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今天你“微博”了吗》一文,完成小题目。 ①微博出现于2006年,自进入大众...

阅读《今天你“微博”了吗》一文,完成小题目。

①微博出现于2006年,自进入大众视野以来,迅速传播。从唐骏和方舟子的学历门之争,到河北的“我爸是李刚”事件,再到上海11·15火灾事故的网上直播,微博在几次事件中均表现其便捷性和实时性的特点,在当今的互联网生活中扮演起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现已成为一个分享有用信息和知识的强大平台。

②微博的最初用途是让人们每时每刻都能向外界播报自己的所作所为。目前,这还是微博的主要用途。由于微博的使用,人们开始能够创造并传播信息,而不是像以前那样只是消费信息——消费他人传播和“控制”的信息。如此一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渠道得以进一步地拓展。

③微博的另一种用途是作为一种非正式渠道,对会议进行实时报道。与会者可以把会议内容贴到接收信息来源更新的公共订阅网站,这样就可以使那些没有参加会议的人“听到”发言人正在讲什么内容了。这样做还可以使那些与会人员看到其他人对发言人所讲内容的理解和反馈,并且经常会在此后某个时刻引发对该话题的进一步讨论。这样一来,这个订阅网站就变成了思想和观点的档案库,对与会者来说,它是未来很有价值的参考资料。把微博作为传播会议内容的一种非正式渠道也是一种良好的市场营销演练,因为目标事件会得到相当大的曝光率。

④此外,微博还能够使人们参与到具有重要社会和政治意义的问题的讨论中来。微博用户贴出关于危机情境的实时新闻不断更新,几秒钟内全世界的读者都能看到这条新闻,这种现象已是司空见惯。众多的从政人士和政府机构现在都在用微博发布公告。

⑤微博这种社交网络已经对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如今,网络上广为流传的招呼语已然变成了:朋友,今天你“微博”了吗?

1.作者从哪几方面介绍了微博的用途?(3分)

2.第①段主要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3.某新闻网开展“文明小博客”的活动,“学生该不该开博”这一问题引起了广泛讨论。有些同学赞同开博客,有些同学持反对意见。请参与讨论,发表你的看法。(至少说出两点理由,4分)

 

1.①能够创造并迅速传播信息;②对会议进行实时报道; ③可以使人们参与到具有重要社会和政治意义的问题的讨论中来。(每点1分) 2.举例子(1分)。具体说明了微博的便捷性和实时性的特点,它已成为一个分享有用信息和知识的强大平台(2分)。 3.示例:①我赞同开博客。因为”文明小博客”的活动能引导我们健康上网,而且开博客能拓宽我们的视野,提高我们的写作能力,增强我们的自信心。②我反对开博客.因为网上的一些不良内容势必影响我们的身心健康,痴迷于博客会浪费大量的时间,必然耽误我们的学业。(观点1分,理由每点1分,语言表达1分) 【解析】 1.了解文本内容,明确本文说明对象及其特征,依次说明微博的用途即可。 2.了解常见的说明方法,并理解每一种说明方法的作用。作答时要结合语境具体回答。 3.开放性试题,只要观点明确,有理有据,文通句顺,书写认真即可。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陈章侯蔑视显贵》一文,完成小题。(14分)

陈章侯性诞僻,好游于酒。人所致金钱随手尽。尤喜为贫不得志人作画,周其乏。凡贫士藉其生,数十百家。若豪贵有势力者索之,虽千金不为搦笔也。有一龌龊显者,诱之入舟,方将鉴定宋元人笔墨。舟既发,乃出绢强之画。章侯头裸体,谩骂不绝。显者不听,遂欲自沉于水。显者怫然,乃自先去。托他人代求之,终一笔不施。

(选自清·周亮工《读画录》)

【注】①诞僻:怪僻。②周其乏:周济他们的贫困。③藉:依靠。④索:求。⑤搦(nuò)握。⑥龌龊:肮脏,引申为品行卑劣。⑦强:强迫。⑧头裸体:摘掉帽子,脱掉衣服。⑨怫然:生气的样子。

1.解释句中划线的词语。

游于酒(      )     ②千金不为搦笔也(      )

③谩骂不(      )     ④乃自先(       )

2.与所给例句中的“之”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2分)(     )

例句:诱之入舟

A.乃记之而去(《小石潭记》)

B.晏婴,齐之习辞者也(《晏子使楚》)

C.如鸣佩环,心乐之(《小石潭记》)

D.今方来,吾欲辱之(《晏子使楚》)

3.用“/”划出下面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尤  喜  为  贫  不  得  志  人  作  画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显者不听,遂欲自沉于水。

⑵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小石潭记》)

5.文中表现陈章侯蔑视“一龌龊显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的话回答,2分)

 

查看答案

阅读查慎行的《晓过鸳湖》一诗,完成小题。(4分)

晓风催我挂帆行,绿涨春芜岸欲干。长水塘南三日雨,菜花香过秀州城。

【注】①查慎行(1650—1727),海宁人。鸳湖:嘉兴南湖。②芜:丛生的草。③长水塘:原嘉兴城外的一条河道,通南湖。④秀州:即嘉兴。

1.这首诗的一、二句描绘了怎样的美丽景色?(2分)

2.历来被认为佳句的“菜花香过秀州城”中,你认为哪个词用得最妙?请写出你的理由。(2分)

3.全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情感?(2分)

 

查看答案

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白驹过隙,作为一个历史长河中的旅人,我们上船时接受了前人的赠礼,这对我们大有bì益。一个人只有读懂了世界,jí足了知识,安tián中学会摒弃,并经过qiè而不舍的实践,才可能跻身于世。这样他才真正完成了继承与超越的交替,才算尽到历史的责任。

 

 

 

 

 

 

 

 

 

 

 

 

 

 

 

 

 

查看答案

作文(共40分)

以“给自己勇气”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要求:①能综合运用常见表达方式;②立意明确、感情真挚、语言流畅、结构合理;③不少于500字。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题目。(共12分)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任末年十四时,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每言人而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望月,暗则缚麻蒿自照。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更以净衣易之。非圣人之言不视。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若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 (《拾遗记·削荆为笔》)

注释:

①任末:东汉人。②笈:书箱。③荆:一种有棘的植物。

1.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字词或短语。(4分)

益慕圣贤之道(                  )   ⑵先达德隆望尊(                 )

援疑质理(                      )   ⑷更以净衣之(                 )

虽死若存(                      )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两个句子的意思。(4分)

(1)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2)观书有合意者,题其衣裳,以记其事。

                                                                              

3.写出宋濂与任末“学无常师,负笈不远险阻”拜师求学经历相类似的句子。(2分)

                                                                              

                                                                              

4.读到任末临终时告诫的话,你会想到臧克家《有的人》中哪两句诗?(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