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初中语文试题 >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9分) 曾有人比喻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也有人说:...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小题。(9分)

曾有人比喻说:建筑是凝固的音乐;也有人说:建筑是固体的文化。的确是这样,走进徽州,给人印象至深的是优美的自然风光下徽州的建筑。从高空俯看就会发现,在青山绿水花丛中,总有黑白相间的老房子蹲伏在那里。以黑白为底色的古建筑,在青山绿水的背影下就像是一副副清新淡雅的水墨画长卷。青山逶迤,绿水蜿蜒,树影婆娑的水口,峥嵘矗立的牌坊,粉墙黛瓦的民居,伟岸宏大的祠宇,桥吐新月,塔摩苍qióng。徽州就像一副宁静自得的桃花源画卷,也像是一座露天的古代建筑博物馆。徽州的古建筑代表着历史,她饱经沧桑,又平静自得,有时候她甚至像是老人,或者就是历史本身。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2分)

( )立        苍qióng(  )

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      ,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       。(2分)

3.“黑白相间”中“间”的意思是      ,“沧桑”在文中的意思是        

4.这段文字主要使用了        两种修辞方法。(2分)

 

1.chù   穹             2.俯看  俯瞰 3.间:隔开,不连接    沧桑: 漫长的时间和许多世事变化。 4.比喻 拟人 【解析】注意对常见的字词音形义考点进行针对性的认知。尤其对教材中重点词语要加以辨别识记。此外,要求学生掌握重要和常见的修辞类型。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补写出下列名句中的上句或下句。

1.子曰:“               ,思而不学则殆。”(《<论语>十则》)

2.水何澹澹,            。(曹操《观沧海》)

3.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4.               ,将登太行雪满山。(李白《行路难》)

5.晓镜但愁云鬓改,               。(李商隐《无题》)

6.               ,雪上空留马行处。(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7.               ,君子好逑。(《诗经·关雎》)

8.了却君王天下事,               。(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9.默写李贺的《雁门太守行》的颔联和颈联。(4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踏入初中后,回头看看在“沙滩”上留下的一串串脚印,你又多了一些成长的经历:走进网络,拥抱自然,关注热点,探究发现,参加竞赛,服务社区,善待他人,学做家务……在这段成长过程中,你也许是一帆风顺,事事称心;也许是烦恼多多,忧愁不断。然而不管你的体验如何,你都会一天天长大,走过童年、少年,进入青年时期,踏进社会。

请以“《在      中成长》为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记叙文。

要求:①在题目的横线上填上恰当的词语((如幸福、快乐、竞争、挫折……),使题目完整。②要有感而发,说真话、抒真情。③要有具体细致的情节。

 

查看答案

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错字并改正。( )(3分)

A.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必露。    把“     ”改为“     ”。

B.一条浩浩荡荡的长江大河,有时流到很宽阔的境界,平原无际,一泄万里。把“     ”改为“     ”。

C.鞠躬尽粹,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把“     ”改为 “     ”。                                                  

 

查看答案

孙权劝学 (14分)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写出下面句中划线词的意思。(3分)

卿言多务,若孤          鲁肃过寻阳     即刮目相待

2.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3.孙权指导鲁肃读书的方法是什么(用原文问答)(1分)

4.有一个成语出自本文,它是__________,意思是__________。(2分)

5.古今中外有许多表现劝学内容的名句,请写出一句。(2分)

6.本文所揭示的道理对你有什么启示? (2分)

7.《伤仲永》与这篇《孙权劝学》在写法上有什么不同?(2分)

 

查看答案

旧餐桌上的美好时光(13分)

一天下午,我正在厨房做饭,16岁的儿子安东尼以最快的速度冲了进来,我警惕地抬起头。安东尼正处于青春叛逆期,最近我们每次见面气氛都很紧张,争吵随时一触即发。这次他又会有什么问题?音乐?朋友?我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

“妈妈,比利·寇根有一条银色的裤子,我也要一条。”

“为什么?”我搞不懂他的这种追星行为。

“妈妈,比利·寇根是‘碎南瓜’乐队的主唱。‘碎南瓜’是我最喜欢的乐队。”他瞪大眼睛看着我,似乎在跟一个外星人讲话。这些天来,我俩正为了这个“碎南瓜”乐队闹得不开心。

安东尼跟我说好话,央求我,我全都置若罔闻。看到我不为所动,他一屁股坐下来,把脸扭到了一边。

“你到哪儿去买?”我没好气地说,“可能全城都没有卖的。”

“那我就自己做,但你要借钱给我。”

“忘了它吧,儿子。这辈子你大概就只穿一次。”我断然拒绝。

但是,我心底有一个声音在说:“这有什么,凯瑟琳?就一条裤子嘛。”然而,我最终还是近乎顽固地拒绝了。

令我想不到的是,第二天下午安东尼提着一个白色的大包走进家门,看着他把那个大包扔到桌子上,我知道我将要输掉这场战争了。“一米布6美元98美分,”他嘻嘻笑着说,“我向朋友借的钱。”原来,安东尼不但买了布料,连做衣服所需要的别针、纸样、衬布、拉链等也全都买齐了。“妈妈,现在,我该怎么做呢?”他迫不及待地问。

安东尼13岁时,在他的强烈要求下,我教过他缝纫,那时,我还是他心中的偶像。学会缝纫后,他自己亲手缝制过一条当时流行的裤子。

“你只需要告诉我怎样开始就行了,妈妈。”他的眼睛盯着我。

我暗暗叹了一口气,不情愿地在旧餐桌上铺开了那块闪闪发亮的银色布料,然后,我们一起摊开那几张纸样。   “我想把拉链露在外面,不要盖边。”他说。

“这个我可不会做。你自己想怎么做就怎么做。”

安东尼耸耸肩,自己就做起来了,而且速度还不慢。第二天中午,他就开始缝裤兜了。看着他低头忙碌的样子,一丝温柔悄悄地潜入我那赌气的心。我不由自主地给他指导,参与缝制。安东尼抬起头,我们相视一笑。我讲起一些往事:有一天你玩得太累了,在饭桌上睡着了,一头把脸扎进了意大利面条里;3岁时,你卖了收集来的木瓦片赚了你的第一个一美元……安东尼听了大笑起来。

一针一线,把布料缝成了裤子,也把“碎南瓜”乐队的崇拜者和他爱管闲事的老妈的心重新连在了一起,把我们处于边缘的关系再次缝紧。四天时间,我们紧张的关系得到了彻底的修复。

安东尼在周末前就穿上了那条银色的裤子,他没有只穿一次,而是经常穿。他的几个朋友也很喜欢这条裤子,纷纷拿钱给我,要我帮他们做。“那是安东尼自己做的。”我自豪地告诉他们。

以后的日子里,虽然安东尼还会惹我生气,但每当我想起和安东尼在旧餐桌上度过的这段美好时光,心里很快就会原谅他。

1.围绕“一条银色的裤子”,母亲对安东尼的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在横线里填上恰当的词语(每个词限两个字)。(2分)

拒绝(反对)----------            ---------             

2.文章多处为母亲修复母子关系埋下伏笔,请找出两处,并作简要分析。(4分)

示例:“这有什么,凯瑟琳?就一条裤子嘛。”表明母亲为是否答应儿子的要求而犹豫。

3.小说以“旧餐桌上的美好时光”为标题有什么作用?(3分)

4.你是怎样看待安东尼这个形象的?(4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