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
|
A.会不会用心观察,能不能重视积累,是提高写作水平的基础。 |
|
B.通过参观抗震救灾图片展览,使每位同学都明白了真诚的大爱是战胜一切自然灾害的最大力量。 |
|
C.目前,我国各方面人才的数量和质量还不能满足经济和社会发展。 |
|
D.针对近期发生的严重危害中小学生安全的恶性案件和安全事故,教育部要求各地教育部门立即开展一次中小学以及幼儿园、中等职业学校安全工作的全面排查整治行动。 |
下面句子中划线的词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4分)
|
A.一个胸襟狭隘的人,一定是一个喜欢见风使舵,时刻准备让自己心灵下跪的人。 |
|
B.从风格看,李白的诗飘逸豪放,杜甫的诗沉郁顿挫,各有千秋。 |
|
C.计算机尽管是高科技工具,但拥有它并不意味着工作都可以事半功倍。 |
|
D.同学们经常向老师请教,这种不耻下问的精神值得提倡。 |
请自拟题目进行作文,题目中必须含有“故事”一词。字数600字以上,文体不限。
伟大的悲剧(节选)
茨威格
①凶猛的暴风雪像狂人似的袭击着薄薄的帐篷,死神正在悄悄地走来,就在这样的时刻,斯科特海军上校回想起了与自己有关的一切。因为只有在这种从未被人声冲破过的极度寂静之中,他才会悲壮地意识到自己对祖国、对全人类的亲密情谊。但是在这白雪皑皑的荒漠上,只有心中的海市蜃楼,它召来那些由于爱情、忠诚和友谊曾经同他有过联系的各种人的形象,他给所有这些人留下了话。斯科特海军上校在他行将死去的时刻,用冻僵的手指给他所爱的一切人写了书信。
②斯科特海军上校的日记一直记到他生命的最后一息,记到他的手指完全冻住,笔从僵硬的手中滑下来为止。他希望以后会有人在他的尸体旁发现这些能证明他和英国民族勇气的日记,正是这种希望使他能用超人的毅力把日记写到最后一刻。最后一篇日记是他用已经冻伤的手指哆哆嗦嗦写下的愿望:“请把这本日记送到我的妻子手中!”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③住在基地木板屋里的伙伴们等待了好几个星期,起初充满信心,接着有点忧虑,最后终于愈来愈不安。他们曾两次派出营救队去接应,但是恶劣的天气又把他们挡了回来。一直到南极的春天到来之际,10月29日,一支探险队才出发,至少要去找到那几位英雄的尸体。11月12日,他们到达那个帐篷,发现英雄们的尸体已冻僵在睡袋里,死去的斯科特还像亲兄弟似的搂着威尔逊。他们找到了那些书信和文件,并且为那几个悲惨死去的英雄们垒了一个石墓。在堆满白雪的墓顶上竖着一个简陋的黑色十字架。
④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⑤一个人虽然在同不可战胜的厄运的搏斗中毁灭了自己,但他的心灵却因此变得无比高尚。所有这些在一切时代都是最伟大的悲剧。
【相关链接】事件背景:今天,设立在南极南纬90°的科学实验站取名为阿蒙森一斯科特站,这是为了纪念最早到达南极点的两名探险家:挪威人阿蒙森和英国人斯科特。1911年,他们各自率领一支探险队,为成为世界上第一批到达南极点的人而进行激烈的角逐。结果阿蒙森队比斯科特队早了近五个星期到达南极点,并顺利返回。而斯科特及其同伴却在归途中永远长眠在茫茫冰雪之中。
斯科特写给英国公众的绝命书片段:“仅就我个人来说,我对这次探险毫无悔意,因为它显示出英国人能吃苦耐劳,互相帮助,并一如既往,能以坚忍不拔的伟大毅力去面对死亡的精神。……如果我们能够活下来,我本来想把我的伙伴们坚忍不拔、勇往直前的事迹讲给大家听。它一定会深深打动每一个英国人的心。如今不得不让这些潦草的札记和我们的尸体来讲这些事迹了。”
1.第①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有何表达效果?(4分)
2.结合语境,品析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所包含的思想感情。(6分)
(1)但他随后又悲伤地、坚决地划去了“我的妻子”这几个字,在它们的上面补写了可怕的“我的遗孀”。
(2)在英国国家主教堂里,国王跪下来悼念这几位英雄。
3.联系上下文,说说第①段中的“心中的海市蜃楼”的含义。(4分)
4.第③段中有一处细节描写表现了这个英雄的团体在临死的时候仍然具有的那种集体友爱精神,请找出来抄写在下面的横线上。(4分)
5.请根据你对“伟大的悲剧”一词的理解,联系历史或现实再举一个具体的例子。(4分)
忽然,教室的钟打了十二点,紧接着响起了午祷的钟声。这时,普鲁士军队操练回来的军号声在我们窗前响了起来……哈墨尔先生面色惨白,在讲台上站了起来。他在我眼里,从来没有显得这样高大。
“我的朋友们,”他说,“我的朋友们,我,我……”
他的嗓子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他无法说完他那句话。
于是,他转身对着黑板,拿起一支粉笔,使出了全身的力气按着粉笔,用最大的字母写出:
法兰西万岁!
写完,他仍站在那里,头靠着墙壁,不说话,用手向我们表示:
“课上完了……去吧。”(《最后一课》)
1.哈墨尔先生听到钟声、号声为什么脸色惨白起来? (3分)
2.“他在我眼里,从来没有显得这样高大”,为什么“我”会有这种感觉?(3分)
3.哈墨尔先生只写了两个字,为什么要使出全身力量?对此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
A.他接连上了三节课,精疲力竭。 |
|
B.今天听课的人多,字要写得又粗又大。 |
|
C.这两个字倾注了哈墨尔先生全部的爱国主义情感。 |
|
D.把字写得遒劲有力,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
4.画线句子采用了 和 描写,若换成“他举起拳头高呼:‘法兰西万岁!’”好不好?为什么?(3分)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馀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2分)
⑴年且九十 且: ⑵杂然相许 许:
⑶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毛: ⑷河曲智叟亡以应 亡: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3.从课文学习中知道, “阴”“阳”二字在和山水名称相连时,多指和山水相关的方位,如 “河阳”“汉阴”等。我国很多城镇名称就是这样形成的。请分别写明下列城市所处山水的位置。(2分)
⑴ 江(长江)阴: ⑵洛(洛河)阳: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愚公”和“智叟”的命名,突出了愚公的大智若愚,讽刺了智叟的鼠目寸光。 |
|
B.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可见愚公移山受到众人拥护。 |
|
C.写智叟的“笑”,写出了智叟自作聪明的神态;而写愚公“长息“,则写出了愚公因移山艰难而愁苦的样子。 |
|
D.文章运用了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来突出人物形象,除用智叟这个人物与愚公进行对比外,还用遗男“相助”、山神“求告”、天帝“感动”等情节来衬托愚公,从而使愚公形象更加丰满、高大。 |
5.读了这则寓言故事后,你得到什么启示?请联系生活实际简要谈谈你的看法。(2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