象形,各其情态。
3.甲,乙两个文段都选自清代人__________编选的笔记小说《___________》。甲文段以“______________”字为核心,突出了民间艺人口技表演的高超;乙文段围绕“____________”一词,表现了王叔远微雕技艺的精湛。(3分,1、2空0.5分3.4空各1分)
4.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口技》写了口技表演者模拟的三个场面,其中第二个场面是一家四口由睡而醒。
B “满坐寂然,无敢哗者”是从静态的角度正面描写宾客的神态。
C《口技》文章结尾交代道具的简单是为了正面描写口技表演者技艺的高超。
D从选段看,雕刻者技艺精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用料体积小;所刻东西(字、景、人、物)多;刻画细腻逼真,情态毕备,富有诗情画意。
①“校车优先”,不仅是解决当前校车问题之需,更传递出强化“孩子优先”国家理念的信号。
②11日,国务院法制办公布《校车安全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明确接送幼儿、小学生的应是专用校车,还赋予校车三项优先权:交警指挥疏导校车优先通行;校车可以在公交专用车道以及其他禁止社会车辆通行但允许公交车辆通行的路段行驶;校车在道路上停车上下学生,后方车辆应当停车等待,不得超越等。
③ 尽管只是征求意见,但条例牵动人心。对孩子来说,这是交通优先的一小步,也是校车安全的一大步。虽然这“优先”,是一次次惨痛的事故倒逼出来的,但终于迎来的实实在在的制度赋权,既是对天堂里孩子们的告慰,也是对更多孩子和家长的宽慰与安全保障。
④而对于转变社会观念来说,条例则跨出了让“孩子优先”的一大步。
⑤我们有过刻骨铭心的记忆:17年前,在克拉玛依大火中,就是一句“让领导先走”,令孩子们错过了逃离火场的最佳时机;我们无比心疼地看到,在一些地方,成年人的活动,还在用未成年人作道具:顶着烈日出席企业庆典,穿着单衣雨中夹道欢迎领导视察……虽然是极端少数现象,但也折射出,“孩子优先”的理念并没有成为社会共识,也未获制度上的保障。
⑥因此,校车安全条例征求意见稿里的那些“优先权”,不仅是一种解决当前校车问题之需,更重要的是,它传递出强化“孩子优先”国家理念的信号。
⑦保护孩子,是一个文明国家的重要事情之一。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国家根据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特点给予特殊、优先保护,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和公共场所发生突发事件时,应当优先救护未成年人。”这是法律规范,也是道德准则。而刚刚颁布实施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也把保障儿童的优先发展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⑧当然,现在的关键是,如何将这些规定、要求,从纲要里、法律上落实到与孩子们相关的方方面面工作中,特别是落实到政府部门的相关制度设计中。
⑨对当前牵动人心的校车安全条例来说,“孩子优先”,体现在赋予校车种种“特权”;而对各级政府机构来说,“孩子优先”,是校舍的“安全防震”,午餐的“免费保障”,是不再让孩子们在透风漏雨的教室里读书,不再让孩子被拐离散、流浪街头,不再让留守儿童缺乏生活保障;对全社会来说,树立“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的人文关怀,坚持“孩子优先”,应该成为一种社会的共识与责任。
⑩“校车之痛”带来了“校车优先”。希望“孩子优先”不要再用“痛”才能换来。一个坚持“孩子优先”的国家,一个“呵护未来”的社会,才会拥有美好的未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 (3分)
2.第二段列举“校车三项优先权”有什么作用? (2分)
3.用自己的话举三个例子证明全社会正在践行“孩子优先权”。(3分)
4.“对孩子来说,这是交通优先的一小步,也是校车安全的一大步。”这里用了“一小步”和“一大步”是否相互矛盾,为什么?(3分)
5.⑤段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其作用什么?(3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