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4分) 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小题。(4分)

谁说宇宙是没有生命的?宇宙是一个硕大无比的、永恒的生命,那永恒的运动、那演化的过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体现吗?如果宇宙没有生命,怎么会从中开出灿烂的生命之花?这个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到处都有沉默的声音。你难道没有听到石头里也有生命的呐喊吗?你难道没有用心灵听到从那遥远的星系里传来的友好问候吗?

即使那些看起来死气沉沉的物质,也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那些高级的生命形态正是从这“死”的物质中产生的,换言之,包括我们人类在内的高级生命,只是物质的另一种存在方式。在物质中,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一旦出场的时间到了,它们就会从睡梦中醒来。

因此,人类并不孤独,在宇宙中处处是我们的弟兄。

因此,我们再也不应该把宇宙的其他部分只是看做我们征服的对象,再也不应该把其他生物仅仅看做我们的美味佳肴,而首先应该把它们看做是与我们平等的生命,看做是宇宙智慧的创造物,看做是宇宙之美的展示者,首先应该敬畏它们,就像敬畏我们自己一样。敬畏它们,就是敬畏宇宙,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节选自课本《敬畏自然》)

1.这一段文字中,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2分)

2.根据选文的意思,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宇宙到处都隐藏着生命,有无数的生命在沉睡着,到处都有生命的萌芽。

B.即使石头,也是宇宙生命的构成部分,也是生命的一种存在形式。

C.我们征服宇宙中的其他部分,是敬畏自然、敬畏我们自己的一种表现。

D.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与人类平等的生命,是人类的弟兄姐妹。

 

1.人类理应敬畏自然,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2.C 【解析】 1.理解全文的主旨即得出的结论: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们自己。 2.“我们征服宇宙中的其他部分”说法是不正确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4分)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1.诗中“怆然”是什么意思?(1分)

2.请谈谈你从诗句中读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3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4小题,12分)

小石潭记   柳宗元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洌。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下列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2分)

A. 水尤洌 / 以其境过

B. 心之 / 似与游者相

C. 其岸势牙差互 / 其一坐于前

D. 隶而从 / 名之谁?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潭中鱼可百许头。

(2)斗折蛇行。

3.文章前面写道“心乐之”,后面又写道“凄神寒骨,悄怆幽邃”,如何理解作者的快乐和凄凉? (2分)

 

查看答案

解释下列文言句中划线的词。(4分)

而茗者               (《满井游记》)

国怀乡               (《岳阳楼记》)

⑶同舍生皆绮绣         (《送东阳马生序》)

饮辄尽               (《五柳先生传》)

 

查看答案

古诗文默写(8分)

1.根据课本,下列古诗文默写正确的两项是(   )   (2分)

A.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

B.具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览明月。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D.不戚戚于富贵,不汲汲于贫贱。

E.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

F.篷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2.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六题只选四题作答)  (4分)

①蝉则千转不穷,                    。(吴均《与朱元思书》)

②人有悲欢离合,                    ,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③                    ,得之心而寓之酒也。(欧阳修《醉翁亭记》)④                    ,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己亥杂诗》)

⑤中军置酒饮归客,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⑥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苏幕遮》)

3.根据语境,在横线上填入古诗词名句。(2分,本题有2分为附加分。第7题分数累加不超过8分。)

①杜甫在《望岳》中通过“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表达了作者敢于攀登人生顶峰的伟大抱负,也寄寓了“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这与王安石在《登飞来峰》“                                       ”有异曲同工之妙。

②《行路难》一诗中借用典故表明人生的各种遭遇多出偶然,并写出诗人对入仕仍有期待的句子是“                                        ”。

 

查看答案

下图为北京大学的校徽,请用说明性的语言介绍这一校徽。                  说明: 6ec8aac122bd4f6e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