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清水微香(泾河) ①天色还灰蒙蒙的,东方初升的亮白映在我家7EB8糊的九宫格木...

 清水微香(泾河)

①天色还灰蒙蒙的,东方初升的亮白映在我家7EB8糊的九宫格木窗上时,母亲已起床。梦境里,我隐约听见院子里扁担钩子相互撞击的声音、水桶摇晃的声音。母亲又要去挑水了。

②这个村庄依山而居。一道山泉从山谷潺潺流出,穿村庄而过。村里的人畜饮用水主要来源于这条小溪。乡亲们在村南头干净宽阔的高处架了一个石槽,溪水流经石槽,可以直接流进水桶,担水淘菜很方便。这个地方就叫水槽了。

③我起床的时候,母亲已完成了她每天早晨的第一道功课,厨房那口赤褐色的大缸里已清水满盈。我计算过,按我家那对水桶的盛水量算,要担满这口大缸,是要挑四担水的。母亲要在水槽和我家往返跑四趟。母亲的额间浸着汗珠,身上散着热气,汗水浸湿了她的衣衫。而她的眉宇间却闪烁着明亮的精气神,有一股虔敬的威严和幸福感在里面。多年来,她形成了一种生活习惯,从不饮用水缸里昨天盈余的陈水,而是每天必须从水槽那里挑来清新的鲜水。端详着圆月一样充盈的缸口,聚敛的清水沉静地与母亲对望着,清幽深邃,一股新鲜的清香扑向她的脸面。那缸水,成了母亲心头独一无二的圆月,明亮地照耀着她,在她的心头晃来晃去。

④那水,流经清幽的山谷,带着山涧车前子、蒲公英百草的清香,红鼻血花、野黄菊千花的芳泽,草莓、樱桃、蓝梅子野果的甘甜;带着林间白桦枝头滚落的晨露;带着云卷云舒的雾霭的优雅;带着启明星的光辉,一路欢歌来到我家。这水是透亮的、清冽的、芬芳的。母亲说,喝上干净新鲜的水,心里是亮堂的,人一天是感觉不到乏的。

⑤母亲像守护金子一样守护着那口缸,从来不许畜禽靠近,更不许小孩子们接近。小猫小鸡对那口缸是望而生畏的,每有靠近半步,就会遭至母亲的呵斥和追赶。为防意外,母亲特意让父亲做了两块厚重的木盖,重重地压在缸口上。那木盖我小时候是揭不起的,所以,也无从接近那缸水。

⑥这缸水,在我小时候的记忆里,带着某种神圣的意味。我有时站在院子里,看见静静站立在厨房漆黑的角落的那口水缸,觉得它是那般清苦和孤独,又觉得它满腹高贵与清香。趁母亲不在的时候,我有时悄悄溜进厨房,用手摸着水缸光洁温润的赤褐色釉面,手掌上沾满了潮润与冰凉的水珠。再次轻抚,却意外感觉到缸体上传递出一股母性的柔情,那股柔情是那样宽广、熟悉、绵延不绝。

⑦在流火的七月,放牛或放学回家嗓子冒烟的时候,我多想喝一口缸里的清水解渴。我静静地站在缸边,看着母亲郑重其事地揭开水缸上的木盖,舀出半瓢清水倒进瓷碗递给我。那半瓢水在碗里荡漾着微弱的涟漪,欢快而愉悦,像渴望鱼儿的小海洋。我迫不及待地饮了一口,一股透心的冰凉通过舌苔直达内心,一股从未有过的澄澈迅疾传遍全身。那口水在我看来,是甜过蜜汁的,世界上再也没有比那半碗清水更甘醇甜美的了。包括我的父亲和哥哥们,从七、八月的“麦趟子”上下来,也都是大汗淋漓地先钻进厨房,饮半瓢甘洌的清水后,才惬意地坐在杏树下稍作休息,再洗漱吃饭。

⑧岁月荏苒,清水为伴。我有时想,我这身子里面定然已被母亲悄悄注入下了一股小小的清流。它的样子应该酷似那条清澈的小溪,每时每刻都回旋萦绕在我的血液里,支支汊汊遍布我的全身。(选自《散文选刊》2011年第11期)

1.请在下面横线上填上恰当词句,从而理清这篇散文的思路。(6分)

_____________→清水的特质→母亲护水_____________→家人喝水→_____________

2.题目“清水微香”点出了本文所写的水哪些特殊性质?(4分)

3.这篇散文语言清新、形象,充满灵气,文中画线句子就是最好的佐证,请任选一题自选角度细细品析。(4分)

(1)端详着圆月一样充盈的缸口,聚敛的清水沉静地与母亲对望着,清幽深邃,一股新鲜的清香扑向她的脸面。

(2)那半瓢水在碗里荡漾着微弱的涟漪,欢快而愉悦,像渴望鱼儿的小海洋。

4.母亲为什么会像守护金子一样守护着那缸水?(4分) 

5.这篇散文包含了作者哪些情感?(4分)

 

