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父爱陷阱 郑成南 ⑴那年,他随父亲去狩猎,不慎掉进陷阱。突如其来的一阵黑暗,使他...

父爱陷阱

郑成南

⑴那年,他随父亲去狩猎,不慎掉进陷阱。突如其来的一阵黑暗,使他无法适应。他拼命挣扎,拼命呼喊父亲,但是这一切都是徒劳的。他清楚,不久前,父亲出猎时,耳朵受了伤,一直没康复。他所有的呼喊,父亲可能真的听不到。

⑵可是,他居然看见井口边,父亲正在伸头探望。他喜出望外,挥动双手,大声地喊着:“爹,我在这儿!爹,我在这儿!”父亲还是没听见。也许是陷阱内的光线太暗,父亲看了一会儿,没发现他,就转身离开了。那一刻,他急得哭了。

⑶他沿着井壁走了一周,没发现任何能攀援的地方,要想离开陷阱,凭他的能力,几乎是不可能的。他绝望地坐在地上,等待救援。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他期待着父亲能早点再找到这里,并能发现他。

⑷井下昏暗潮湿,坐在井底,他感到了阵阵寒意。更糟糕的是,他感觉肚子前所未有地饥饿。父亲一时找不到他,可能回村里喊救兵了。他意识到,即使父亲能以最快的速度赶回来,也需要两天的时间,那么,他能坚持两天吗?而他现在唯一能做的,只有耐心地等待。

⑸周边非常安静,他知道,夜幕开始降临了。忽然,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好像是井边的草丛在响,可能是危险动物向井边靠近了。他无法想象,即使是一只常见的獾子,跟他同时窝在一个陷阱内,后果也难以接受。更何况在森林里,危险的动物不计其数。

⑹他提起警觉,掏出那把猎刀,作好了随时跟动物拼命的准备。幸运的是那声音一会儿又消失了——动物可能转个方向离开了。他松了一口气,再次坐到地上。

⑺没多久,困意向他袭来,他闭上了眼睛。忽然那声音再次响起,他重新提高了警惕。他意识到,在井内比在任何地方都危险,他没有退路,他必须时刻保持清醒。但是坚持不了多久,他又松懈了,只有听到井口的声音,他才又振作起来。

⑻夜深了,他不再指望父亲能来救他。如果父亲真的不来,那么,他将永远被困在井内。对于他来说,等待或许才是最危险的。想到这里,他再次站起来,沿着井壁寻找出路。他发现,井壁其实都是些松软的泥土,他掏出猎刀,在井壁上挖出阶梯,挖一步,向上爬一步。他相信,只要他能坚持住,不久就可以爬出陷阱。

⑼他终于成功了!当他爬到井口时,黎明的霞光正照射过来,明亮而美丽。他几乎耗尽了所有力气,一屁股坐在草地上。

⑽突然,他一跃而起,好像踩上了毒蛇一般——他发现了父亲!父亲竟然就站在一棵大树后面,静静地看着他,身边的草丛凌乱不堪。那一刻,他几乎气晕了——父亲竟然一直守在井口,任由他在井内痛苦地挣扎。他没想到父亲竟然如此冷漠绝情。

⑾父亲满脸憔悴,看到他,显得非常兴奋,赶忙跑过来拥抱他。

⑿他一把将父亲推开,气急败坏地说:“我没有你这个见死不救的父亲!”

⒀父亲伸出的手僵住了,愣了愣,显得很愧疚。父亲说:“对不起。”

⒁他说,“你知道,我在井里多么期盼着你来救我;而你,竟然就一直守在井口看着我痛苦。”

⒂父亲说:“我知道你掉入陷阱,但是,我也知道,凭你的能力,能顺利爬出陷阱。因为井壁的土质很松软,只要有把猎刀就能顺利爬出来,而你身上就有一把猎刀。整个晚上,我守在井口,一步不敢离开,因为随时会有动物靠近陷阱。为了提醒你,我不得不用脚踩草丛,制造声音。幸运的是,昨天晚上一直没有任何动物出现。我知道,你习惯了等待救助,但是,更多的情况下,你等不到救援,你必须学会自救!这便是我挖这口陷阱的初衷。”

