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5分)
①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博识的人们觉得他单调,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雪野中有血红的宝珠山茶,白中隐青的单瓣梅花,深黄的磬口的蜡梅花;雪下面还有冷绿的杂草。胡蝶确乎没有;蜜蜂是否来采山茶花和梅花的蜜,我可记不真切了。但我的眼前仿佛看见冬花开在雪野中,有许多蜜蜂们忙碌地飞着,也听得他们嗡嗡地闹着。
②孩子们呵着冻得通红,像紫芽姜一般的小手,七八个一齐来塑雪罗汉。因为不成功,谁的父亲也来帮忙了。罗汉就塑得比孩子们高得多,虽然不过是上小下大的一堆,终于分不清是壶卢还是罗汉;然而很洁白,很明艳,以自身的滋润相粘结,整个地闪闪地生光。孩子们用龙眼核给他做眼珠,又从谁的母亲的脂粉奁中偷得胭脂来涂在嘴唇上。这回确是一个大阿罗汉了。他也就目光灼灼地嘴唇通红地坐在雪地里。
③第二天还有几个孩子来访问他;对了他拍手,点头,嘻笑。但他终于独自坐着了。晴天又来消释他的皮肤,寒夜又使他结一层冰,化作不透明的水晶模样;连续的晴天又使他成为不知道算什么,而嘴上的胭脂也褪尽了。
④但是,朔方的雪花在纷飞之后,却永远如粉,如沙,他们决不粘连,撒在屋上,地上,枯草上,就是这样。屋上的雪是早已就有消化了的,因为屋里居人的火的温热。别的,在晴天之下,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
⑤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⑥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
(选自课本《雪》)
1.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一项的是( ) (3分)
A.作者在文章结尾赞美朔方的雪,是表达出作者对不屈、斗争的品格的歌颂。
B. 文段中写孩子们在雪中塑罗汉的情景,寄寓了作者追求美好理想的心境。
C. 文章用“但是”从江南的雪转入对朔方的雪的描写,表现出更欣赏朔方的雪。
D.作者在自然景物的描写中寄托了自己的爱憎,流露出对“暖国的雨”的贬抑之情。
2.在作者的笔下,江南的雪有什么特点?(2分)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4分)
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即使那些看起来死气沉沉的物质,也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那些高级的生命形态正是从这“死”的物质中产生的,换言之,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高级生命,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在物质中,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一旦出场的时间到了,它们就会从睡梦中醒来。
因此,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因此,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只是看做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节选自课本《敬畏自然》)
1.这一段文字中,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2分)
2.根据选文的意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
B.即使石头,也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
C.我们征服宇宙中的其他部分,是敬畏自然、敬畏我们自己的一种表现。
D.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是人类的弟兄姐妹。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4分)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诗中“怆然”是什么意思?(1分)
2.请谈谈你从诗句中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4小题,12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 水尤清洌 / 以其境过清
B. 心乐之 / 似与游者相乐
C. 其岸势犬牙差互 / 其一犬坐于前
D. 隶而从者 / 名之者谁?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2)斗折蛇行。
3.文章前面写道“心乐之”,后面又写道“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如何理解作者的快乐和凄凉? (2分)
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划线的词。(4分)
⑴泉而茗者 (《满井游记》)
⑵去国怀乡 (《岳阳楼记》)
⑶同舍生皆被绮绣 (《送东阳马生序》)
⑷造饮辄尽 (《五柳先生传》)
古诗文默写(8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2分)
A.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B.具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不戚戚于富贵,不汲汲于贫贱。
E.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F.篷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4分)
①蝉则千转不穷, 。(吴均《与朱元思书》)
②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③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欧阳修《醉翁亭记》)④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⑤中军置酒饮归客,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⑥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2分,本题有2分为附加分。第7题分数累加不超过8分。)
①杜甫在《望岳》中通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作者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伟大抱负,也寄寓了“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这与王安石在《登飞来峰》“ , ”有异曲同工之妙。
②《行路难》一诗中借用典故表明人生的各种遭遇多出偶然,并写出诗人对入仕仍有期待的句子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