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罗烨的《醉翁谈录》一文,完成小题。
眉、眼、口、鼻四者,皆有神①也。一日,口为鼻曰:“尔有何能,而位居吾上?”鼻曰:“吾能别香臭然后子方可食故吾位居汝上。”鼻为眼曰:“子有何能,而位在吾上也?”眼曰:“吾能观美恶,望东西,其功不小,宜居汝上也。”鼻又曰:“若然,则眉有何能,亦居吾上?”眉曰:“吾也不能与诸君厮②争得,吾若居眼鼻之下,不知你一个面皮安放哪里?”
【注】① 神:灵性。② 厮:相互。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4分)
①故吾位居汝上( ) ②宜居汝上也( )
③若然,则眉有何能( ) ④吾若居眼鼻之下( )
2.与所给例句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例句:吾若居眼鼻之下
|
A.而忘操之(《郑人买履》) |
B.故时有物外之趣 (《幼时记趣》) |
|
C.是吾剑之所从坠(《刻舟记》) |
D.观之正浓(《幼时记趣》) |
3.用“/”划出下列句子的两处朗读停顿。(2分)
吾 能 别 香 臭 然 后 子 方 可 食 故 吾 位 居 汝 上 。
4.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⑴尔有何能,而位居吾上?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三峡》)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通读全文后,你从眉、眼、口、鼻之争中得到什么启示?(3分)
阅读明朝徐贲的《写意》一诗,完成小题。
看山看水独坐,听风听雨高眠。客去客来日日,花开花落年年。
【注】徐贲(bēn)明初画家、诗人。写意:国画的一种画法,用笔不求工细,注重神态的表现和抒发作者的情趣。
1.诗歌前两句通过“_________”和“________”两词将人物置于山水之中、风雨之中,使主人公与大自然紧紧融合在一起,寥寥几笔勾画出了人物的形态。(2分)
2.全诗流露了诗人怎样的生活态度?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6分)
有同学说,现在是快餐文化时代,读流行作品更有利于我们拓宽知识面,开阔视野。学校准备就此问题开展一场辩论赛。
1.假如你班是反方代表,你方观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假如你是反方代表的主辩人,请简要陈述支撑你方观点的理由。(50字左右)
阅读名著《汤姆·索亚历险记》,完成下列题目。(6分)
1.作者是美国著名作家_____________。(1分)
2.汤姆背不出《圣经》,但他却想出一个办法从校长那里得到一本《圣经》,他的办法是什么?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2分)
3.汤姆想当海盗的原因是什么?你是怎么看待汤姆所经历的“海盗”生活的?
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
1.不识庐山真面目,_________________。
2.安不忘危,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月有阴晴圆缺。
4.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___。
5.其间千二百里,________________,不以疾也。
6.春天像健壮的青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领着我们上前去。
7.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通过嗅觉和听觉来捕捉夏夜景物特征,给人印象鲜明而深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如何正确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呢?孔子曾说过:“__________________,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
|
A.理想的教育应该培养学生善于发现、善于探索的水平。 |
|
B.许多人对公园的周围环境有着十分深厚的兴趣,到了周末都想出去走走。 |
|
C.人们常常在意自己失去了什么,却往往忽略自己拥有了什么。 |
|
D.老王猜测,眼前这个年轻人大概有二十三四岁左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