⒃他的双眼湿润了,他理解了父亲的苦心。他扑进父亲怀里,说:“爹,对不起!”父亲拥抱着他,开心地笑了。

⒄那年,他才十三岁,却一夜间成熟得像个老猎人。

(选自《父爱故事》,有删改)

1.“他”掉进陷阱后,在什么情况下才采取自救措施?说明“他”在性格上存在什么弱点?(4分)

                                                                                

                                                                                

2.“他”从陷阱中成功自救后,在对待父亲的情感和态度上经历了哪两个阶段?(4分)

                                                                                

3.父亲看到儿子以后,“显得非常兴奋,赶忙跑过来拥抱他”,为什么?(4分)

                                                                                

                                                                                

4.请从前文找出两处与⒂段画线句子相照的伏笔。(4分)

                                                                                     

                                                                                    

5.本文以“父爱陷阱”为标题有什么含义?试分析文中父亲的人物形象。(6分)

                                                                                   

                                                                                

 

1.在盼援无望的情况下才自救;性格上习惯等待别人的救助,存在依赖思想,缺乏自强自立能力(答其中的任何一项即可得分)。 2.愤恨(埋怨、怨恨)  理解 3.为儿子成功自救而兴奋,为自己的教育方法获得成功而兴奋。 4.巧设伏笔:父亲说的“为了提醒你,我不得不用脚踩草丛,制造声音”前面有三处伏笔,(1)忽然,他听到一阵窸窸窣窣的声音,是井边的草丛在响;(2)忽然那声音再次响起;(3)身边的草丛凌乱不堪。(答出其中任何两处即可) 5.含义:父亲挖陷阱的目的是为了让儿子克服依赖思想,培养自强自立的能力,学会自救,这是对儿子一种深沉的爱。形象:对儿子严格要求,对儿子体贴关怀,教育方法独特,有教育智慧。 【解析】 1.能从文章情节来分析人物性格的特点,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2.根据情节的变化来理解人物情感的变化,总结合理即可。 3.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理解即可。 4.学会在文章中找出照应的内容,又要学会概括内容的能力。 5.赏析文题的妙处一般要从内容、主题、结构手法等几方面进行鉴别欣赏。此处是主题含义是为了让儿子克服依赖思想,培养自强自立的能力,学会自救,这是对儿子一种深沉的爱。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和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2分)

A.看见这张相片,我又想起和同学们在熙熙攘攘的北京路上吃萝卜牛腩。

B.参赛的队员们是否有良好的默契、是否团结协作,是能否拿冠军的关键。

C.老师安妮到海伦·凯勒家去的那一天,是她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天。

D.市民对白云湖的周围环境有着十分深厚的兴趣,到了周末都想去走走。

 

查看答案

下面文段中,划横线处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有一个人怀疑他说:“ (A)该不是狐狸洞吧?” (B)

一个年轻人对着洞里使劲地大叫了一声(C)

“喂——(D)出来!”

可是,并没有任何回声从洞底下传来。于是,他就在附近捡了一块小石头准备要扔进洞里去。

A. :“        B. ?”        C. 。        D.——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A.奥秘   抑扬顿挫   黝黑   不可名状

B.凛冽   油光可见   迁徙   沧海桑田

C.萧瑟   郁郁寡欢   蓬蒿   囊莹映雪

D.门楣   物竟天择   狼藉   悠游自在

 

查看答案

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污(huì)   首(qǐ )   相形见(chù)

B.鞭(dá)    名(nì)    即物起(xìng)

C.眼(yī)    璨(cuǐ)   近在尺(zhǐ)

D.壁(gē)    家(pié)   晨光微 (xī)

 

查看答案

作文。(40分)

请以“礼物”为标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记叙文。

要求:①言之有物,情感真挚;②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③文章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