1.清水的特质 “我”悟水 清水润“我”心 (每空2分,共6分,意思对即可。) 2.有花草的清香、野果的甘甜、晨露的晶莹、雾霭的优雅、启明星的光辉(2分)、滋补人的身体和滋养人的心灵之功效(2分)。         (意思对即可) 3.(1)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把“缸口”比喻成“圆月”,把清水当作人来写,“沉静地与母亲对望”(2分),这样就写出了清水的温润可亲、清香扑鼻,也写出了母亲的美丽(2分,意思对即可) (2)采用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 “我”的喜悦的心情,写出清水能帮“我”解渴,润“我”心田的惬意。(意思对即可) 4.因为那缸水清澈、明亮、甘甜,是她从水槽挑回来的(2分),是一家人一天做饭、饮用的水(2分),是万不可弄脏的。(意思对即可) 5.如:①写出了我对故乡清水的独特感受表达了作者对透亮、清冽、芬芳的清水的赞美之情②表达了对母亲的感激与赞美③抒发了作者对家乡一草一木的怀恋④散文写出了故乡的人们的怀念(答出2点即可,意思对即可。) 【解析】 1.主要考查学生的概括能力,要求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来概括情节的内容。 2.理解标题的所包含的内容,意思表述正确即可。 3.语言赏析主要从词语运用和修辞两个角度去鉴赏如:先说出修辞,再答出修辞效果即可。学会结合语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4.学生应培养理解语句在语境中的具体含义的能力,结合上下文,紧扣文章主题中心进行理解概括。意思表述合理即可。 5.学生通过感知文本内容,继而理解文本的中心主题以及作者所要抒发的感情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儿童节就要到了,我校某班同学开展了“追忆往事,重温童年”的综合性活动。(12分)

1.有同学为本次活动设计了这样一段开场白:

弹去五月的风尘,迎来六月的时光,听,校园里的歌舞声,荡起一片欢乐的海洋。温暖的阳光,诱人的花香,喜悦的笑脸,激动的胸膛,连小草都在欢乐地歌唱,轻轻地,屏住呼吸,每一颗澎湃的心啊,激动地要跳出胸膛。尽管我们年龄几何,身在何方,想起童年都会让我们心潮荡漾。带着六月的鲜花,披着六月的阳光。在这快乐的日子里,我们舞蹈,我们欢唱。

其中划线的句子有语病,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2.以下是某班同学为本次活动设计的几个环节,请你参与。

①【童年放歌】  同学们谱写了一首童谣。请你补出童谣中空缺的内容。(2分)

灿烂的童年,躲藏在你的梦中。

    假如童年是一只鸟儿,它愿意飞翔在湛蓝的天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假如童年是一枚贝壳,它愿意散落在嬉闹的海滩;

    假如童年是一株小树,它愿意生长在茂密的森林;

灿烂的童年,它印刻在你的记忆中。

②【童年图影】  央视有一则关于教育的公益广告非常巧妙,广告的宣传语为“关注孩子,不要管住孩子。”请你根据右上图这则漫画所反映的教育问题,也来拟写一则公益宣传语。(4分)

6ec8aac122bd4f6e

③【童年追忆】  相信你的童年生活一定会有许多难忘的游戏或活动,请选择一个你印象最深刻的写下来。(要求: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    (4分)

 

查看答案

运用你课外阅读积累的知识,完成小题。(4分)

1.根据阅读体验,回答问题。(2分)

“你(阿廖沙)昨天怎么把牛奶瓶子打破了?你小点声说!””她说话好似在用心地唱歌,字字句句都像鲜花那样温柔、鲜艳和丰润,一下子就牢牢地打进我的记忆里。她微笑的时候,那黑得像黑樱桃的眼珠儿睁得圆圆的,闪出一种难以形容的愉快光芒,在笑容里,快活地露出坚固的雪白的牙齿,虽然黑黑的两颊有许多皱纹,但整个面孔仍然显得年轻、明朗。                                                            (选自高尔基《童年》)

①这里的“她”是___________。        ②小说中“她”对“我”的人生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2.《朝花夕拾》中有两个故事与“隐鼠”有关 ,这两篇文章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

    在大自然神斧的造化下,黄山以其独特的风貌耸立在皖南山区。它似一幅天然的画卷,一首无声的诗。它广积华山之险峻、岱岳之雄伟、衡岳之烟云、匡庐之瀑布,是中国名山中一颗cuǐcàn的明珠。我国明代著名旅行家徐霞客曾这样评价黄山:“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北京人民大会堂客厅内亦悬挂一幅黄山迎客松;国画大师刘海粟曾于1988年实现了十登黄山的宿愿,可见黄山是以多么瑰丽的雄姿吸引天下的游人。特别是近几年,四海近邻,五洲游客都慕黄山之美名,千里迢迢展转逗留,共赏这座值得中华民族骄傲的天下名山。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3分)

瑰(     )丽         cuǐcàn(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

3.“在大自然神斧的造化下”中“造化”的意思是       ,(2分)

4.这段文字主要使用了          两种修辞方法。(2分)

 

查看答案

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潮平两岸阔,                。(王湾《次北固山下》)

2.足蒸暑土气,             。(白居易《观刈麦》)

3.乱花渐欲迷人眼,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4.商女不知亡国恨,                。(杜牧《泊秦淮》)

5.                ,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

6.                ,弓如霹雳弦惊。(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7.                ,不求闻达于诸侯。(诸葛亮《出师表》)

8.                ,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9.默写范仲淹的《渔家傲》的下阙。(4分)

 

查看答案

心中有光,是信念的基点,是力量的源泉,是开启人生之路的探照灯,是打开成功之门的金钥匙。海明威说过:人可以被打败,但不可以被打倒。只要你心中有光,任何外来的不利因素都扑不灭你对人生的追求和对未来的向往。很多时候击败我们的不是别人,而是自己对自己丧失了信心,熄灭了心中那束犹如睡火山般沉寂的光。

请以“心中有光”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题目自拟,体裁自定。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