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小题。 【甲】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回答小题。

【甲】黔之驴

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

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断其喉,尽其肉,乃去。

【乙】说 虎

虎之力于人不啻(chì )①倍也。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又倍其力②焉,别人之食于虎也,无怪矣。然虎之食人不恒见,而虎之皮人常寝处之,何哉?虎用力,人用智;虎自用其爪牙,而人用物。故力之用一③,而智之用百;爪牙之用各一,而物之用百;以一敌百,虽猛必不胜。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是故天下之用力而不用智者,与自用而不用人者,皆虎之类也。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注释:①啻(chì )只,仅。②又倍其力:它的力量又加倍了。③力之用一:力量的功用只有一点。

1.解释划线的词(4分)

(1)以为且己也  (       )      (2)习其声  (         )

(3)驴不胜怒,之 (       )    (4)然虎之食人不见 (         )

2.辨析下列“之”的用法,和“放之山下”不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B.驴不胜怒,蹄之

C.故人之为虎食者,有智与物而不能用者也

D.虎利其爪牙,而人无之

3.翻译句子(6分)

(1)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

(2)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3)其为人获而寝处其皮也,何足怪哉?

4.甲乙两文共同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3分)

 

1.(1)咬,(2)逐渐,(3)用蹄子踢,(4)经常、常常 2.C 3.(1)(老虎)藏在树林里偷偷看它(驴),渐渐地出来接近它。“窥”(1分),“稍”(1分)(2)可是,(老虎)来来往往地观察它,觉得(驴)没有什么特别本领似的。“然”(1分),“异(1分)(3)他们像老虎被别人捕捉到(杀死)而被坐卧在他们的皮上,有什么值得奇怪呢?“寝”(1分),“足”(1分) 4.要善于动脑,运用智慧解决问题。 【解析】 1.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认知能力。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 2.本题考查文言虚词的运用能力。例句的“之”为“到”的意思,C项“之”为“助词,无意思”。 3.本题考查翻译文言句子的能力。翻译句子时注意关键字、语序,有时还要补出舍去的主语才行。 4.本题考查理解文章主旨的能力。根据文章的内容来谈告诉我们道理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小题。

【甲】使至塞上 王维               【乙】 从军行      王昌龄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1.下面对两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甲】诗“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用简练的笔墨写此次出使的经历:诗人轻车简从,要到远在西北边塞的居延去慰问边境将士。

B.【甲】诗颔联写自己过了居延,就像“征蓬”一样,飞出了汉家的边塞,又像北归的大雁一样飞入胡天的上空,蕴涵了作者内心的激动和兴奋之情。

C.【乙】诗“黄沙”形象点出边塞战场的特征,“百战”极言战事之频繁,“穿金甲”是说金甲都磨穿了,形容时间之长,战斗之艰苦。短短七个字,高度概括了边地之荒凉、条件之恶劣、时间之漫长、战争之频繁艰难。

D.两首诗均笔力苍劲,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实为边赛诗之名作。

2.苏轼评价王维诗云“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颈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就是一幅美妙的图画。请说说这幅画的美是如何表现出来的。(3分)

①这幅图画具有                      美。

②美的具体表现: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2年5月8日晚,在黑龙江省佳木斯市第四中学门前,正当一群学生准备过马路时,一辆客车突然失控冲了过来。危急时刻,女教师张丽莉一把推开了身边的两个学生,自己却被卷入车下,造成双腿高位截肢,至今尚未脱离生命危险。

材料二:25日,哈医大一院的专家组经过慎重考虑,决定把失去双腿的真实病情告诉张丽莉。为此,哈医大一院请来了北京的心理专家,并制定了多套预案应对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然而,当张丽莉获知真实病情后,坦然地说出了三个字“不后悔”,打消了所有人疑虑的同时,也彰显了作为一名教师最灿烂的光芒。

材料三:“展雄风,恣奔腾,三班才子胜卧龙;夺金魁,勇无畏,三班佳人最珍贵;拼百天,赢明天,才子佳人创佳绩!”——还记得我们的百天誓言吗?很抱歉我食言了,原本说好无论怎样我都会陪伴你们走到最后的,可如今我却只能遥想祝福了,原谅我的未信守承诺吧!但就像我经常说的一样,老天是不会辜负真心付出的人儿的!愿你们时时谨记“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早日拥有“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感受!

1.问题一根据上述材料,探究“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美”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3分)

2.问题二有人说:“社会道德在‘滑坡’!”请结合具体事例(张丽莉老师事迹除外),反驳此观点。(50字以内)(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3分)              

谢过灵吉菩萨,一个跟头,又回到翠云山芭蕉洞前。他一边用金箍棒敲打洞门,一边高声叫喊:“开门!开门!老孙借扇子来了!”铁扇公主大吃一惊,冲出洞门,取出扇子,朝他连扇几下。顿时狂风呼啸,飞沙走石,可他却纹丝不动。铁扇公主吓坏了,慌忙收起扇子,逃回洞里,砰的一声,把大门紧紧地关上了。

本文节选自我国哪部名著?你最喜欢的人物是谁?结合相关情节,说说理由。(3分)

 

查看答案

默写(9分)

1.居高声自远,                。  (《蝉》 虞世南)

2.                ,卷舒开合任天真。(《赠荷花》 李商隐)

3.出淤泥而不染,                  。(《爱莲说》 周敦颐)

4.江山如此多娇,                  。(《沁园春 血》 毛泽东)

5.                  ,寒光照铁衣。 (《木兰诗》)

6.足蒸暑土气,                  。 (《观刈麦》 白居易)

7.晴川历历汉阳树,                。(《黄鹤楼》 崔颢)

8.               ,带月荷锄归。   (《归田园居》  陶渊明)

9.了却君王天下事,               。 (《破阵子》 辛弃疾)

 

查看答案

选出下列各题中没有语病的一项(3分)

A.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全面实施了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

B.推进能源可持续利用,是我国逐步建立循环经济体系,实现可持续发展非常重要的。

C.出现这类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有些人法制观念淡薄所造成的。

D.为了彻底杜绝随地吐痰这种不良现象不再发生,学校有关部门加大了管理力度。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